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2 11:40:56 1
一種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包括一個閥座,閥座上裝有噴嘴,閥座兩側分別接有水噴管和氣噴管,閥座內部具有閥孔,閥孔內安裝有閥芯,閥芯兩側外緣上分別套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閥芯在水壓或者氣壓的影響下在閥孔內滑動以實現水、氣自動切換。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可以同時實現水洗和濾幹的功能,解決了容器用水清洗後殘留水濾幹的問題,簡化了生產工藝,節約了清洗時間,降低了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裝生產線,具體是一種用於清洗液體包裝容器的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液體包裝容器型式多種多樣,包裝前都要進行清洗,對包裝容器的清洗有兩種形式:
[0003]1、一些簡單的瓶型採用傳統的倒置濾幹也可以達到效果,但是需要設備有足夠的濾幹時間。
[0004]2、一些特殊的瓶形,簡單的倒置濾幹無法去除容器內部殘留的水滴,必須採用水清洗後再用無菌空氣吹掃。傳統的水洗後無菌空氣吹掃裝置在水、氣切換過程噴管內殘留大量的殘留水,這就導致無菌空氣吹掃過程時間很長,清洗設備需要做的非常龐大,成本較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氣自動切換清洗液體包裝容器的裝置,解決了容器用水清洗後殘留水濾幹的問題,節約了清洗時間,降低成本。
[0006]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一個閥座,閥座上裝有噴嘴,閥座兩側分別接有水噴管和氣噴管,閥座內部具有閥孔,閥孔內安裝有閥芯,閥芯兩側外緣上分別套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閥芯在水壓或者氣壓的影響下在閥孔內滑動以實現水、氣自動切換。
[0007]進一步改進,水噴管和氣噴管上焊接有支架。
[0008]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閥座兩端安裝有可拆卸的第一封頭和第二封頭,兩個封頭與閥座間用第三密封圈密封。
[0009]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封頭的內側面為錐面,分別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間形成錐面密封。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1]1、噴氣時閥芯密封住噴水管,閥孔內無殘留水,縮短了噴氣時間,解決了容器用水清洗後殘留水濾幹的問題,降低了成本。
[0012]2、可以同時實現水洗和濾幹的功能,簡化生產工藝。
[0013]3、封頭可拆卸,便於維修護理。
[0014]4、閥孔內使用錐面密封,在密封的同時不影響閥芯的滑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閥座部分的剖面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水噴管8和氣噴管9上焊接在支架10上,上端焊接在閥座2的兩側。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閥座部分的剖面圖。閥座2上裝有噴嘴1,閥座2兩端安裝有左封頭3和右封頭11,兩端的封頭與閥座2間用密封圈4密封,閥座2內部有閥孔,閥孔內安裝有閥芯6,閥芯兩側外緣上分別套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7,閥芯在水壓或者氣壓的影響下在閥孔內滑動以實現水、氣自動切換。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支架根據工藝的需要,安裝在生產流水線上。
[0022]本裝置工作方法如下:
[0023]清洗時:水噴管8進水,閥芯6在水壓作用下向右側移動,通過密封圈7與封頭內側錐面形成的錐面密封切斷氣噴管9與噴嘴I之間的通路。
[0024]吹乾時:氣噴管9進氣,閥芯6在氣壓作用下向左側移動,通過閥芯6把閥座2閥孔內的水壓回水噴管8內,繼續移動,通過密封圈5與封頭內側錐面形成的錐面密封切斷水噴管8與噴嘴I之間的通路。
[0025]本實用新型具體應用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個閥座(2),閥座(2)上裝有噴嘴(1),閥座(2)兩側分別接有水噴管(8)和氣噴管(9),閥座內部具有閥孔,閥孔內安裝有閥芯(6),閥芯兩側外緣上分別套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7),閥芯(6)在水壓或者氣壓的影響下在閥孔內滑動以實現水、氣自動切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水噴管(8)和氣噴管(9)上焊接有支架(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閥座(2)兩端安裝有可拆卸的第一封頭(3)和第二封頭(11),兩個封頭與閥座(2)間用第三密封圈(4)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氣自動切換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封頭的內側面為錐面,分別與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7)之間形成錐面密封。
【文檔編號】B05B12/02GK203395263SQ201320395692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4日
【發明者】顧建新, 王佺, 肖海蓉, 曾勇, 王曉冬, 陳根明, 杜洪祥, 孫建耀 申請人: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南京輕工業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