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必吃十大小吃(到福建南平一定不要錯過的八大特色名菜)
2023-05-07 11:13:10 1
南平市福建省的地級市,是福建省最大的地級市,其面積在2.6萬多平方千米,佔到整個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南平還是福建省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朱子文化、太極文化等發源地。自古人傑地靈,曾湧現出2000多的進士和十七位宰相。南平不僅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這裡的美食也是多不勝數。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南平的特色名菜。
筍燕,是福建南平市延平區最具特色的傳統名菜,被稱為閩北一絕,素有到延平沒吃筍燕等於白來之說。筍宴還是延平三大本地菜之首(其餘兩種為:炒肉丁、蛋融),更是筍宴上的重頭菜,是南平的一大特色,但製作起來較為麻煩,也很費工夫。南平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大多都會製作。首先是備菜將準備好的冬筍剝開,然後再將筍衣上比較嫩的地方用刀切下來,再和筍切成細細的絲,絲一定要夠細才行。然後放入鍋內加入各種食材炒制,炒制好出鍋之前勾芡,撒入蔥花和淋上香油即可。
和平遊漿豆腐,是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鎮的特產。遊漿豆腐味道純正、鮮嫩、可口,是遊客到和平古鎮必先品嘗的特色佳餚。
在當地流行的遊漿豆腐宴更是一大特色,所有的菜餚都是豆腐,紅燒豆腐、油炸豆腐、泥鰍豆腐、排骨豆腐、鐵板豆腐……煎、煮、炸、燴、烤,滿滿一桌;黃、白、紅、綠、紫,五色雜陳。遊漿水豆腐經食用油加工成油炸後,即成油炸豆腐。遊漿豆腐加不同配料可做各種名菜小吃,其中泥鰍豆腐湯尤能體現和平特色。
在福建南平,灌蛋是順昌小吃的一張名片,灌蛋還有一個名字叫「銀包金」,晶瑩剔透、圓潤飽滿的灌蛋,象徵著團圓美滿,形似銀元寶,外白內黃的灌蛋,也寓意著生活安康,財源廣進。每到農曆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有做「灌蛋」的習俗。
看似簡單的灌蛋,做起來並非易事。鴨蛋必須選用放養的土鴨蛋,因為這種蛋不僅新鮮有營養,而且蛋清比一般的蛋更粘稠,不容易散開,更適合做灌蛋。香菇是灌蛋餡料裡必不可少的,因為它能夠緊緊地鎖住油汁,讓灌蛋的口感不會太膩。灌蛋餡料還講究葷素搭配,有了香菇後,要把前腿肉剁碎加上鹽、料酒一起攪拌均勻。
灌蛋的神奇之處,在於蛋黃中「料多而不破」。而「不破」的秘密,在於找準鴨蛋黃表面白色的「蛋眼」。取一枚飽滿的鴨蛋,輕輕敲碎並倒入一個小杯中,用三根被削尖了的約25釐米長的小竹條,在杯子裡的蛋黃中尋找一個小眼,用一個小竹條將小眼輕輕剌破,另外2根小筷夾住剁好的肉餡,一點一點塞入,根據蛋的大小選擇灌肉量的多少。用大骨熬製的高湯烹煮,直至鴨蛋漂浮至水面,就可以隨湯撈起。煮好的「灌蛋」外表依然像是水煮蛋,只不過體積膨脹,分量看著足。撒上點青蔥調味,一口下去,蛋黃和肉餡口感竟然很契合,肉與菇這類山鮮味道交融,口感倒是很別致。
文公菜,是福建武夷山一帶的傳統名菜,正宗崇安菜的代表有什錦,也叫文公菜。這道菜此菜原料為豬精肉、精粉、雞蛋、白扁豆,味道可口,極富營養。
相傳朱熹在治學之餘頗好美食,就自己動手製作。他製作的「什錦」文人墨客雅集小酌,交口稱讚,很快在鄉村流傳。因為朱熹諡號為「文公」所以又叫「文公菜」。 這裡的學生在趕考前夕,家人必備此菜,祈願考生才思敏捷,一舉上榜。 800年來文公菜一直在民間流傳,現已成為宴請貴客的傳統名宴。
南平板鴨在武夷山及閩北一帶屬頗有名氣的風味美食,為福建傳統名優土特產品,素有「八閩佳餚」之美稱。其形如龜體、色澤白嫩光潤、肉質肥厚、味道香美。建甌板鴨選料考究,加工精細。每年農曆九月開始製作,翌年二月二收盤。其中尤以霜風天製作的板鴨最佳。建甌板鴨烹飪簡便,經清洗切塊或油炸,或加入老酒清蒸、紅燒,風味獨特,香嫩可口,是宴請賓客的一道美味佳餚。
嵐谷燻鵝是武夷山酒席宴會必上的一道傳統名餚。此菜產自福建武夷山地區,在當地相當有名。整道嵐谷燻鵝菜餚講究色、香、味,其營養價值要高於雞、鴨、豬、牛等牲畜,且脂肪含量低。農家按照傳統製法製作燻鵝,就是選擇當地散養鵝醃製後,在鍋底放入糯米和桂葉,經一定時間烘烤燻制,鵝肉色澤金黃透亮,入口香辣,味道醇厚,非常好吃。可謂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道美食。
菊花魚是南平的一道傳統風味造型熱菜,成菜宛如朵朵盛開的菊花,造型逼真,色澤鮮豔,散發出陣陣誘人的芳香;吃起來口感外酥裡嫩,酸甜爽口。其製作過程也很簡單:將帶皮魚肉剞上菊花形花刀後,拍粉入油鍋中炸制定型撈出裝盤,鍋中調汁澆在上面即成。但是要想做好這道美味卻非常考驗廚師的技術,在選料、刀工處理、糊粉處理、火候掌握、油溫控制、調味勾芡等各方面,都充分體現廚師的基本功。
跳跳雞,其實指的就是田雞,田雞是武夷山特產。 跳跳雞在南平非常有名,外地基本都吃不到。田雞切塊後放入油鍋裡炸至金黃,再放入麻辣乾鍋裡燒制入味。 一眼望去都是紅彤彤的辣椒,色香味俱全。即使是不愛吃辣的朋友,也會忍不住誘惑,解放自己的味蕾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