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8:29:46
專利名稱: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用於外科手術的縫合器械。
背景技術:
目前,進行外科手術縫合操作時除了使用縫合針、線,還需使用持針器。當使用圓弧形縫合針進行縫合操作時,持針器必須有相應的圓弧運動才能實現理想的縫合效果,否則很容易增大組織損傷。由於持針器圓弧運動是由手腕控制的,而手腕很難做出精確的圓弧運動,縫合方法是用左手持鑷子夾牢欲縫合的組織,右手持針器,持針器夾持縫針,縫針尾部帶一根縫線,轉動手腕使縫針穿過組織,左手的鑷子鬆開組織,夾住縫針將其拔出,完成縫合過程。傳統的縫合方法不但煩瑣費時,而且縫針很難精確地順著縫針的弧度運動,加之手的不自主抖動帶動縫針的抖動,對組織損傷程度比較大。另外,對於某些深部操作特別是某些內鏡手術操作,由於空間限制或角度限制,使持針器縫合變得不可能實施,因而不得不放棄一些手術操作。為了解決現在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發明了吻合器(有人稱之為縫合器),但這類吻合器使用金屬釘或縫合針,對組織的損傷較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它不但可以使用縫合針和縫線,而且操作簡便,可以使縫合針按設定的軌跡進行縫合運動,能有效提高縫合速度和縫合質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設置有可運行縫合針的環形軌道,環形軌道上有縫合口和縫線通道,環形軌道結合撥針器;環形軌道連接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上有操縱撥針器的機構,操縱撥針器的機構與撥針器構成可操縱結構。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本發明還有以下進一步的措施所述撥針器由上撥針盤和下撥針盤構成,上撥針盤和下撥針盤伸入環形軌道;上拔針盤和下撥針盤分別通過操縱線連接操縱撥針器的機構。
所述環形軌道由上軌道盤和下軌道盤構成,縫線通道在上軌道盤與下軌道盤之間。
操縱撥針器的機構由扳手、連杆、拉線盤構成。
所述環形軌道內有縫合針。
所述縫合針上有缺口。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因為,設置有可運行縫合針的環形軌道,環形軌道上有縫合口和縫線通道,環形軌道結合撥針器;環形軌道連接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上有操縱撥針器的機構,操縱撥針器的機構與撥針器構成可操縱結構。所以,當環形軌道內放入帶縫線的縫合針時,將欲縫合的組織置於環形軌道的縫合口,即可操縱撥針器的機構進行自動縫合動作,進行簡單操作就可以使縫合針按設定的軌道進行縫合運動,不但可提高縫合質量,而且還可提高縫合速度,大大簡化了縫合操作,即使在彎曲空間內也能進行縫合操作,減小了縫針抖動造成的組織損傷,甚至可以做一些現有技術無法實現的手術。如,在非體外內鏡超聲引導下房缺修補等手術,或者還可進行簡化瓣膜置換等手術的縫合操作。由於本發明所需的操作空間較小,可彌補現有醫用機械手的某些不足並進行更高難度的外科手術。
圖1是環形軌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下撥針盤反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環形軌道的的分解圖;圖4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的示意圖;圖5是操縱撥針器機構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參看圖1、圖2和圖3。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設置有可運行縫合針7的環形軌道,所述環形軌道由上軌道盤4和下軌道盤2構成,上軌道盤4和下軌道盤2可用不鏽鋼材料製造,上軌道盤4和下軌道盤2可通過碰焊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環形軌道上有縫合口1和縫線通道。環形軌道內可以預先放置縫合針7,縫合針7上還可預先穿好縫線,以便做成一次性使用的縫合器械。環形軌道結合撥針器。所述撥針器是驅動縫合針7在環形軌道內運動的機構,撥針器可驅動縫合針7在環形軌道內作逆時針旋轉運動。縫線通道在上軌道盤4與下軌道盤2之間,縫線通道的寬度在1毫米左右,上拔針盤5可以伸入縫線通道,上拔針盤5上的拔針頭300可撥動縫合針7繞環形軌道逆時針轉動。參看圖2和圖3。下撥針盤304上有撥針頭303,下撥針盤304上的撥針頭303通過下軌道盤2上的弧形槽302伸入環形軌道內,上撥針盤5和下撥針盤304配合運動才能使縫合針7完成一個縫合動作;縫合針7的針頭轉過縫合口1一段距離後,下撥針盤304開始動作並驅動縫合針7繼續逆時針旋轉。所述縫合針7上有缺口301,可使下撥針盤304上的撥針頭303嵌入缺口301,以便更可靠地驅動縫合針7旋轉。上撥針盤5和下撥針盤304使用有彈性的不鏽鋼片製造,這樣可以使上撥針盤5和下拔針盤304與縫合針7有可靠的結合。參看圖4。環形軌道連接操作把手3。參看圖4和圖5。操作把手3上有操縱撥針器的機構。環形軌道可通過焊接等方式連接操作把手3。操縱撥針器的機構由扳手306、連杆、拉線盤構成。連杆可以分左連杆302和右連杆303,左連杆302和右連杆303分別設置有左鉤402和右鉤403;拉線盤分左拉線盤301和右拉線盤300,左拉線盤301和右拉線盤300上分別設置左缺口401和右缺口400,左連杆302上的左鉤402可鉤住左拉線盤301上的左缺口401,右連杆303上的右鉤403可鉤住右拉線盤300上的右缺口400;左連杆302和右連杆303分別通過銷軸與扳手305構成活動連接,扳手305通過銷軸與操作把手3構成活動連接,左連杆302和右連杆303上有連接操作把手3的復位彈簧,復位彈簧是幫助扳手306復位的;右連杆303上有長孔,通過長孔連接扳手306時,扳手306運動到一定位置時才可驅動右拉線盤300,這樣可形成先驅動左拉線盤301,後驅動右拉線盤300;上拔針盤5和下撥針盤304上分別設置有上滑輪6和下滑輪200,上滑輪6和下滑輪200分別通過鋼絲連接左拉線盤301和右拉線盤300。
權利要求
1.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其特徵在於,設置有可運行縫合針(7)的環形軌道,環形軌道上有縫合口(1)和縫線通道,環形軌道結合撥針器;環形軌道連接操作把手(3),操作把手(3)上有操縱撥針器的機構,操縱撥針器的機構與撥針器構成可操縱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撥針器由上撥針盤(5)和下撥針盤(304)構成,上撥針盤(5)和下撥針盤(304)伸入環形軌道;上撥針盤(5)和下撥針盤(304)分別通過操縱線連接操縱撥針器的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軌道由上軌道盤(4)和下軌道盤(2)構成,縫線通道在上軌道盤(4)與下軌道盤(2)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操縱撥針器的機構由扳手(305)、連杆、拉線盤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軌道內有縫合針(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縫合針(7)上有缺口(30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用於外科手術的縫合器械。一種外科手術全自動縫合器,設置有可運行縫合針的環形軌道,環形軌道上有縫合口和縫線通道,環形軌道結合撥針器;環形軌道連接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上有操縱撥針器的機構。由於本發明所需的操作空間較小,可彌補現有醫用機械手的某些不足並進行更高難度的外科手術。
文檔編號A61B17/062GK101015467SQ200610023788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7日
發明者肖明第, 王強 申請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