深度處理塗裝廢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5:02:31
專利名稱:深度處理塗裝廢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水處理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塗裝廢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塗裝廢水種類多,成分複雜,排放無規律,水量水質變化大。主要包括脫脂廢水、磷化廢水、鈍化廢水、電泳廢水、噴漆廢水等。目前,國內外治理塗裝廢水的方法主要分為物化和生化兩類,物化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澱、氣浮、過濾、活性炭吸附、電凝聚等;生化方法有 SBR、接觸氧化等。這些工藝相組成形成多種塗裝廢水處理工藝,但存在工藝流程冗長,設備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達標排放穩定性差,處理效率低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操作靈活方便,水處理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的塗裝廢水的深度處理裝置。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深度處理塗裝廢水裝置,包括通過管路依次相連的混凝預處理槽、綜合廢水槽、膜生物反應器、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過濾器和中水槽,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上設有生活汙水進口,在所述混凝預處理槽前還設有調節池。所述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由氣浮固液分離區與納米光催化區組合成,納米光催化區中垂直設置有納米尺度二氧化鈦光催化固定層,固定層上面設置紫外光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設備結構設計合理,配套完整,操作靈活方便,設備採用耐腐蝕材料製成,使用壽命長,全自動連續式的設計適合大流量的廢水處理,故障率低,維護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有調節池7、混凝預處理槽1、綜合廢水槽2、膜生物反應器3、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4、過濾器5和中水槽6。調節池7的出口與混凝預處理槽1的入口相連,混凝預處理槽1的出口與綜合廢水槽2的入口相連,綜合廢水槽2的出口與膜生物反應器3的入口相連,膜生物反應器3的出口與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4的入口相連,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4的出口與過濾器5的入口相連,過濾器5的出口與中水槽6的入口相連。由於塗裝廢水大多為間歇排放,瞬時排放量大,濃度高,所在在混凝預處理槽1之前的調節池7可用來先使廢水混合均勻,減少對後續處理的衝擊,防止水質的大幅波動,造成系統無法穩定運行。氣浮納米光催 化一體化槽4由氣浮固液分離區41與納米光催化區42組合成,納米光催化區42中垂直設置有納米尺度二氧化鈦光催化固定層43,固定層上面設置紫外光源44。本裝置中各槽線連接PLC程序控制器,用於系統的自動運行。由於一般的塗裝廢水(如汽車塗裝廢水)中缺少微生物所需的各種營養源,因此需要考慮補充廢水的營養物, 所以在膜生物反應器3上設有生活汙水進口 8,用於引入生活汙水,補充微生物所需的各種
營養源。塗裝廢水首先經過調節池7到達混凝預處理槽1,經過混凝預處理後進入綜合廢水貯槽2,綜合廢水再進入膜生物反應器3進行處理,生物處理結合膜處理降解有機物,同時脫氮除磷功能。膜生物反應器3出水進入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4,在納米光催化區42中垂直設置納米尺度二氧化鈦光催化固定層,固定層上面設置紫外光源。廢水經光催化固定層則進一步氧化有機汙染物、氨氮等,光催化固定層可以去除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是作為中水回流特有的優點,經過濾器過濾即可作為中水回用。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其它未說明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深度處理塗裝廢水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通過管路依次相連的混凝預處理槽 (1)、綜合廢水槽(2)、膜生物反應器(3)、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4)、過濾器(5)和中水槽(6),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3)上設有生活汙水進口(8),在所述混凝預處理槽(1)前還設有調節池(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處理塗裝廢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4)由氣浮固液分離區(41)與納米光催化區(42)組合而成,納米光催化區(42) 中垂直設置有納米尺度二氧化鈦光催化固定層(43),固定層上面設置紫外光源(4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深度處理塗裝廢水裝置,包括通過管路依次相連的混凝預處理槽、綜合廢水槽、膜生物反應器、氣浮納米光催化一體化槽、過濾器和中水槽,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上設有生活汙水進口,在所述混凝預處理槽前還設有調節池。該裝置結構設計合理,配套完整,操作靈活方便,使用壽命長故障率低,維護方便。
文檔編號C02F9/14GK202164205SQ20112022976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明者丁德志, 沈勇林, 潘龍, 王永君, 馬振傑 申請人:江蘇龍騰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