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1:14:16
專利名稱: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持釘釘工具,特別是一種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釘槍主要由扳掣、連動杆、壓擊片、釘盒等構件組成,這種釘槍 的作用原理是通過拉動扳掣帶動連動杆,以槓桿原理提起壓擊片,再鬆開扳掣,連動杆的後 端因不再受壓而通過槓桿原理升起,從而放鬆前端的壓擊片,使其下落回到靜止位置,迫使 壓擊片壓向釘盒內的訂釘從槍嘴射出至工作物,如壁報板上。[0003]在專心工作的情況下使用這種釘槍是安全的,但若使用者稍有疏忽大意,未有將 釘槍對準工作物便拉動扳掣、或是意外觸碰扳掣,訂釘便會在射出空氣中,有可能誤射到使 用者或他人,造成嚴重傷害。[0004]現有技術提供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一般安全裝置活動鎖定扳掣,但未有鎖定壓 擊片,不夠安全。現有技術亦有一些設計活動鎖定壓擊片,但結構較複雜,由多個構件組成, 生產成本高。而且,大部分的安全裝置都是利用保險開關控制上鎖和解鎖,使用釘槍前需先 以人手控制保險開關解鎖,使用不夠方便。發明內容[0005]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其結構 簡單、使用方便、有效防止誤射、保障使用者及他人的安全。[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0007]—種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它包括扳掣、連動杆、壓擊片、釘盒、槍嘴、扭簧,所述釘 盒及所述壓擊片相互垂直,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主要由壓掣、樞軸、銷、擋部及復位彈簧組 成的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在所述壓擊片一側,與所述壓擊片呈大致平行;所述壓掣一端靠近 所述槍嘴並突出所述槍嘴底部,所述壓掣另一端連接所述復位彈簧,所述壓掣通過所述樞 軸連接所述擋部一端,所述擋部另一端為一凸緣,所述凸緣活動插接在所述壓擊片開有對 應的通孔中,所述擋部兩端之間的中間部份為所述銷貫穿並固定。[0008]所述壓掣靠近所述槍嘴一端突出所述槍嘴底部7毫米。[0009]所述壓掣靠近所述槍嘴一端突出所述槍嘴底部的長度可在3毫米至20毫米的範 圍內,所述壓掣靠近所述槍嘴一端突出所述槍嘴底部的長度可根據所述釘槍體積按正比例 變化,較理想的長度是在5毫米至12毫米的範圍內。[0010]所述釘槍還包括可活動鎖定所述扳掣的扣環。[0011]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如下:[0012]當本實用新型處於安全狀態時,所述壓掣突出於所述釘槍的槍嘴底部,所述擋部 的所述凸緣插接在所述壓擊片的通孔內,因此所述凸緣卡著所述壓擊片,使其鎖定無法活 動,故其不能壓向所述釘盒內的訂釘將訂釘從所述槍嘴射出,有效防止誤射發生,避免傷及 使用者及他人。所述扳掣可以扣環鎖定,方便收藏或攜帶。[0013]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所述釘槍壓向工作物,當所述壓掣壓於工作物上時,所述復 位彈簧受力壓縮,所述壓掣上升縮入所述釘槍體內,通過所述樞軸帶動所述擋部的一端向 上升,亦由於所述銷貫穿固定所述擋部的中間部份,所述擋部的所述凸緣因槓桿原理而下 垂,以致脫離所述壓擊片的通孔,不再卡著所述壓擊片。此時按下所述扳掣,所述扳掣將所 述連動杆後端壓下,通過槓桿原理將所述連動杆前端連接的所述壓擊片提起,繼續下壓所 述扳掣至所述壓擊片脫離所述扳掣,此時穿在所述壓擊片中間通孔的所述扭簧需要復位, 使所述壓擊片下落回到靜止位置,迫使所述壓擊片壓向釘盒前端的訂釘從所述槍嘴準確地 射向工作物,如壁報板上。[0014]使用完畢後,由於釘槍不再壓向工作物,所述復位彈簧因不再受壓而重新將所述 壓掣推出釘槍的所述槍嘴底部外,所述壓掣一端再次外露,過程中所述壓掣通過所述樞軸 帶動連接所述擋部的一端向下移動,由於所述銷貫穿固定所述擋部的中間部份,所述擋部 的所述凸緣因槓桿原理而被提起至插入所述壓擊片的通孔內,卡著所述壓擊片,故即使在 按下所述扳掣的情況下,仍無法通過槓桿原理向上提升以達致發射效果,因而回復安全狀 態。[0015]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0016](I)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安全裝置只含五個主要構件即可限制壓擊片的活動,並只 有當壓掣壓向工作物直至縮入釘槍體內時,扳掣才可完全按下以達致發射效果,故本實用 新型較現有技術安全可靠,有效防止誤射,而且其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0017](2)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安全裝置無須利用保險開關控制上鎖和解鎖,使用時只須 將壓掣壓向工作物,使用較為方便。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外觀圖。[0019]圖2是本實施例在安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0020]圖3是本實施例在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0021]圖4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參照並非限定的實施例和附圖對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作更詳細的說 明。[0023]圖1至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扳掣1、連動杆2、壓擊片3、釘盒4、槍嘴5、扭簧7,釘盒4及壓擊片3相互垂直,它還包括主要由 壓掣6、樞軸61、銷62、擋部63及復位彈簧64組成的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在壓擊片3 —側, 與壓擊片3呈大致平行;壓掣6 —端靠近槍嘴5並突出槍嘴5底部,壓掣6另一端連接復位 彈簧64,壓掣6通過樞軸61連接擋部63 —端,擋部63另一端為一凸緣65,凸緣65活動插 接在壓擊片3中開有對應的通孔31中,擋部63兩端之間的中間部份為銷62貫穿並固定。[0024]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壓掣6靠近槍嘴5—端突出槍嘴5底部7毫米。在 其它實施例中,壓掣靠近槍嘴一端突出槍嘴底部的長度可根據釘槍體積變按正比例變化, 例如在3毫米至20毫米的範圍內,較理想的長度是在5毫米至12毫米的範圍內(圖中未示)O[0025]在本實施例中,釘槍還包括可活動鎖定扳掣I的扣環11。[0026]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如下:[0027]如圖1及圖2所示,當本實用新型處於安全狀態時,壓掣6突出於槍嘴5底部7毫 米,如圖4所示,擋部63的凸緣65插接在壓擊片3的通孔31內,因此凸緣65卡著壓擊片 3,使其鎖定無法活動,故其不能壓向釘盒4內的訂釘將訂釘從槍嘴5射出,有效防止誤射發 生,避免傷及使用者及他人。扳掣I可以扣環11鎖定,方便收藏或攜帶。[0028]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如圖3所示,將釘槍壓向工作物,當壓掣6壓於工作物上時,復 位彈簧64受力壓縮,壓掣6上升縮入釘槍體內,通過樞軸61帶動擋部63的一端向上升,亦 由於銷62貫穿固定擋部63的中間部份,擋部63的凸緣65因槓桿原理而下垂,以致脫離壓 擊片3的通孔31,不再卡著壓擊片3。此時按下扳掣1,扳掣I將連動杆2後端壓下,通過槓 杆原理將連動杆2前端連接的壓擊片3提起,繼續下壓扳掣I至壓擊片3脫離扳掣1,此時 穿在壓擊片3中間通孔31的扭簧7需要復位,使壓擊片3下落回到靜止位置,迫使壓擊片 3壓向釘盒前端的訂釘從槍嘴5準確地射向工作物,如壁報板上。[0029]使用完畢後,由於釘槍不再壓向工作物,復位彈簧64因不再受壓而重新將壓掣6 推出槍嘴5底部外,壓掣6 —端再次外露,過程中壓掣6通過樞軸61帶動連接擋部63的一 端向下移動,由於銷62貫穿固定擋部63的中間部份,擋部63的凸緣65因槓桿原理而被提 起至插入壓擊片3的通孔31內,卡著壓擊片3,故即使在按下扳掣I的情況下,仍無法通過 槓桿原理向上提升以達致發射效果,因而回復安全狀態。[0030]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為上述實施 例所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所作的實質或原理上的改變、修飾、替 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或替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它包括扳掣、連動杆、壓擊片、釘盒、槍嘴、扭簧,所述釘盒 及所述壓擊片相互垂直,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主要由壓掣、樞軸、銷、擋部及復位彈簧組成 的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在所述壓擊片一側,與所述壓擊片呈大致平行;所述壓掣一端靠近所 述槍嘴並突出所述槍嘴底部,所述壓掣另一端連接所述復位彈簧,所述壓掣通過所述樞軸 連接所述擋部一端,所述擋部另一端為一凸緣,所述凸緣活動插接在所述壓擊片開有對應 的通孔中,所述擋部兩端之間的中間部份為所述銷貫穿並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掣靠近所述槍嘴 一端突出所述槍嘴底部7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掣靠近所述槍嘴 一端突出所述槍嘴底部的長度在3毫米至20毫米的範圍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掣靠近所述槍嘴 一端突出所述槍嘴底部的較理想的長度是在5毫米至12毫米的範圍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掣靠近所述槍嘴 一端突出所述槍嘴底部的長度根據所述釘槍體積按正比例變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其特徵在於:所述釘槍還包括可活動 鎖定所述扳掣的扣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安全裝置的釘槍,它包括扳掣、連動杆、壓擊片、釘盒、槍嘴、扭簧,所述釘盒及所述壓擊片相互垂直,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主要由壓掣、樞軸、銷、擋部及復位彈簧組成的安全裝置,安全裝置在所述壓擊片一側,與所述壓擊片呈大致平行;所述壓掣一端靠近所述槍嘴並突出所述槍嘴底部,所述壓掣另一端連接所述復位彈簧,所述壓掣通過所述樞軸連接所述擋部一端,所述擋部另一端為一凸緣,所述凸緣活動插接在所述壓擊片開有對應的通孔中,所述擋部兩端之間的中間部份為所述銷貫穿並固定。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效防止誤射、保障使用者及他人的安全的優點。
文檔編號B25C1/02GK203156697SQ2012207330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高國勝 申請人:億得隆塑料五金製品(嘉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