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副速變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5:31:16 1
專利名稱:雙副速變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變速器新品種。
已有車輛變速器只有一個副變速,故檔數受到限制,前進檔最多為10檔,不能較好適應特殊車輛工作的需要,此外,其變速器殼體有上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檔位多,能較好的適應特殊車輛工作的需要,其變速器殼體沒有上蓋的雙副速變速器。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下列的方式來達到目的的本變速器除由主變速器和副變速器外,在主變速器內又增設一個副變速裝置,使檔位增加2倍後,再增加2倍,例如,前進4檔,經副變速器變為前進8檔,再經增設的副變速裝置就變為前進16檔,主、副變速器殼體均由2個罩形殼體開口端對接而成,免棄了上蓋。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檔位多,前進多達16檔,可選性、適應性強,能承受大功率、大扭矩,乘載能力大,動力性、經濟性好,換檔輕便、靈活、平穩,適用於各種重型起重機、消防車、重型貨車和特種車。
以下結合附圖來說明實施例
圖1為本變速器多級剖面展開示意圖。
圖2為本變速器主視示意圖。
參照
圖1-2,本變速器由副變速器和主變速器組成,副變速器安裝在主變速器後面,副變速器由行星齒輪總成(27)、齒圈(28)、同步器及其撥叉(29)、撥叉軸(30)、殼體(31、32)、後蓋總成(33)、突緣總成(34)和氣動裝置(35、36)組成,主變速器除由一軸(1)、二軸(2)、中間軸(3)、倒檔軸(17)、齒輪(10、11、12、13、14、15、16、18)、同步器及其撥叉(19、20、21)、撥叉軸(22)、變速操縱機構(23)、殼體(24、25)和一軸蓋(26)組成外,主變速器內還有副變速裝置,它由齒輪(4、5、8、9)、同步器(6)和撥叉(7)組成,齒輪(4、5)和同步器(6)安裝在一軸上,齒輪(8、9)安裝在中間軸(3)上,齒輪(4)與齒輪(8)嚙合,齒輪(5)與齒輪(9)嚙合,副變速器殼體由罩形殼體(31)和罩形殼體(32)開口端對接而成,主變速器殼體由罩形殼體(24)和罩形殼體(25)開口端對接而成,主變速器殼體上安有變速操縱機構(23),它由換檔、自鎖、互鎖裝置及其頂蓋組成。
權利要求一種車輛用的雙副速變速器,由副變速器和主變速器組成,副變速器安裝在主變速器後面,副變速器由行星齒輪總成(27)、齒圈(28)、同步器及其撥叉(29)、撥叉軸(30)、殼體(31、32)、後蓋總成(33)、突緣總成(34)和氣動裝置(35、36)組成,主變速器除由一軸(1)、二軸(2)、中間軸(3)、倒檔軸(17)、齒輪(10、11、12、13、14、15、16、18)、同步器及其撥叉(19、20、21)、撥叉軸(22)、變速操縱機構(23)、殼體(24、25)和一軸蓋(26)組成外,其特徵在於該變速器主變速器內還有副變速裝置,它由齒輪(4、5、8、9)、同步器(6)和撥叉(7)組成,齒輪(4、5)和同步器(6)安裝在一軸上,齒輪(8、9)安裝在中間軸(3)上,齒輪(4)與齒輪(8)嚙合,齒輪(5)與齒輪(9)嚙合,副變速器殼體由罩形殼體(31)和罩形殼體(32)開口端對接而成,主變速器殼體由罩形殼體(24)和罩形殼體(25)開口端對接而成,主變速器殼體上安有變速操縱機構(23),它由換檔、自鎖、互鎖裝置及其頂蓋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車輛用的雙副速變速器,由副變速器和主變速器組成,副變速器安裝在主變速器後,副變速器由行星齒輪總成、齒圈、同步器及其撥叉、撥叉軸、殼體、後蓋總成、突緣總成和氣動裝置組成,主變速器除由齒輪軸、主變速齒輪、同步器及其撥叉、撥叉軸、變速操縱機構、殼體和一軸蓋組成外,其特徵在於主變速器內還有副變速裝置,主、副變速器殼體均由2個罩形殼體開口端對接而成,變速器操縱機構安裝在主變速器殼體上,它由換檔、自鎖、互鎖裝置及其頂蓋組成。本變速器特點是檔位多,前進多達16檔,可選性、適應性強,能承受大功率、大扭矩,乘載能力大,動力性、經濟性好,換檔輕便、靈活、平穩,適用於各種重型起重機、消防車、重型貨車和特種車。
文檔編號F16H61/00GK2547952SQ0222406
公開日2003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16日
發明者邱顯平, 羅元月, 王國良, 盧致輝, 羅春香, 李正輝 申請人:韶關宏大齒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