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溼纖維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9:14:51 2
專利名稱:一種防溼纖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高分子纖維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溼纖維。
背景技術:
在公開號為CN 102534853A的文件中公開了一種抗菌,防紫外和導溼排汗形纖維及其製備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抗紫外母粒5-10份、銀系抗菌母粒5-10份、滌綸成纖樹脂80-90份,所述的纖維面為異形截面,該技術是通過科學的將具有抗菌作用的銀系抗菌母粒、抗紫外母粒和滌綸成纖樹脂有機結合,並通過異形孔紡絲板製備得到預取向絲,再經過加彈變形生產出低彈變形絲,得到具有抗菌、抗紫外和導溼作用的多功能滌綸纖維,該纖維的成分能防溼,但該纖維本身從常規的紡絲板內出來,產生的是常規的異形截面,該纖維與纖維之間有縫隙使得溼氣能從縫隙間進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防止溼氣從纖維的一側通過纖維間的間隙流動到纖維的另一側,且能將纖維另一側的溼氣流動到纖維上述的一側。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防溼纖維,包括纖維束,所述纖維束外部設置有防水層,該防水層保證了纖維束本身的特性不會改變的同時又增加了防水特性。作為優選,所述防水層上設置有擋住所述纖維束之間的空隙的遮擋部。作為優選,所述遮擋部與相鄰所述纖維束有一個縫隙。作為優選,所述防水層是一層蠟層。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纖維上設置的防水層能保持纖維本身特性不變的同時取得防水效果,在防水層上設置的遮擋部能有效的防止溼氣從纖維束的一側進入通過纖維之間的間隙進入另一側,遮擋部與相鄰的纖維束有一個縫隙,能使得纖維束另一側的溼氣能流到上述的一側。
圖1是纖維束的橫截面示意圖;在圖1中,1-纖維束,2-防水層,21-遮擋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的一種防溼纖維,包括纖維束1,纖維束I外部設置有防水層2,防水層2是一層蠟層,該防水層2保證了纖維束I本身的特性不會改變的同時又增加了防水特性,防水層2上設置有擋住纖維束I之間的空隙的遮擋部21,該遮擋部21與相鄰纖維束I有一個縫隙;遮擋部21在遇到溼氣的時,由於溼氣黏在遮擋部21上使得遮擋部21受到較重的壓力,從而將遮擋部21下壓使之與相鄰的纖維束I緊密接觸,纖維束I之間的間隙被封閉;如果纖維束I不設遮擋部21 —側有溼氣的時候,可以通過遮擋部21與相鄰纖維束I之間的縫隙通過,該通過的溼氣想要從新流過間隙的時候,會被遮擋部21阻擋。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權利要求1.一種防溼纖維,包括纖維束(1),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束(I)外部設置有防水層(2),所述防水層(2)上設置有擋住所述纖維束(I)之間的空隙的遮擋部(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溼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遮擋部(21)與相鄰所述纖維束(I)有一個縫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溼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層(2)是一層蠟層。
專利摘要一種防溼纖維,屬於高分子纖維材料技術領域,包括纖維束,所述纖維束外部設置有防水層,該防水層保證了纖維束本身的特性不會改變的同時又增加了防水特性,本實用新型能防止溼氣從纖維的一側通過纖維間的間隙流動到纖維的另一側,且能將纖維另一側的溼氣流動到纖維上述的一側。
文檔編號D06M13/02GK202989640SQ20122067916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楊文龍 申請人:浙江盛發紡織印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