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隔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7:48:56
專利名稱:建築隔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築防震技術。
背景技術:
建築結構隔震技術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項新技術,幾十年來,世界各國學者 對此項技術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傳統建築結構抗震是以損傷結構本身構件為代價,依 靠結構構件發生非彈性變形來消耗地震能量;隔震技術立足於「隔」,採用專門的隔震元件, 通過設置隔震層,使得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可以由劇烈的擺動變為緩慢的平動,整個上部結 構基本上處於彈性工作狀態,從而有效地阻止地震波向上部結構的傳遞,減小建築物上部 結構的地震反應,大大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可靠性和安全性。鑑於隔震建築與傳統抗震建築 在減輕地震災害影響的技術途徑方面有著根本的差異,其抗震效果不僅取決於結構設計, 也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隔震層的構造與施工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建築隔震裝置,針對隔震建築在構造措 施和施工等方面的要求,以期更好地保障建築結構的安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建築隔震裝置,其特徵在於包 括設於上支墩和下支墩間的若干個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通過連接裝置與分別與上支墩 和下支墩固定。優選的,所述隔震支座由多層橡膠和多層鋼板交替疊置硫化連接為一體。。優選的,所述隔震支座呈圓柱形,圓柱形隔震支座在上支墩和下支墩間豎直設置。優選的,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中部為中空圓柱形並套 接在所述隔震支座上,所述第一連接板外側疊合有第二連接板,所述連接裝置還包括L形 預埋件,所述預埋件一邊預埋在所述上支墩或下支墩內,另一邊垂直伸出所述上支墩或者 下支墩並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連接板和第一連接板且外端由螺栓緊固。優選的,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分別設於所述隔震支座上下平面上的平板狀連接板, 所述連接板通過螺釘與所述隔震支座固定,所述連接裝置還包括預埋在所述上支墩或下支 墩內的L形預埋件,所述預埋件一端上設有螺紋並螺紋連接一套筒,所述套筒另一端螺紋 連接一螺杆,所述螺杆另一端頂接所述隔震支座的上平面或下平面。本發明提本發明採用建築隔震橡膠支座隔震,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增設橡膠隔震支 座,使整個建築的自振周期得以延長,以減輕上部結構的地震反應,即在建築物底部設置橡 膠隔震支座,利用橡膠隔震支座的水平柔性形成一道柔性隔震層,通過柔性隔震層吸收和 耗散地震能量,阻止並減輕地震能量向上部結構的傳遞,最終達到減輕上部結構地震破壞 的目的。該技術不僅可以保證結構的整體安全,並且能夠防止非結構部件的破壞,避免建築 物內部裝修、室內設備的損壞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災害。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圖2為第一連接板結構示意圖;圖3為第二連接板結構示意圖;圖4為L形預埋件結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發明建築隔震裝置的實施例1,包括設於上支墩和下支墩 間的若干個隔震支座3,所述隔震支座通過連接裝置與分別與上支墩1和下支墩2固定。所 述隔震支座3由多層橡膠和多層鋼板交替疊置硫化連接為一體。所述隔震支座3呈圓柱 形,圓柱形隔震支座在上支墩1和下支墩2間豎直設置。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板4, 所述第一連接板中部為中空圓柱形並套接在所述隔震支座3上,所述第一連接板外側疊合 有第二連接板5,所述連接裝置還包括L形預埋件6,所述預埋件一邊預埋在所述上支墩或 下支墩內,另一邊垂直伸出所述上支墩或者下支墩並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連接板和第一連接 板且外端由螺栓7緊固。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其中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分別設於所述隔震支座 上下平面上的平板狀連接板8,所述連接板通過螺釘11與所述隔震支座3固定,所述連接裝 置還包括預埋在所述上支墩或下支墩內的L形預埋件6,所述預埋件一端上設有螺紋並螺 紋連接一套筒9,所述套筒另一端螺紋連接一螺杆10,所述螺杆另一端頂接所述隔震支座 的上平面或下平面。
權利要求
1.建築隔震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設於上支墩和下支墩間的若干個隔震支座(3),所 述隔震支座通過連接裝置與分別與上支墩(1)和下支墩O)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隔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震支座(3)由多層橡膠 和多層鋼板交替疊置硫化連接為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築隔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震支座(3)呈圓柱形,圓 柱形隔震支座在上支墩(1)和下支墩O)間豎直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築隔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板 G),所述第一連接板中部為中空圓柱形並套接在所述隔震支座C3)上,所述第一連接板外 側疊合有第二連接板(5),所述連接裝置還包括L形預埋件(6),所述預埋件一邊預埋在所 述上支墩或下支墩內,另一邊垂直伸出所述上支墩或者下支墩並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連接板 和第一連接板且外端由螺栓(7)緊固。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築隔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分別設於所 述隔震支座上下平面上的平板狀連接板(8),所述連接板通過螺釘(11)與所述隔震支座 (3)固定,所述連接裝置還包括預埋在所述上支墩或下支墩內的L形預埋件(6),所述預埋 件一端上設有螺紋並螺紋連接一套筒(9),所述套筒另一端螺紋連接一螺杆(10),所述螺 杆另一端頂接所述隔震支座的上平面或下平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建築隔震裝置,包括設於上支墩和下支墩間的若干個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通過連接裝置與分別與上支墩和下支墩固定。所述隔震支座由多層橡膠和多層鋼板交替疊置硫化連接為一體。所述隔震支座呈圓柱形,圓柱形隔震支座在上支墩和下支墩間豎直設置。本發明採用建築隔震橡膠支座隔震,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增設橡膠隔震支座,使整個建築的自振周期得以延長,以減輕上部結構的地震反應,該技術不僅可以保證結構的整體安全,並且能夠防止非結構部件的破壞,避免建築物內部裝修、室內設備的損壞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災害。
文檔編號E04B1/36GK102146704SQ201110072829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3日
發明者盧國豪, 姚曉東, 李雪鋒, 樓永良, 皮朝陽, 紀學靈, 胡翔宇, 蔣金生 申請人: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