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6:32:36
專利名稱: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及一種催化裝置,尤其是一種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
背景技術:
催化場是一種設於廢氣焚燒爐中的內件,用於對有機廢氣進行低溫催化裂解燃燒。首先,廢氣焚燒爐內將有機廢氣預熱至預催化溫度,再經過催化場使之催化裂解後燃燒,燃燒產生的高溫熱空氣能達到環保GB16^7-1996 二級排放標準。催化場是由多道催化牆組成的,所述催化牆由含有鉬、銠等重金屬催化劑的陶瓷模塊砌成,並由型鋼等組成的框架固定。一種傳統的催化場是由多道豎直的催化牆層疊而成的,且將爐內分成兩個空間。 實際中,根據所設的催化效果,爐殼在軸向上長度較小,而垂直於爐殼主軸中心線的縱向截面面積較大,這樣設備就顯得龐大,成本較大,且不易運輸。另一種現有的催化場具有兩塊豎直的催化牆,所述兩塊催化牆組成人字形,且沿爐殼主軸中心線對稱,並將爐殼分成兩個空間。實際中,根據所設的催化效果,爐殼在在軸向上長度大,這樣設備就顯得較長,成本大,不易運輸。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了傳統的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通風面積小,設備體積大導致的成本大且不易運輸的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風面積大,設備體積小,成本小且易於搬運的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將廢氣焚燒爐的爐殼隔成兩個空間,且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擱柱、第一縱牆、第二縱牆、第一橫牆、第二橫牆、第一立牆、第二立牆、第三立牆和第四立牆;第一縱牆垂直安裝於爐殼的底部、且與爐殼的主軸中心線平行;第二縱牆和第一縱牆對齊且設於同一平面上,第二縱牆設於第一縱牆的上方,第一縱牆和第二縱牆之間垂直安裝有第一橫牆和第二橫牆,第一橫牆與第二橫牆對齊且設於同一平面上,第一橫牆和第二橫牆與爐殼的內壁配合;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垂直安裝於爐殼中,第一支柱安裝於第一縱牆和第二縱牆的一端,第二支柱安裝於第一縱牆和第二縱牆的另一端;擱柱的一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支柱的中間,第一橫牆的端部安裝於擱柱的一側,擱柱的上方安裝有第一立牆,第一立牆的一端安裝於第一支柱的上方的一側,第一立牆的下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橫牆的端部;第二立牆的一端安裝於第一支柱的下方的一側,第二立牆的上端垂直安裝於第二橫牆的端部;第三立牆的一端安裝於第二支柱的上方的一側,第三立牆的下端垂直安裝於第二橫牆的端部;第四立牆的一端安裝於第二支柱的下方的一側,第四立牆的上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橫牆的端部;第一立牆、第二立牆、第三立牆和第四立牆均與爐殼的內壁配合。這樣,相比傳統催化場,該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增加了第一橫牆、第二橫牆、第一縱牆和第二縱牆,廢氣的通過面積就大,節省了材料,縮小了設備體積,減少了成本,且易於搬運。
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擱柱、第一縱牆、第二縱牆、第一橫牆、第二橫牆、第一立牆、 第二立牆、第三立牆和第四立牆都具有4 5層含有催化劑的陶瓷模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催化場增加了第一橫牆、第二橫牆、第一縱牆和第二縱牆,廢氣的通過面積就大,縮小了設備體積,節省了材料,減少了成本,且易於搬運。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的具體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視圖;圖3是圖1的B-B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與爐殼的裝配示意圖。圖中1、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擱柱,4、第一縱牆,5、第二縱牆,6、第一橫牆,7、 第二橫牆,8、第一立牆,9、第二立牆,10、第三立牆,11、第四立牆,12、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13、爐殼。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如圖1-圖4所示的本發明的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12的具體實施例,將廢氣焚燒爐的爐殼13隔成兩個空間,且包括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擱柱3、第一縱牆4、第二縱牆5、第一橫牆6、第二橫牆7、第一立牆8、第二立牆9、第三立牆10和第四立牆11 ;第一縱牆4垂直安裝於爐殼13的底部、且與爐殼13的主軸中心線平行;第二縱牆5和第一縱牆4 對齊且設於同一平面上,第二縱牆5設於第一縱牆4的上方,第一縱牆4和第二縱牆5之間垂直安裝有第一橫牆6和第二橫牆7,第一橫牆6與第二橫牆7對齊且設於同一平面上,第一橫牆6和第二橫牆7與爐殼13的內壁配合;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垂直安裝於爐殼13 中,第一支柱1安裝於第一縱牆4和第二縱牆5的一端,第二支柱2安裝於第一縱牆4和第二縱牆5的另一端;擱柱3的一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支柱1的中間,第一橫牆6的端部安裝於擱柱3的一側,擱柱3的上方安裝有第一立牆8,第一立牆8的一端安裝於第一支柱1的上方的一側,第一立牆8的下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橫牆6的端部;第二立牆9的一端安裝於第一支柱1的下方的一側,第二立牆9的上端垂直安裝於第二橫牆7的端部;第三立牆10的一端安裝於第二支柱2的上方的一側,第三立牆10的下端垂直安裝於第二橫牆7的端部;第四立牆11的一端安裝於第二支柱2的下方的一側,第四立牆11的上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橫牆6的端部;第一立牆8、第二立牆9、第三立牆10和第四立牆11均與爐殼13的內壁配合。 這樣,相比傳統催化場,該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12增設了第一橫牆6、第二橫牆7、第一縱牆4和第二縱牆5,廢氣通過面積就大,縮小了設備體積,節省了材料,減少了成本,且易於搬運。作為優選,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擱柱3、第一縱牆4、第二縱牆5、第一橫牆6、第二橫牆7、第一立牆8、第二立牆9、第三立牆10和第四立牆11都具有5層含有催化劑的陶瓷模塊。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12),將廢氣焚燒爐的爐殼(13)隔成兩個空間,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 、擱柱C3)、第一縱牆(4)、第二縱牆( 、第一橫牆 (6)、第二橫牆(7)、第一立牆(8)、第二立牆(9)、第三立牆(10)和第四立牆(11);所述第一縱牆(4)垂直安裝於爐殼(13)的底部、且與爐殼(13)的主軸中心線平行;第二縱牆(5) 和第一縱牆(4)對齊且設於同一平面上,第二縱牆( 設於第一縱牆(4)的上方,第一縱牆 (4)和第二縱牆( 之間垂直安裝有第一橫牆(6)和第二橫牆(7),第一橫牆(6)與第二橫牆(7)對齊且設於同一平面上,第一橫牆(6)和第二橫牆(7)與爐殼(1 的內壁配合;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垂直安裝於爐殼(13)中,第一支柱(1)安裝於第一縱牆 (4)和第二縱牆(5)的一端,第二支柱( 安裝於第一縱牆(4)和第二縱牆(5)的另一端; 擱柱(3)的一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支柱(1)的中間,第一橫牆(6)的端部安裝於擱柱(3)的一側,擱柱(3)的上方安裝有第一立牆(8),所述第一立牆(8)的一端安裝於第一支柱(1) 的上方的一側,第一立牆(8)的下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橫牆(6)的端部;所述第二立牆(9)的一端安裝於第一支柱(1)的下方的一側,第二立牆(9)的上端垂直安裝於第二橫牆(7)的端部;所述第三立牆(10)的一端安裝於第二支柱(2)的上方的一側,第三立牆(10)的下端垂直安裝於第二橫牆(7)的端部;所述第四立牆(11)的一端安裝於第二支柱(2)的下方的一側,第四立牆(11)的上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橫牆(6)的端部;所述第一立牆(8)、第二立牆 (9)、第三立牆(10)和第四立牆(11)均與爐殼(13)的內壁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12),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柱 (1)、第二支柱(2)、擱柱(3)、第一縱牆(4)、第二縱牆(5)、第一橫牆(6)、第二橫牆(7)、第一立牆(8)、第二立牆(9)、第三立牆(10)和第四立牆(11)都具有4 5層陶瓷模塊,所述陶瓷模塊含有催化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擱柱、第一縱牆、第二縱牆、第一橫牆、第二橫牆、第一立牆、第二立牆、第三立牆和第四立牆;第一縱牆和第二縱牆之間垂直安裝第一橫牆和第二橫牆,第一橫牆和第二橫牆與爐殼內壁配合;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別安裝於第一縱牆和第二縱牆兩端;擱柱的一端垂直安裝於第一支柱中間,第一橫牆的一端安裝於擱柱一側,擱柱的上方安裝第一立牆,第一立牆和第二立牆分別安裝於第一支柱的上側和下側,第三立牆和第四立牆分別安裝於第二支柱的上側和下側。該用於廢氣焚燒爐的催化場增設兩塊橫牆和兩塊縱牆,通風面積比傳統催化場大,縮小設備體積,節省材料,減少了成本,易於搬運。
文檔編號F23G7/07GK102537985SQ20121001418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張德明, 徐金森, 杭煥慶, 許言午 申請人:常州市鼎龍環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