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暈口罩及其製作方法
2023-05-07 11:15:41
專利名稱:防暈口罩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防暈口罩。
暈車、暈船、暈飛機(下簡稱暈車)是人體血壓和內耳神經不適應所乘車、船、飛機的轉向、顛簸及異味的綜合反應所致,目前解決的辦法是在乘車之前吃防止暈車的藥物,如苯海拉明,在長途乘車過程中,這種防暈藥每隔3-4小時要吃一次,如無水很難吞咽,滯留在喉部時間稍長,一種苦、麻味使人很是不適,如忘了吃,即會出現暈車症狀;吃多了,人就會昏昏欲睡,精神萎靡不振。總之,用吃藥方法防止暈車,即不方便也有副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改進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防暈效果好、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防暈口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從我國傳統的中草藥中提取其有效成分,浸漬在純棉製品上構成藥膜做夾芯,用白紗布做面縫製在一起而成,其選用的中藥及其重量比如下甘草1 陳皮2.6-5.4黃芩1-2忍冬(花)2.6-5.4山梔1.7-5.3薄荷0.7-2天麻0.3-1.3菊花1-2.6
連翹2.7-5.3 荷 2-4.7全蟲0.13-0.34琥珀0.2-0.5桑皮0.3-1乳香0.6-2淡竹葉 1.7-4天竺黃 1.7-4大青1-2.3紫蘇0.7-2鹿角0.3-1.3 辛荑0.3-1.3川貝0.7-2茶 0.6-1.8藿香0.7-2茉莉花 0.7-2.6丁香0.7-2佩蘭0.7-2肉桂0.3-1靈芝0.2-0.7厚樸0.7-1.7 雄黃0.03-0.17沉香1-2.7硃砂0.03-0.17川芎1-2.6冰片0.03-0.16當歸2-4.6麝香0.003-0.013其中,甘草,性甘平、溫暖、驅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和百藥;黃芩,性苦平、大寒、嗅香,主治黃疸、肺中溼熱、解熱殺菌;山梔、苦、大塞、嗅香,其解熱、消炎、瀉火、除煩、淨血;天麻,是辛溫藥,除毒、惡氣,興奮劑,益氣,治風熱眩暈;連翹,性苦、平、微寒,可解熱、消炎;全蟲,甘、辛、平,有毒,可鎮痙、搜風、療驚;桑皮,甘、辛、寒,其瀉肺、行水、祛痰;淡竹葉,苦、辛平、大寒,清風熱、除煩渴;大青,性平、寒、清熱、解毒、瀉肺;鹿角,甘寒、熟甘溫,潤心肺,解百毒,治眩暈;川貝,甘苦,鎮咳、祛痰;藿香,性辛,微溫,其芳香、健胃、除吐逆、解惡氣,止嘔吐;丁香,辛、微溫、嗅香,去惡氣,除口臭,殺蟲;肉桂,辛、甘、大熱、嗅香,利肝、肺氣、健胃、鎮痛;厚樸,性苦辛、大溫藥,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沉香,辛,微溫藥,調氣補陽,補脾胃,治呃逆;川芎,辛、苦、溫,主治中風入腦,頭痛寒痺;當歸,甘、辛、溫,嗅香,治咳逆上氣、潤燥;陳皮,苦、辛、溫,祛痰、健胃、溫脾、止嘔;忍冬(花),甘、溫暖、消炎;薄荷,辛、涼、性溫,防腐,殺菌藥;菊花,嗅香,清宣風熱;荷,嗅香,清心安神;琥珀,性甘平,鎮靜、利尿;乳香,辛、微溫,嗅香,闢惡、殺菌、解毒;天竺黃,甘、平、寒,解熱鎮疼藥,清心、除驚、解煩,除痰;紫蘇,辛溫、嗅香,溫胃、和中;辛荑,辛溫、嗅香,透腦、止涕,通九竅;茶,甘、苦、微塞,興奮、止渴、清頭目;茉莉花,辛熱,和中、下氣、闢穢濁;佩蘭,辛、甘、寒,除惡氣,解毒;靈芝,甘、強心;雄黃,活血散結、消腫止痛;硃砂,無味、鎮心安神;冰片,涼藥,活血、開竅、殺菌、消腫;麝香,辛、溫藥,闢惡氣,為興奮、鎮痛、強心藥。
其製作方法為,首先把甘草、黃芩、山梔、天麻、連翹、全蟲、桑皮、淡竹葉、大青、鹿角、川貝十一味藥按重量比加水先武火、後文火煮1-2沸;然後加入藿香、丁香、肉桂、厚樸、沉香、川芎、當歸、陳皮、忍冬(花)、薄荷、荷、琥珀、乳香、天竺黃、紫蘇十六味藥,再煮沸1-2沸;再將辛荑、茶、茉莉花、佩蘭、靈芝、雄黃、硃砂加入已煎藥液中,繼續煮沸1-2沸,最後把冰片、麝香加入煮沸的藥液中,拌均,立即把純棉織品優選白紗布浸入藥液中,微火下煮浸透,取出晾乾,即為藥膜,其做夾芯用白紗布做面縫製成口罩,即為防暈口罩。
本防暈口罩由於麝香、鹿角、硃砂、冰片、全蟲、天竹黃等藥物的作用,能夠鎮靜、安神、和血,空氣經藥膜而具有藥力,經上呼吸道傳遞進入肺循環,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使不正常的血壓和神經得到調解,從而解乘暈的病苦,大青、山梔、連翹、忍冬等藥物具有較強的殺菌,抗病毒作用,起到殺滅空氣中的細菌的作用,使人吸入的空氣清潔、衛生。丁香、薄荷、茉莉、佩蘭等藥物有芳香、靜腦、健腦、闢濁、解毒等功能,並能使汙濁的空氣得以淨化,總之,本發明產品可以防暈車、殺菌。曾做200多人次,近2000公裡試驗,防暈效果達99.5%。以上。
實施例1選用下列中藥及其重量比,甘草1陳皮 2.6黃芩1忍冬(花) 2.6山梔1.7 薄荷 0.7
天麻0.3 菊花 1連翹2.7 荷 2全蟲0.13琥珀 0.2桑皮0.3 乳香 0.6淡竹葉 1.7 天竺黃 1.7大青1 紫蘇 0.7鹿角0.3 辛荑 0.3川貝0.7 茶 0.6藿香0.7 茉莉花 0.7丁香0.7 佩蘭 0.7肉桂0.3 靈芝 0.2厚樸0.7 雄黃 0.03沉香1 硃砂 0.03川芎1 冰片 0.03當歸2 麝香 0.003首先把甘草、黃芩、山梔、天麻、連翹、全蟲、桑皮、淡竹葉、大青、鹿角、川貝、十一味藥按重量比加水先武火、後文火煮2沸;然後按重量比加入藿香、丁香、肉桂、厚樸、沉香、川芎、當歸、陳皮、忍冬(花)、薄荷、荷、琥珀、乳香、天竺黃、紫蘇十六味藥,再煮沸2沸;再按重量比將辛荑、茶、茉莉花、佩蘭、靈芝、雄黃、硃砂加入已煎藥液中,繼續煮沸2沸,最後,按重量比把冰片、麝香加入煮沸的藥液中,拌均,立即把白紗布浸入藥液中,微火下煮浸透,取出晾乾,即為藥膜,剪裁製成6cm×12cm×0.25cm膜塊,裝入由四層白紗布制的12cm×18cm的口罩的中間,縫封,即為本發明產品。
實施例2選用下列中藥及其重量比甘草1 陳皮 4黃芩1.5忍冬(花) 3.8山梔3 薄荷 1.4天麻0.8菊花 1.8連翹4 荷 3.5全蟲0.18 琥珀 0.35桑皮0.6乳香 1.3淡竹葉 2.8天竺黃 2.8大青1.6紫蘇 2.9鹿角0.8辛荑 0.8川貝1.4茶 1.2藿香1.3茉莉花 1.6丁香1.4佩蘭 1.4肉桂0.6靈芝 0.4
厚樸1.2雄黃 0.1沉香1.8硃砂 0.1川芎1.8冰片 0.08當歸3.5麝香 0.008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選用下列中藥及其重量比甘草1 陳皮 5.4黃芩2 忍冬(花) 5.4山梔5.3薄荷 2天麻1.3菊花 2.6連翹5.3荷 4.7全蟲0.34 琥珀 0.5桑皮1 乳香 2淡竹葉 4 天竺黃 4大青2.3紫蘇 2鹿角1.3辛荑 1.3川貝2 茶 1.8藿香2 茉莉花 2.6丁香2 佩蘭 2肉桂1 靈芝 0.7
厚樸1.7雄黃0.17沉香2.7硃砂0.17川芎2.6冰片0.16當歸4.6麝香0.013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暈口罩,其特徵在於它是選用下列中藥及其重量比提取其有效成分,浸漬在純棉製品上構成藥膜做夾芯,用白紗布做面縫製在一起而成,其中藥為甘草1 陳皮 2.6-5.4黃芩1-2 忍冬(花) 2.6-5.4山梔1.7-5.3 薄荷 0.7-2天麻0.3-1.3 菊花 1-2.6連翹2.7-5.3 荷 2-4.7全蟲0.13-0.34 琥珀 0.2-0.5桑皮0.3-1 乳香 0.6-2淡竹葉 1.7-4 天竺黃 1.7-4大青1-2.3 紫蘇 0.7-2鹿角0.3-1.3 辛荑 0.3-1.3川貝0.7-2 茶 0.6-1.8藿香0.7-2 茉莉花 0.7-2.6丁香0.7-2 佩蘭 0.7-2肉桂0.3-1 靈芝 0.2-0.7厚樸0.7-1.7 雄黃 0.03-0.17沉香1-2.7硃砂0.03-0.17川芎1-2.6冰片0.03-0.16當歸2-4.6麝香0.003-0.01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暈口罩,其特徵在於所用純棉織品優先選用白紗布。
3.一種防暈口罩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1)把甘草、黃芩、山梔、天麻、連翹、全蟲、桑皮、淡竹葉、大青、鹿角、川貝十一味藥按重量比加水先武火、後文火煮1-2沸;然後加入藿香、丁香、肉桂、厚樸、沉香、川芎、當歸、陳皮、忍冬(花)、薄荷、荷、琥珀、乳香、天竺黃、紫蘇十六味藥,再煮沸1-2沸;再將辛荑、茶、茉莉花、佩蘭、靈芝、雄黃、硃砂加入已煎藥液中,繼續煮沸1-2沸,最後把冰片、麝香加入煮沸的藥液中,拌均;(2)把純棉織品浸入藥液中,微火下煮浸透,取出晾乾,即為藥膜;(3)把藥膜做夾芯,用白紗布做面縫製成口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暈口罩及其製作方法。它是從甘草、黃芩、山梔、天麻、連翹、全蟲、桑皮、淡竹葉、大青、鹿角、川貝、藿香、丁香、肉桂、厚樸、沉香、川芎、當歸、陳皮、忍冬(花)、薄荷、菊花、荷、琥珀、乳香、天竺黃、紫蘇、辛荑、茶、茉莉花、佩蘭、靈芝、雄黃、硃砂、冰片、麝香三十六味中藥中提取其有效成分,浸漬在純棉製品上構成藥膜做夾芯,用白紗布做面縫製在一起而成。本品戴之防暈車、暈船等,且可濾殺細菌。
文檔編號A61M37/00GK1117883SQ9411546
公開日1996年3月6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30日
發明者徐志新, 錢剛德 申請人:徐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