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流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7 08:21:26 1
一種分流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流裝置,所述分流裝置包含有至少一塊位於傳輸帶上方的分流板(1),所述分流板(1)的前端設置有至少一個滾珠(1.1),上述分流板(1)連接於龍門架(2)上,且龍門架(2)連接於傳輸帶機架上,所述分流板(1)的頂部和龍門架(2)之間設置有前後兩個可調節連接點,所述龍門架(2)活動行走於傳輸帶機架(6)上。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分流效率高且工作穩定性好。
【專利說明】一種分流裝置【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流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對由軟性材料(如塑料)製成的瓶狀結構(如輸液瓶、水瓶等)進行分流以便進行包裝等作業的分流裝置,屬於流水線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包裝材料也在逐步實現改變,跟食品包裝行業一樣,大輸液的包裝也已經由玻璃瓶逐步過渡到塑瓶包裝;
目前對於瓶裝大輸液自動化裝箱的關鍵技術體現在對於平的分流整理環節,即將輸送線上遊輸送過來的輸液瓶分流成多道的過程,該環節的效果,基本決定了瓶裝大輸液自動化裝箱的成敗;對於玻璃瓶大輸液的分流,主要方法是在玻瓶大輸液的傳輸軌道上固定安裝一個由一組平行的分流板組成的分流裝置,從上遊下來的瓶裝大輸液在傳輸帶的帶動下,遇到分流裝置後自動完成分流過程。現在由廠家把這一經驗移植到塑瓶大輸液的生產過程中,在塑瓶大輸液傳送線上安裝一組或多組固定分流器,通過一級或多級分流達到分流效果;
但是,區別於玻瓶大輸液,塑瓶大輸液採用的塑瓶在受到擠壓時會產生變形,尤其是遇到固定的分流器的分流板後可能會由於變形而卡死在分流板的端頭,形成障礙,致使分流失效;也就是說,目前的玻璃瓶包裝線上的分流裝置不適用於塑瓶大輸液的分流;
而常規的分流裝置,如「蘇州金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於2010年06月23日申請的中國專利ZL201010208538.3「分流裝置」,其工作效率太低,入料口太小,導致上遊傳輸帶傳輸來大量待分類塑料瓶時,會產生卡機現象,因此亟需一種解決上述難題的分流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分流效率高且工作穩定性好的分流裝置。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分流裝置,所述分流裝置包含有至少一塊位於傳輸帶上方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前端設置有至少一個滾珠。
[0005]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上述分流板連接於龍門架上,且龍門架連接於傳輸帶機架上。
[0006]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所述分流板的頂部和龍門架之間設置有前後兩個可調節連接點。
[0007]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所述分流板和安裝夾的前後兩個可調節連接點之間設置有墊片。
[0008]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所述龍門架活動行走於傳輸帶機架上。
[0009]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 ,所述裝置還包含有一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包含有一通過固定板固定連接於傳輸帶機架上的氣缸,且氣缸的活塞杆與龍門架相連。[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分流板實現對軟性材料製成的瓶狀工件進行分流,使得其能夠順利的進行後續操作;同時,在分流板上加裝滾珠,從而使得在分流過程中不會產生卡滯等現象,另外通過對豎板和安裝夾之間的墊片的數量控制,從而能夠調節分流板橫板與傳輸帶行進方向的夾角,有利於進行分流;並且,通過移動機構,能夠增加分流板與傳輸帶的相對速度,通過動量衝擊,有效的將分流板插入相鄰的瓶狀工件之間,從而提高分流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的局部A處的放大示意圖。
[0013]圖3為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的應用狀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的圖3的俯視圖。
[0015]圖5為本發明一種分流裝置的圖3的側視圖。
[0016]其中:
分流板1、龍門架2、安裝夾3、移動機構4、傳輸帶5、傳輸帶機架6、待分流件7 ;
橫板101、豎板102 ;
滾珠1.1、凹槽1.2、銷1.3、定位孔1.4 ;
氣缸4.1、固定板4.2、滑軌4.3、滑塊4.4。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見圖f 5,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分流裝置,所述分流裝置包含有至少一塊位於傳輸帶5上方的分流板1,所述分流板I呈一倒置的「T」形結構(T形結構為一優化方案而已,實際使用過程中可直接採用一矩形板結構,或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其他形狀的結構),當採用T形結構時,該「T」形結構由橫向設置的橫板101以及連接於橫板101上的豎向設置的豎板102構成,且構成分流板I的橫板101的長度方向與傳輸帶5運行方向一致,所述橫板101的前端設置有多個滾珠1.1,具體的講,所述橫板101前端豎向安裝有一銷1.3,該銷1.3上套裝有多個滾珠1.1,且橫板101前端設置有多個供滾珠1.1嵌入的凹槽1.2 ;
上述分流板I通過安裝夾3連接於龍門架2上(需要注意的是,安裝夾3僅為本實施例的一具體方案而已,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連接方式對分流板I和龍門架2進行連接),且龍門架2連接於傳輸帶機架6上,所述安裝夾3為哈夫式抱箍結構,該安裝夾3連接於龍門架2的頂梁上,上述構成分流板I的豎板102連接與安裝夾3上,具體的講,所述豎板102上開有前後兩個定位孔1.4,所述安裝夾3上開有與定位孔1.4相對應匹配的螺栓孔,豎板102和安裝夾3之間通過旋置於上述定位孔1.4和螺栓孔內的螺栓相連接,且豎板102和安裝夾3之間螺栓上套裝有墊片,優選的,前後兩根螺栓上墊有不同數量的墊片,從而通過墊片數量的選擇,使得分流板I與傳輸帶5的運行方向形成一夾角;便於進行分流作業;
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加分流時的效果,需要增設一移動機構4,使得在進行分流時,該移動機構4能夠驅動上述分流板I朝向待分流件7移動,從而使得分流板I與待分流件7的相對速度大大增加,有助於對軟性包裝的瓶狀結構工件進行分流, 具體的講,所述移動機構4包含有一通過固定板4.2固定連接於傳輸帶機架6上的氣缸4.1,上述龍門架2活動行走於傳輸帶機架6上,且氣缸4.1的活塞杆與龍門架2相連,該氣缸4.1為數量及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配置,下面提供一優選的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下述構思所做的任何改動或改進均在本專利的保護範圍之內;所述龍門架2左右支架的底部安裝有滑塊4.4,該滑塊4.4嵌置於固定在傳輸帶機架6上的滑軌4.3內,從而實現龍門架2與傳輸帶機架6的活動行走連接,所述氣缸4.1左右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氣缸4.1的活塞杆分別與龍門架2的左右支架相連接,從而為龍門架2行走於傳輸帶機架6上提供動力,左右設置兩臺氣缸也使得運行更為平穩。
[0018]通過上述分流裝置,能夠快速的對傳輸帶5上的待分流件7進行分流作業,使得待分流件7沿著相鄰分流板I之間的通道運行,從而便於進行後續包裝等作業;同時所述分流板I的具體數量設置可以根據傳輸帶5的寬度、待分流件7的直徑等因素進行設計,以便達到最優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裝置包含有至少一塊位於傳輸帶上方的分流板(1),所述分流板(I)的前端設置有至少一個滾珠(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分流板(I)連接於龍門架(2)上,且龍門架(2 )連接於傳輸帶機架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板(I)的頂部和龍門架(2)之間設置有前後兩個可調節連接點。
4.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板(I)和安裝夾(3)的前後兩個可調節連接點之間設置有墊片。
5.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龍門架(2)活動行走於傳輸帶機架(6)上。
6.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含有一移動機構(4),所述移動機構(4)包含有一通過固定板(4.2)固定連接於傳輸帶機架(6)上的氣缸(4.1),且氣缸(4.1)的活塞杆與龍門架(2)相連。
【文檔編號】B65G47/22GK103879751SQ201410122077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9日
【發明者】陳曉東, 龔建達, 王健偉, 趙軍, 張春平, 顧春濤 申請人:江陰納爾捷機器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