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罩式活捕動物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2:44:56 1
專利名稱:懸罩式活捕動物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物捕捉器具,特別是一種有懸罩且能活捕動物的器具。
自然界裡,空中、地上、水裡都有多種動物,人們用來捕捉動物的器具也較多,但已有的器具往往只適用於一定的環境或適用於捕捉某一類動物,有些器具還會弄傷動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廣泛地適用於空中、地面、水中的動作靈敏的活捕動物的器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平面底板上立有門形架,上凹形懸罩被軟索吊於門形架的橫梁上,軟索另一端連有卡銷,卡銷卡於連在底板邊緣的卡樁板的卡樁上,卡樁板上有豎直的條形孔,孔上方固定有卡樁,底板中部置有矩形餌板,餌板連有長杆,長杆抬起時,餌板的一邊置於底板上,另三邊因長杆的抬起而抬離底板,長杆一端通過條形孔伸出,與卡樁呈上下排列的併攏的形式,卡銷置於卡樁與長杆一端的一邊,軟索穿過卡樁與長杆一端之間的空隙向上引向懸罩頂面,懸罩的重力被轉換為拉力,通過軟索將卡銷拉緊而卡在卡樁處,一旦有動物踏上或撞擊餌板,餌板帶動長杆向下運動,卡銷因長杆一端下滑而從卡樁處脫開,懸罩迅速向下,罩住底板上的動物。
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靈敏的卡銷鎖定機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掛在樹上捉飛禽,放在地面擒走獸,置於水中捕魚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卡銷卡在卡樁處的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平面底板1上連有直立的門形架2。懸罩3底面開口、側面和頂面相連且封閉,懸罩3的頂面上有兩個孔13、15,門形架2的兩根立柱分別從孔13、15中穿過,懸罩3可沿門形架2的兩立柱上下滑動。門形架2的橫梁中部和一根立柱的上部分別連有滑輪10與滑輪16。底板1的邊緣連有直立的卡樁板7,卡樁板7上有豎直的條形孔8,卡樁板7上位於條形孔8的上方連有卡樁9。置於底板1中部的餌板5上連有長杆6,長杆6的一端的端部12通過條形孔8伸出,長杆端部12可沿條形孔8上下運動,當長杆端部12抬起位於條形孔8的上部時,端部12靠攏卡樁9,且與卡樁9呈上下並排排列狀。餌板5因長杆6的抬起,其一邊擱在底板1上,其餘三邊與底板1有一定間隙。軟索4的一頭系在懸罩3的頂面中央,另一頭系有卡銷11。長杆6抬起,端部12與卡樁併攏,將卡銷11豎直靠在卡樁9與長杆端部12的一邊,軟索4穿過卡樁9與長杆端部12之間的間隙,經滑輪16、10引向懸罩3頂面,懸罩3被吊起,懸罩3的重力轉換為拉力通過軟索4將卡銷11卡在卡樁9與長杆端部12形成的卡口的一邊,長杆端部12因卡銷11被拉緊而產生的摩擦力的阻礙而不會下滑。將此捕捉器具置於樹上,地面或水中,動物受到置於餌板5上的餌料14的誘惑,一旦踏上或撞動餌板5,其力量通過長杆6傳導到長杆端部12,克服長杆端部12與卡銷11的摩擦力,長杆端部12將沿條形孔8下滑,卡銷11因沒有長杆端部12的阻礙而從卡樁9處脫開,懸罩3迅速下降,將位於餌板5附近的動物罩住,達到活捕動物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中的底板1、餌板5、懸罩3可用實心板材製作,也可用網格式材料製作或將底板1、懸罩3的頂面、側面均做成空心網格式。如採用後兩種形式,則本實用新型置於樹上,水中時有更好的隱蔽性和偽裝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懸罩式活捕動物器,其特徵在於平面底板(1)上連有直立的門形架(2),懸罩(3)底面開口、側面和頂面相連,懸罩(3)的頂面有兩個孔(13)、(15),門形架(2)的兩根立柱分別從孔(13)、(15)中穿過,懸罩(3)可沿門形架(2)的兩立柱上下滑動,門形架(2)的橫梁中部和一根立柱的上部分別連有滑輪(10)與滑輪(16),底板(1)的邊緣連有直立的卡樁板(7),卡樁板(7)上有豎直的條形孔(8),卡樁板(7)上位於條形孔(8)的上方連有卡樁(9),置於底板(1)中部的餌板(5)上連有長杆(6),長杆(6)的一端的端部(12)通過條形孔(8)伸出,長杆端部(12)可沿條形孔(8)上下運動,當長杆端部(12)抬起位於條形孔(8)的上部時,端部(12)靠攏卡樁(9),且與卡樁(9)呈上下並排排列狀,軟索(4)的一頭系在懸罩(3)的頂面,另一頭系有卡銷(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罩式活捕動物器,其特徵在於,底板(1)、餌板(5)、懸罩(3)既可用實心板材製作,也可用空心網格材料製作,還可製成網格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罩式活捕動物器,在底板上固定有門形架,懸罩底面開口,側面及頂面封閉,懸罩頂面有兩個孔,門形架的兩立柱從孔中穿過,軟索將懸罩吊起於門形架的梁上,軟索另一端系有卡銷,卡銷卡於卡樁處,置於底面上的餌板連有長杆,長杆的一端與卡樁形成卡口,一旦有動物撞動餌板,長杆滑落,卡銷脫開,懸罩即掉下,本器具可廣泛用於空中、地面及水中活捕動物。
文檔編號A01M23/00GK2215190SQ942467
公開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25日
發明者胡錫成 申請人:胡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