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8:43:56 1
專利名稱: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
背景技術:
鋼結構因其施工方便、周期短、綜合經濟效益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到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築中。但鋼結構外圍護結構與外界進行熱量傳導時,由於外圍護結構中的某些部位的傳熱係數明顯大於其它部位,使得熱量集中地從這些部位快速傳遞,熱氣遇到冷氣後變成了冷凝水,通常這些保溫低的部位,即形成了 「冷橋」。冷橋對於建築物有著破壞作用,它會造成房間的耗能量增加,浪費能源;會在高溫側產生凝結水,影響保溫材料的性能,影響建築物正常功能的使用。要避免這些情況,就要儘量減少冷橋的數量和面積,對不可避免的冷橋,應採用有效的方法進行處理,但是,現有技術中有限的結構形式不能滿足各種不同場合中的應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以期解決鋼結構牆面出現冷橋的問題,消除鋼結構牆面因冷橋問題導致牆面出現冷凝水破壞牆面其它保溫結構及影響隔熱材料的隔熱性能的隱患。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的特點是:在牆面吊車梁所在位置處,位於吊車梁的內側的外牆板上布設保溫棉釘,中段保溫棉掛於保溫棉釘上;在所述吊車梁的下翼緣上口焊接角鋼,在所述角鋼上固定包邊,並在外牆板與包邊之間設置泡沫堵頭。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1、本實用新型中的防冷橋節點,既解決了在正常安裝內牆板和外牆板時,由於受行車梁走道板限制,內牆板和外牆板需分斷安裝,且受行車梁影響,保溫棉只能安裝到行車梁上部及下部,形成行車梁上部牆板之間有保溫材料、行車梁下部牆板內有保溫棉,而在行車梁處無保溫棉,即形成在行車梁處斷橋,導致出現冷凝水和造成房間的耗冷量增加的情況。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此處的冷橋問題。2、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易於操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外牆板;2吊車梁;3泡沫堵頭;4包邊;41內牆側包邊,5保溫棉釘;61上部保溫棉;62下部保溫棉;63中段保溫棉;7角鋼;8內牆板;9行車梁走道板;91內牆側行車梁走道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的結構形式是:在牆面吊車梁2所在位置處,位於吊車梁2內側的外牆板I上布設保溫棉釘5,中段保溫棉63掛於保溫棉釘5上;在吊車梁2的下翼緣上口焊接角鋼7,在角鋼7上固定包邊4,並在外牆板I與包邊4之間設置泡沫堵頭3。本實施例同樣適於內外牆面均帶有吊車梁的牆面形式:對於內牆一側,在內牆側吊車梁的底部到下側內牆板8之間增加一道內牆側包邊41,內牆側包邊41與內牆板8之間增設泡沫堵頭,內牆側吊車梁的上翼緣與內牆板8是以內牆側行車梁走道板91連接。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同樣按常規設置的是:將保溫棉分別安裝到行車梁的上部和下部,形成在行車梁上部牆板內有上部保溫棉61,以及在行車梁下部牆板內有下部保溫棉62。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其特徵是:在牆面吊車梁⑵所在位置處,位於吊車梁(2)的內側的外牆板⑴上布設保溫棉釘(5),中段保溫棉(63)掛於保溫棉釘(5)上;在所述吊車梁⑵的下翼緣上口焊接角鋼(7),在所述角鋼(7)上固定包邊(4),並在外牆板(I)與包邊(4) 之間設置泡沫堵頭(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結構牆面防冷橋節點,其特徵是在牆面吊車梁所在位置處,位於吊車梁內側的外牆板上布設保溫棉釘,中段保溫棉掛於保溫棉釘上;在吊車梁的下翼緣上口焊接角鋼,在角鋼上固定包邊,並在外牆板與包邊之間設置泡沫堵頭。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鋼結構牆面冷橋問題,消除了鋼結構牆面因冷橋導致牆面出現冷凝水破壞牆面其它保溫結構及影響隔熱材料的隔熱性能的隱患,保證工程質量。
文檔編號E04B1/76GK203160433SQ201320216880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5日
發明者沈萬玉 申請人: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