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皮毛染色機出料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5:33:3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毛染色機的零部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皮毛染色機出料門。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服裝的需求也不僅僅只局限於服裝單純的款式變化,越來越多色彩絢麗、圖案新奇的皮毛類服裝步入人們的眼帘,受到人們的青睞。
據了解,皮毛染色機是生產加工皮毛的常用設備,其用途是將半成品皮毛表面進行不同顏色的染色。皮毛染色需要完成以下三個過程:一、在腔體中通入熱蒸汽以軟化皮毛且提高皮毛表面的上色度;二、攪拌軸對腔體中的皮毛進行翻轉攪拌;皮毛染色機出料口對已加工完成皮毛的排放。
一般皮毛染色機的槽框上具有出料門,出料門上設有方便開合出料門的U型拉手,但是熱蒸汽的通入會導致整個皮毛染色機的溫度升高,當操作者使用U型拉手打開出料門取料的時候,皮毛染色機內大量的蒸汽會出料口朝著工作人員的方向進行湧出,因此會造成工作人員被蒸汽燙傷的危險。
現有加工廠就將拉手設置在出料門的側邊,工作人員站立在出料門的側邊通過拉手翻轉起出料門,進而達到避免燙傷的效果。然而在工作人員取料的過程中,由於拉手設置在側邊,則容易被其他工作人員誤碰到,繼而多發生出料門翻下來碰撞到正在取料的工作人員,安全性能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皮毛染色機出料門,能夠減少工作人員誤碰門體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門體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皮毛染色機出料門,包括轉動連接於槽框的門體和連接於門體側邊的操作杆,所述門體側邊與操作杆之間設有可拆卸連接部,所述可拆卸連接部包括固定連接於門體側邊且具有多邊形凹槽的套口、以及固定連接於操作杆端部且與所述多邊形凹槽相適配的多邊形凸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杆設置在門體的側邊,首先通過操作杆上的多邊形凸塊卡嵌在套口上的多邊形凹槽,然後工作人員向上轉動操作杆就能夠將門體向上翻起,繼而能夠滿足避免工作人員被燙傷,而在工作人員取料的過程中,將操作杆從套口中拔出,避免操作杆外露在門體的側邊,因此門體不容易被翻下,繼而減少發生出料門翻下來碰撞到正在取料的工作人員,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作為優選地,所述多邊形凹槽為正六邊形凹槽;所述多邊形凸塊為與所述正六邊形凹槽呈卡嵌配合的正六邊形凸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正六邊形凸塊卡嵌在正六邊形凹槽內時,實現操作杆與套口相連接,同時正六邊形凸塊可以從正六邊形凹槽內取出,所以也就能夠實現操作杆與套口分離,達到固定可拆卸連接的目的。
作為優選地,所述操作杆包括連接所述多邊形凸塊的把手和固定連接於把手背離多邊形凸塊一端的手柄,所述把手與所述手柄呈垂直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相對於直線型的操作杆,設置的得手柄能夠增加力臂,進而達到方便工作人員施加作用力的目的。
作為優選地,所述手柄外套接有橡膠保護套。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一方面是為了握持舒適,另一方面是假使工作人員忘記將操作杆從套口上取下來,因為把手是固定連接在門體上的,門體上的熱量會沿著把手傳遞手柄上,可能會導致工作人員在實際接觸手柄的時候,會因為手柄過熱而燙到手;通過設置橡膠保護套,減少了工作人員意外燙傷的可能性。
作為優選地,槽框的上端靠近門體的一側上設有支撐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將門體向上翻轉靠在上述支撐塊上進行固定。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門體下表面設置有支撐杆,槽框上設置槽孔,所述的支撐杆的下端插接在所述槽孔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有效的防止其他工作人員在記錄或者查看蒸汽壓力表的時候,意外碰觸門體而導致門體意外向下運動,從而減少了砸到正在進行出料的工作人員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時門體的安全性。
作為優選地,所述門體下表面向內開設有螺紋孔,所述支撐杆端部具有與所述螺紋孔呈螺紋連接的螺紋部。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需要蓋合門體時,就將支撐杆從螺紋孔上拆卸下來,需要提供安全措施時,就將支撐杆安裝在門體上。
作為優選地,所述門體轉動連接於槽框處與槽孔之間的豎直距離為10cm,當支撐杆背離門體一端插入到槽孔內時,所述門體與槽框呈垂直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該長度控制下,門體能夠轉動到與槽框呈垂直的狀態,一般在這種條件下,就能夠滿足碰撞到取料這名工作人員的頭部。
作為優選地,所述支撐杆背離門體的一端套接有橡膠套,所述橡膠套卡嵌於槽孔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橡膠套具有彈性作用,支撐杆碰撞到槽孔時,不容易對槽框造成損壞,也不會發出較大的聲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操作杆上和門體上設置一個可拆卸連接部,繼而實現在門體向上翻起後,操作杆從套口中拔出,避免操作杆外露在門體的側邊,因此門體不容易被其他工作人員誤碰而翻下,繼而減少發生出料門翻下來碰撞到正在取料的工作人員,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的局部爆炸圖;
圖3為圖2的I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槽框;11、槽孔;2、門體;21、螺紋孔;3、鉸鏈;4、套口;41、多邊形凹槽;5、把手;51、多邊形凸塊;6、手柄;7、橡膠保護套;8、支撐塊;9、支撐杆;91、螺紋部;10、橡膠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後」、「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參見圖1與圖2,一種皮毛染色機出料門,包括門體2和設置在門體2側邊的操作杆,門體2的上端與染色機的槽框1相適配,兩者之間設置有兩個鉸鏈3,門體2通過兩個鉸鏈3轉動連接在槽框1的上端,向下合上門體2能夠蓋合於槽框1上方。
參見圖2和圖3,操作杆包括相連接的把手5和手柄6,把手5背離手柄6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邊形凸塊51,多邊形凸塊51為正六邊形凸塊;手柄6呈「J」字形,並且固定安裝於把手5背離多邊形凸塊51的一端,手柄6外壁套接一個具有斜線紋路的橡膠保護套7;從而達到便於工作人員握持的效果,在門體2的上端接近邊緣處焊接有一個套口4,套口4背離門體2一端向內開設有多邊形凹槽41,多邊形凹槽41朝向左側,多邊形凹槽41為與正六邊形凸塊恰好相互卡嵌的正六邊形凹槽。
工作人員站立在槽框1的一邊,接著一手握住橡膠保護套7,另一手扶著把手5,將正六邊形凸塊對準並卡入到正六邊形凹槽內,然後向上轉起手柄6,這樣把手5能夠帶著門體2向上轉動,進而達到槽框1可以被打開,由於工作人員沒有站立在正對槽框1的位置,所以從槽框1中鼓出的大量蒸汽也就不會傷害到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打開門體2將門體2抵靠在後方的支撐塊8上,門體2貼合依靠在支撐塊8上並能夠保持穩定;在工作人員對染色機內的物料進行取出操作時,若另外一名工作人員碰撞到門體2,門體2容易向下翻轉繼而誤傷到取料的這名工作人員,因此本實施例首先在門體2位於邊緣處向內開設有螺紋孔21,其次在螺紋孔21內螺紋連接一根帶有螺紋部91的支撐杆9,支撐杆9背離螺紋部91的一端套接有橡膠套10;同時在槽框1距離與門體2鉸接點10釐米處開設有槽孔11,將螺紋孔21設置在門體2距離鉸接處10釐米處,並將螺紋孔21孔軸與門體2所在平面設置成45度,將支撐杆9螺紋連接在螺紋孔21後,其外露於門體2的長度接近10 1/2釐米,可以為14釐米。
當工作人員碰撞到門體2,門體2向下轉動後,支撐杆9能夠卡入到槽孔11內(在上述長度控制下,門體2能夠轉動到與槽框1呈垂直狀態,繼而不容易碰撞到取料這名工作人員的頭部),同時在橡膠套10的彈性作用下,支撐杆9碰撞到槽孔11時,不容易對槽框1造成損壞,也不會發出較大的聲響;並且在此狀態下,當支撐杆9背離門體2一端插入到槽孔11內時,所述門體2與槽框1呈垂直設置。
具體操作流程:在皮毛染色開始的時候,工作人員將支撐杆9的下端從槽孔11內取出,隨後握住手柄6將門體2緩慢的放置在槽框1上閉合槽口;在皮毛染色結束後,工作人員通過向上轉動手柄6,可以將門體2沿著鉸鏈3向上轉動,然後靠在支撐塊8上,然後將支撐杆9螺紋連接在螺紋孔21內,提高門體2的安全性,如此,工作人員在向染色機內進行取料操作時較為安全。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