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1:02:1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服裝布料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家庭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廢舊衣物和床單被罩等物品被丟棄,這無形中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並且由於衣物和床單被罩通常為化工製品,隨意丟棄的話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損害。為節約成本、避免浪費,也為防止這些廢棄布料對環境造成汙染,目前有些企業設法將廢棄布料粉碎加以重新利用,然而傳統的布料粉碎方法實用性不強,上料不方便,浪費人力物力,粉碎效果不好,布料的粉碎大小不易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包括支架、下料室、吹風機、上料帶、粉碎室和刀座,所述粉碎室左表面安裝有上料帶,且上料帶上表面安裝有上料擋板,所述上料帶下方安裝有支架,且支架上表面安裝有上料電機,所述支架下方安裝有滾輪,所述粉碎室通過吹風管與吹風機相連,所述吹風機右側安裝有吸料風機,且吸料風機前表面安裝有調風轉鈕,所述吹風機下方安裝有出料管,所述粉碎室右表面安裝有減速器,且減速器右側安裝有電機,所述粉碎室右側安裝有橫板,所述粉碎室下方安裝有下料室,且下料室內部下方安裝有震動篩網,所述下料室下表面安裝有出料口,所述粉碎室內部安裝有刀座,且刀座表面安裝有粉碎刀,所述刀座內部安裝有通風管,且通風管表面安裝有出風口。
優選的,所述粉碎刀共安裝有八個,且八個粉碎刀均勻安裝在刀座表面。
優選的,所述調風轉鈕的輸出端與吸料風機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粉碎室前表面安裝有觀察窗口。
優選的,所述粉碎室前表面上方安裝有檢修門。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在粉碎室前表面上方安裝有檢修門,能夠在不使用本設備的時候,打開檢修門對粉碎室內的部件進行維修和保養,延長了本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強了本設備的工作性能,通過在刀座內部安裝有通風管,且通風管表面安裝有出風口,能夠在粉碎布料時,經過出風口對粉碎室內的布料進行吹散,由於出風口的出風量小,可避免粉碎刀粉碎布料時導致布料纏繞在刀座表面,提高了本設備的工作的穩定性,增強了粉碎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的粉碎室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滾輪、2支架、3上料電機、4出料管、5吸料風機、6下料室、7震動篩網、8出料口、9橫板、10吹風管、11吹風機、12上料帶、13上料擋板、14調風轉鈕、15粉碎室、16觀察窗口、17檢修門、18減速器、19電機、20粉碎刀、21刀座、22通風管、23出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包括支架2、下料室6、吹風機11、上料帶12、粉碎室15和刀座21,粉碎室15左表面安裝有上料帶12,且上料帶12上表面安裝有上料擋板13,上料帶12下方安裝有支架2,且支架2上表面安裝有上料電機3,支架2下方安裝有滾輪1,滾輪1的滾動,可使上料帶12與粉碎室15分離,實用性強,組裝方便,使用簡單,節省了人力物力,粉碎室15通過吹風管10與吹風機11相連,吹風機11右側安裝有吸料風機5,且吸料風機5前表面安裝有調風轉鈕14,轉動調風轉鈕14,可調節吸料風機5的風力,從而可控制不同大小的布料進入出料管4內,吹風機11下方安裝有出料管4,粉碎室15右表面安裝有減速器18,且減速器18右側安裝有電機19,粉碎室15右側安裝有橫板9,粉碎室15下方安裝有下料室6,且下料室6內部下方安裝有震動篩網7,下料室6下表面安裝有出料口8,粉碎室15內部安裝有刀座21,且刀座21表面安裝有粉碎刀20,刀座21內部安裝有通風管22,且通風管22表面安裝有出風口23,粉碎刀20共安裝有八個,且八個粉碎刀20均勻安裝在刀座21表面,調風轉鈕14的輸出端與吸料風機5的輸入端電性連接,粉碎室15前表面安裝有觀察窗口16,粉碎室15前表面上方安裝有檢修門17。
工作原理:當使用能自動上料的布料粉碎機時,將廢棄衣服布料放在上料帶12上,啟動上料電機3,上料擋板13推動布料上升,到達上料帶12頂部時,布料落入粉碎室15內,電機19帶動刀座21高速轉動,粉碎刀20開始對布料進行粉碎操作,同時吸料風機5工作,將經過充分粉碎的小布料吸入出料管4中,由於吸料風機的吸力不足以吸走未粉碎完全的大布料,所述大布料會留在粉碎室中繼續粉碎,大布料粉碎過後,落入下料室6,經過震動篩網7的震動落料,布料由出料口8落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