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端子和配電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4:20:51 3
專利名稱:固定端子和配電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配電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於固定導線的固定端子和一種包括該固定端子的配電箱。
背景技術:
該配電箱內設置有固定板、元件固定端子、電子元件(例如,開關、防雷模塊等)、電源線和導線,所述電源線設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外側,所述電子元件通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外側,所述導線位於所述固定板內側,且所述導線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和所述電源線電連接。目前的元件固定端子的結構與螺栓相似,固定端子可以穿過固定板上的固定孔,導線連接在元件固定端子位於所述固定板內側的部分上,而電子元件則連接在元件固定端子位於所述固定板外側的部分上。如果固定板外側的電子元件發生損壞或者固定板內側的導線發生損壞,需要將鬆動固定端子,更換損壞的電子元件或導線。但是,如果需要更換導線,則必須先將固定板外側的電子元件同時拆除,而如果需要更換電子元件,固定板內側的導線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如何防止更換導線或電子元件中的一個時影響到導線或電子元件中的另一個成為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固定端子和一種包括該固定端子的配電箱。在利用該固定端子固定電子元件和導線的配電箱中,當電子元件或導線中的一者發生故障需要給更換時,不會影響到電子元件或導線中的另外一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固定端子,其中,該固定端子包括導電套、具有第一外螺紋的內固定件和具有第二外螺紋的外固定件,所述導電套包括具有第一螺紋孔的內側端和具有第二螺紋孔的外側端,所述內固定件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螺紋孔中,所述外固定件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螺紋孔中。優選地,所述導電套上還形成有沿該導電套徑向貫穿該導電套的導線孔。優選地,所述內固定件包括第一頂絲和第一螺栓,所述第一頂絲位於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並位於所述第一螺紋孔中,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位於所述第一螺紋孔中。優選地,所述外固定件包括第二頂絲和螺母,所述第二頂絲的一端位於所述第二螺紋孔內,另一端突出於所述導電套,所述螺母設置在所述第二頂絲的另一端。優選地,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絕緣帽,該絕緣帽設置在所述外固定件的另一端。優選地,所述第一螺紋孔和所述第二螺紋孔互相貫通。作為一種配電箱,該配電箱包括固定板、元件固定端子、電子元件、電源線和導線,所述電源線設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外側,所述電子元件通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外側,所述導線位於所述固定板內側,且所述導線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和所述電源線電連接,其中,所述元件固定端子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固定端子,所述電子元件通過所述外固定件與所述導電套電連接,所述導線通過所述內固定件與所述導電套電連接。優選地,所述配電箱包括連接件,該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電子元件固定電連接,另一端設置有連接孔,所述第二頂絲穿過所述連接孔,以利用所述螺母將所述連接件抵靠在所述固定板上。優選地,所述電子元件包括防雷模塊,該防雷模塊的輸入端通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並且所述防雷模塊通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與所述導線電連接,所述防雷模塊的輸出端接地。優選地,所述配電箱包括輸入固定端子和輸出固定端子,該輸入固定端子和輸出固定端子均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固定端子,所述電源線包括電源輸入線和電源輸出線,所述電源輸入線通過所述輸入固定端子的外固定件與該輸入固定端子的所述導電套電連接,所述電源輸出線通過所述輸出固定端子的所述外固定件與該輸出固定端子的所述導電套電連接,所述導線依次將所述輸入固定端子、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和所述輸出固定端子電連接。優選地,所述導線的一端與所述輸入固定端子電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輸出固定端子電連接,且中部穿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的所述導線孔以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的所述導電套電連接。優選地,所述元件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一頂絲和所述元件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二頂絲將所述導線夾持在所述導線孔中。優選地,該配電箱還包括第一彈性墊圈,該第一彈性墊圈位於所述導電套內,且位於所述第一頂絲和所述導線之間;和/或該配電箱還包括第二彈性墊圈,該第二彈性墊圈位於所述導電套內,且位於所述第二頂絲和所述導線之間。優選地,所述電子元件還包括開關,該開關的一端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電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防雷模塊電連接。所述固定端子包括與導電套螺紋配合的內固定件和外固定件,通過內固定件可以將導線固定在固定板的內側,通過外固定件可以將電子元件固定在固定板的外側。需要更換導線時,拆除內固定件即可,需要更換電子元件時拆除外固定件即可,二者不會相互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端子的裝配圖;圖2是圖1中所示的固定端子的分解圖;圖3是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端子固定導線和電子元件的示意圖;圖4是圖3中所示的示意圖的分解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雷箱的固定板的外側的示意圖;和圖6所示的是圖5中所示的防雷箱的固定板的內側的示意圖。[0029]附圖標記說明11導電套12內固定件13外固定件14絕緣帽15導線孔16第一彈性墊圈17第二彈性墊圈20固定板30導線40電子元件41防雷模塊42開關50電源線51電源輸入線52電源輸出線60連接件IOa兀件固定端子IOb輸入固定端子IOc輸出固定端子Ila第一螺紋孔Ilb第二螺紋孔12a第一頂絲12b螺栓 13a第二頂絲13b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內、外」是指圖3和圖4中箭頭所指示的方向。並且,在圖5中展示的固定板的外側,在圖6中展示的是固定板的內側。如圖1和圖2中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固定端子,其中,該固定端子包括導電套11、具有第一外螺紋的內固定件12和具有第二外螺紋的外固定件13,導電套11包括具有第一螺紋孔Ila的內側端和具有第二螺紋孔Ilb的外側端,內固定件12的一端設置在第一螺紋孔Ila中,外固定件13的一端設置在第二螺紋孔Ilb中。如圖3和圖4中所示,在利用圖1中所示的固定端子固定導線30和電子元件40時,將所述固定端子的導電套11固定設置在固定板20上,並使第一螺紋孔Ila位於固定板20的內側,使第二螺紋孔Ilb位於固定板20的外側。利用內固定件12將導線30固定在固定板20的內側,利用外固定件13將電子元件40固定在固定板20的外側。應當理解的是,內固定件12、外固定件13均由導電材料製成。由於內固定件12和外固定件13互相獨立,因此,當通過拆卸內固定件12來更換導線30時,不會影響到固定在固定板20外側的電子元件40 ;當通過拆卸外固定件13來更換電子元件40時,不會影響到固定在固定板20內側的導線30。因此,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端子來固定導線30和電子元件40時,一旦導線30或電子元件40中有一者發生故障需要更換,都可以方便的對發生故障的一者進行更換,提高了維修效率。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將導線30與導電套11電連接。如圖3中所示,可以在導線30的一端設置具有連接孔的接線端子,內固定件12可以形成為螺栓。將與導線30電連接的接線端子套在內固定件12上,然後將內固定件12擰入第一螺紋孔Ila中,並將導線30的接線端子抵靠在導電套11上。[0049]或者,可以在導電套11上設置貫穿沿導電套11的徑向該導電套11的導線孔15,在固定導線30時,可以將導線30穿過導線孔15。如圖3和圖4中所示,內固定件12可以包括第一頂絲12a和螺栓12b,第一頂絲12a位於螺栓12b的一端,並位於第一螺紋孔Ila中,螺栓12b的一端位於第一螺紋孔Ila中。螺栓12b可以用於將設置有接線端子的導線30壓靠在導電套上,而第一頂絲12a可以用於將設置在導線孔15中的導線30保持在導線孔15中。在本實用新型中,外固定件13可以是普通的螺栓,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式。例如,在圖3和圖4中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外固定件13包括第二頂絲13a和螺母13b,第二頂絲13a的一端位於第二螺紋孔Ilb內,另一端突出於導電套11,螺母13b設置在第二頂絲13a的另一端。利用外固定件13固定電子元件40時,可以將電子元件40與第二頂絲13a相連,然後將螺母13b擰緊在第二頂絲13a上,從而將電子元件40固定設置在固定板20的外側。為了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優選地,所述固定端子還可以包括絕緣帽14,該絕緣帽14設置在外固定件13的另一端,如圖1至圖4中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一螺紋孔Ila和第二螺紋孔Ilb可以互不相通,也可以互相貫通。為了便於加工製造,優選地,第一螺紋孔Ila和第二螺紋孔Ilb互相貫通,進一步優選地,第一螺紋孔Ila和第二螺紋孔Ilb具有相同的直徑。第一螺紋孔Ila和第二螺紋孔Ilb互相貫通的另一個優點在於,當導線30穿過導線孔15時,內固定件12和外固定件13可以在導線30的兩側將導線30保持在導線孔15中。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配電箱,如圖3至圖6中所示,該配電箱包括固定板20、元件固定端子10a、電子元件40、電源線50和導線30,電源線50設置在固定板20的外側,電子元件40通過元件固定端子IOa固定在固定板20的外側,導線30位於固定板20內側,且導線30將元件固定端子IOa和電源線50電連接,其中,元件固定端子IOa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固定端子,電子元件40通過外固定件13與導電套11電連接,導線30通過內固定件12與導電套11電連接。電子元件40通過導線30與電源線50電連接。當電子元件40發生故障時,只需將外固定件13從導電套11上拆下即可,並不會影響到固定板20內側的導線30,因此,對電子元件40更換完畢後,不需要重新設置導線30。在本實用新型中,在電子元件40自身設置有連接件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電子元件40與固定端子連接。在電子元件40不具有連接件的情況下,優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電箱還可以包括連接件60,該連接件60的一端與電子元件40固定電連接,另一端設置有連接孔,第二頂絲13a穿過連接孔,以利用螺母13b將連接件60抵靠在固定板20上。容易理解的是,連接件60由可以導電的材料製成。如圖3和圖4中所示,可以利用螺釘將連接件60固定在電子元件40上。為了避免在雷電天氣受到損壞,優選地,設置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電箱中的電子元件40可以包括防雷模塊41,該防雷模塊41的輸入端通過元件固定端子IOa固定在固定板20上,並且防雷模塊41通過元件固定端子IOa與導線30電連接,防雷模塊41的輸出端接地。當外部電壓或電流發生較大波動時,防雷模塊41可以將過大的電流導入地下,從而保護電源線50以及與電源線連接的負載不受損壞。將所述防雷模塊41設置在配電箱中之後可以在雷電天氣以及電壓波動較大的情況下保護負載不被破壞。並且,將防雷模塊41設置在配電箱中之後無需再在配電箱外部單獨設置防雷箱,簡化了施工步驟。在本實用新型中,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將防雷模塊41與電源線50連接。例如,可以將導線直接連接在電源線50和防雷模塊41之間。優選地,可以採用「凱文接線法」將防雷模塊41與電源線50電連接。具體地,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電箱可以包括輸入固定端子IOb和輸出固定端子10c,該輸入固定端子IOb和輸出固定端子IOc均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固定端子,電源線50包括電源輸入線51和電源輸出線52,電源輸入線51通過輸入固定端子IOb的外固定件13與該輸入固定端子IOb的導電套11電連接,電源輸出線52通過輸出固定端子IOc的外固定件13與該輸出固定端子IOc的導電套11電連接,導線30依次將輸入固定端子10b、元件固定端子IOa和輸出固定端子IOc電連接。元件固定端子IOa為V字形的底部。利用「凱文接線法」將防雷模塊41與電源線50電連接可以消滅導線30上因雷電流通過時自身的寄生電阻電感產生的電壓降,可以起到保護負載的作用。如圖5中所示,可以利用輸入端子排固定電源輸入線51,該輸入端子排包括設置輸入固定端子IOb和設置在該輸入固定端子上方的第一保持件,輸入固定端子IOb的功能是固定電源輸入線51並將電源輸入線51與導線30電連接,而第一保持件的功能則是將電源輸入線51固定在固定板20的外側。同理,也可以利用輸出端子排固定電源輸出線52,該輸出端子排包括設置輸出固定端子IOc和設置在該輸出固定端子上方的第二保持件,輸出固定端子IOc的功能是固定電源輸出線52並將電源輸出線52與導線30電連接,而第二保持件的功能則是將電源輸出線52固定在固定板20的外側。在按照上述「凱文接線法」將電源線50和防雷模塊41電連接時,導線30可以包括兩段,一段連接在元件固定端子IOa和輸入固定端子IOb之間,另一段連接在元件固定端子和輸出固定端子IOc之間。為了便於設置,優選地,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設置導線30:該導線30的一端與輸入固定端子IOb電連接,另一端與輸出固定端子IOc電連接,且中部穿過元件固定端子IOa的導線孔15以與元件固定端子IOa的導電套11電連接。在按照上述方法設置導線30時,第一頂絲12a和第二頂絲13a將導線30夾持在導線孔15中,從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導線30竄動。為了將導線30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導線孔15中,優選地,所述配電箱還可以包括第一彈性墊圈16,該第一彈性墊圈16位於導電套11內,且位於第一頂絲12a和導線30之間。將導線30穿入導線孔15中之後,擰緊第一頂絲12a,第一頂絲壓迫第一彈性墊圈16,使得該第一彈性墊圈16嚮導線30施加壓力。由於第一彈性墊圈16具有彈性,因此即便第一頂絲12a發生鬆動,第一彈性墊圈16仍會將導線30抵靠在導線孔15中。同理,所述配電箱還包括第二彈性墊圈17,該第二彈性墊圈17位於導電套11內,且位於第二頂絲13a和導線30之間。第二彈性墊圈17的作用與第一彈性墊圈16相似,這裡不再贅述。並且,在本實用新型中可以只設置第一彈性墊圈16,也可以只設置第二彈性墊圈17,還可以同時設置第一彈性墊圈16和第二彈性墊圈17。為了便於控制,優選地,電子元件40還可以包括開關42,該開關42的一端與元件固定端子IOa電連接,另一端與防雷模塊41電連接。如圖5和圖6中所示,開關42與防雷模塊41串聯。在不需要防雷41模塊工作時,開關42斷開,在需要防雷模塊41工作時,開關42閉合。所述固定端子包括與導電套螺紋配合的內固定件和外固定件,通過內固定件可以將導線固定在固定板的內側,通過外固定件可以將電子元件固定在固定板的外側。需要更換導線時,拆除內固定件即可,需要更換電子元件時拆除外固定件即可,二者不會相互影響。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端子,其特徵在於,該固定端子包括導電套(11)、具有第一外螺紋的內固定件(12)和具有第二外螺紋的外固定件(13),所述導電套(11)包括具有第一螺紋孔(Ila)的內側端和具有第二螺紋孔(Ilb)的外側端,所述內固定件(12)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螺紋孔(Ila)中,所述外固定件(13)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螺紋孔(Ilb)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套(11)上還形成有沿該導電套(11)徑向貫穿該導電套的導線孔(1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固定件(12)包括第一頂絲(12a)和螺栓(12b),所述第一頂絲(12a)位於所述螺栓(12b)的一端,並位於所述第一螺紋孔(Ila)中,所述螺栓(12b)的一端位於所述第一螺紋孔(Ila)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固定件(13)包括第二頂絲(13a)和螺母(13b),所述第二頂(13a)的一端位於所述第二螺紋孔(IIb)內,另一端突出於所述導電套(11 ),所述螺母(13b)設置在所述第二頂絲(13a)的另一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絕緣帽(14),該絕緣帽(14)設置在所述外固定件(13)的另一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螺紋孔(Ila)和所述第二螺紋孔(Ilb)互相貫通。
7.一種配電箱,該配電箱包括固定板(20)、元件固定端子(10a)、電子元件(40)、電源線(50)和導線(30),所述電源線(50)設置在所述固定板(20)的外側,所述電子元件(40)通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0)的外側,所述導線(30)位於所述固定板(20)內側,且所述導線(30)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和所述電源線(50)電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為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固定端子,所述電子元件(40 )通過所述外固定件(13 )與所述導電套(11)電連接,所述導線(30 )通過所述內固定件(12)與所述導電套(11)電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配電箱,其特徵在於,該配電箱包括連接件(60),該連接件(60)的一端與所述電子元件(40)固定電連接,另一端設置有連接孔,所述第二頂絲(13a)穿過所述連接孔,以利用所述螺母(13b)將所述連接件(60)抵靠在所述固定板(20)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配電箱,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元件(40)包括防雷模塊(41),該防雷模塊(41)的輸入端通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0)上,並且所述防雷模塊(41)通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與所述導線(30)電連接,所述防雷模塊(41)的輸出端接地。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配電箱,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電箱包括輸入固定端子(IOb)和輸出固定端子(IOc),該輸入固定端子(IOb)和輸出固定端子(IOc)均為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固定端子,所述電源線(50)包括電源輸入線(51)和電源輸出線(52),所述電源輸入線(51)通過所述輸入固定端子(IOb)的外固定件(13)與該輸入固定端子(IOb)的所述導電套(11)電連接,所述電源輸出線(52 )通過所述輸出固定端子(IOc )的所述外固定件(13)與該輸出固定端子(IOc)的所述導電套(11)電連接,所述導線(30)依次將所述輸入固定端子(10b)、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和所述輸出固定端子(IOc)電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配電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30)的一端與所述輸入固定端子(IOb)電連接, 另一端與所述輸出固定端子(IOc)電連接,且中部穿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的所述導線孔(15)以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的所述導電套(11)電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配電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的所述第一頂絲(12a)和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的所述第二頂絲(13a)將所述導線(30)夾持在所述導線孔(15)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配電箱,其特徵在於,該配電箱還包括第一彈性墊圈(16),該第一彈性墊圈(16)位於所述導電套(11)內,且位於所述第一頂絲(12a)和所述導線(30)之間;和/或該配電箱 還包括第二彈性墊圈(17),該第二彈性墊圈(17)位於所述導電套(11)內,且位於所述第二頂絲(13a)和所述導線(30)之間。
14.根據權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配電箱,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元件(40)還包括開關(42),該開關(42)的一端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電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防雷模塊(41)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定端子,其中,該固定端子包括導電套、具有第一外螺紋的內固定件和具有第二外螺紋的外固定件,所述導電套包括具有第一螺紋孔的內側端和具有第二螺紋孔的外側端,所述內固定件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螺紋孔中,所述外固定件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螺紋孔中。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所述固定端子的電源箱。所述固定端子包括與導電套螺紋配合的內固定件和外固定件,通過內固定件可以將導線固定在固定板的內側,通過外固定件可以將電子元件固定在固定板的外側。需要更換導線時,拆除內固定件即可,需要更換電子元件時拆除外固定件即可,二者不會相互影響。
文檔編號H02B1/044GK202917655SQ20122052078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1日
發明者阮小飛, 付茂金, 湯久先 申請人: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通信信號研究所, 北京市華鐵信息技術開發總公司, 北京銳馳國鐵智能運輸系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