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2:33:11 2
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包括底殼,所述底殼上設有空心夾層,在空心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第一磁鐵、至少兩個第二磁鐵、至少兩個第三磁鐵,這些第一磁鐵分布在第一圓周上,第二磁鐵分布在第二圓周上,第三磁鐵分布在第三圓周上。本實用新型具有除屑效果佳、且避免對發動機箱內的其他零件造成幹涉的優點。
【專利說明】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一種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中機油底殼內裝機油,用來為發動機潤滑,由於機油中往往合有鐵屑等雜質,經吸盤吸入油管後,易使曲柄受到損傷,並易使油管阻滯,從而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並縮短其使用壽命。
[0003]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自除雜機油底殼,包括底殼,在底殼的底面上固定有中部加工有螺孔的定位板,在定位板上通過螺絲、墊圈安裝有磁鐵。這種結構的除屑結構,存在以下問題:
[0004]第一,需要在底殼上通過螺釘將磁鐵進行固定,增加了磁鐵本身的加工難度,以及結構的複雜化;
[0005]第二,磁鐵安裝在底面上,由於發動機箱體內的空間很有限,這種結構會對發動機箱體內其他零件的工作形成了幹涉;
[0006]第三,磁鐵的分布過於集中,磁鐵的磁力難以到達發動機箱體內的一些死角位置,造成除屑不徹底。
【發明內容】
[0007]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除屑效果佳、且避免對發動機箱內的其他零件造成幹涉的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
[0008]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9]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包括底殼,所述底殼上設有空心夾層,在空心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第一磁鐵、至少兩個第二磁鐵、至少兩個第三磁鐵,這些第一磁鐵分布在第一圓周上,第二磁鐵分布在第二圓周上,第三磁鐵分布在第三圓周上。
[0010]採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中的磁體由於安裝在空心夾層內,與發動機的其他零件進行了隔離,因此,可以避免對發動機箱內的其他零件造成幹涉。第一磁鐵分布在第一圓周上,第二磁鐵分布在第二圓周上,第三磁鐵分布在第三圓周上。這樣的分布方式使得整個底殼的內底面均被磁鐵產生的磁力所覆蓋,在除屑的過程中不存在有死角,因此,可以將機油中所含的鐵屑徹底地吸附乾淨。
[0011]在空心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第一安裝框體、至少兩個第二安裝框體以及至少兩個第三安裝框體,第一磁鐵對應地裝配到第一安裝框體中,第二磁鐵對應地裝配到第二安裝框體,第三磁鐵對應地裝配到第三安裝框體。通過各個安裝框體對各個磁鐵進行固定,避免了在磁鐵上開孔,使磁鐵的結構獲得了簡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中I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的結構示意圖;[0013]I為底殼,2為空心夾層,3為第一磁鐵,4為第二磁鐵,5為第三磁鐵,6為第一安裝框體,7為第二安裝框體,8為第三安裝框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5]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包括底殼I,所述底殼I上設有空心夾層2,在空心夾層2內設有至少兩個第一磁鐵3、至少兩個第二磁鐵4、至少兩個第三磁鐵5,第一磁鐵3、第二磁鐵4、第三磁鐵5呈瓦形或矩形。這些第一磁鐵3分布在第一圓周上,第二磁鐵4分布在第二圓周上,第三磁鐵5分布在第三圓周上。在空心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第一安裝框體6、至少兩個第二安裝框體7以及至少兩個第三安裝框體8,第一磁鐵4對應地裝配到第一安裝框體6中,第二磁鐵4對應地裝配到第二安裝框體7,第三磁鐵5對應地裝配到第三安裝框體8。
【權利要求】
1.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包括底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殼上設有空心夾層,在空心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第一磁鐵、至少兩個第二磁鐵、至少兩個第三磁鐵,這些第一磁鐵分布在第一圓周上,第二磁鐵分布在第二圓周上,第三磁鐵分布在第三圓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其特徵在於:在空心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第一安裝框體、至少兩個第二安裝框體以及至少兩個第三安裝框體,第一磁鐵對應地裝配到第一安裝框體中,第二磁鐵對應地裝配到第二安裝框體,第三磁鐵對應地裝配到第三安裝框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機油殼體除屑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一磁鐵、第二磁鐵、第三磁鐵呈瓦形或矩形。
【文檔編號】F01M11/00GK203584502SQ201320629693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鄒定國, 徐旭東 申請人:常州常昊發柴油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