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型線分段可調的軸流式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2:36:51 1
專利名稱:葉片型線分段可調的軸流式水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特別涉及一種軸流泵。
背景技術:
泵廣泛應用於農田灌溉、抗旱防澇、生態環境改善及調水工程等領域;現有的低揚程葉片泵,尤其是軸流泵,其最高效率及高效區範圍受到結構型式的限制,在偏離最優工況點後,效率和空化性能下降較多,經濟效益降低,耗能增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效率,高空化性能的軸流式水泵。本實用新型包括葉輪機構、傳動軸,所述葉輪機構包括輪轂、葉片,所述傳動軸的輸出端設置在所述輪轂內,所述葉片為兩段,即由第一葉片和第二葉片拼合組成,在所述輪轂上設置葉片安裝孔,所述拼合的第一、第二葉片的安裝端可轉動式布置在所述葉片安裝孔內,所述第一葉片安裝端設置空心轉軸,所述第二葉片的安裝端設置樞軸,所述第一葉片的空心轉軸同軸套置在所述第二葉片的樞軸上;在所述傳動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操作架,在所述操作架與空心轉軸、樞軸之間分別設置第一連杆、第二連杆,所述第一、第二連杆的長度不同,所述第一連杆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空心轉軸和操作架上,所述第二連杆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樞軸和操作架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葉片在轉軸處分為可繞軸線轉動的前後兩段,並通過轉軸、樞軸安裝在輪轂上,轉軸、樞軸通過連杆連接到操作架上,操作架上下運動,帶動不同長度的拐臂作不同轉角的旋轉運動,實現了葉片前後兩段作不同角度的調整,這樣可以適應不同工況下進口衝角和出口液流角的要求,使得泵能夠在較大的運行範圍內保持高效和具有良好的空化特性;上述設置適用於低揚程立式軸流式水泵,也可適用於貫流式水泵;本泵的設置能夠較好的改善泵中液體的流態,減少水裡水力損失、改善空化性能,擴大高效區範圍,慄的效率提聞。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葉片之間為柱形鉸狀接觸連接,兩個葉片鉸接可以使葉片表面型線光滑平順,水流阻力小。本實用新型在所述葉片安裝孔處設置機械密封。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I、葉輪機構,2、傳動軸,3、葉片,4、第一葉片,5、第二葉片,6、空心轉軸,7、樞
軸,8、操作架,9、第一連杆,10、第二連杆,11、輪轂,12、葉片安裝孔,13、機械密封。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葉片型線分段可調的軸流式水泵,包括葉輪機構I、傳動軸2,葉輪機構I包括輪轂11、葉片3,傳動軸2的輸出端設置在輪轂11內,葉片3為兩段,即由第一葉片4和第二葉片5拼合組成,在輪轂11上設置葉片安裝孔12,拼合的第一、第二葉片4、5的安裝端可轉動式布置在葉片安裝孔12內,第一葉片4安裝端設置空心轉軸6,第二葉片5的安裝端設置樞軸7,第一葉片9的空心轉軸6同軸套置在第二葉片的樞軸7上;在傳動軸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操作架8,在操作架8與空心轉軸6、樞軸7之間分別設置第一連杆9、第二連杆10,第一、第二連杆9、10的長度不同,第一連杆9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空心轉軸6和操作架8上,第二連杆10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樞軸7和操作架8上,的第一、第二葉片4、5之間為柱形鉸狀接觸連接,在葉片安裝孔12處設置機械密封13。·
權利要求1.葉片型線分段可調的軸流式水泵,包括葉輪機構、傳動軸,所述葉輪機構包括輪轂、葉片,所述傳動軸的輸出端設置在所述輪轂內,其特徵在於所述葉片為兩段,即由第一葉片和第二葉片拼合組成,在所述輪轂上設置葉片安裝孔,所述拼合的第一、第二葉片的安裝端可轉動式布置在所述葉片安裝孔內,所述第一葉片安裝端設置空心轉軸,所述第二葉片的安裝端設置樞軸,所述第一葉片的空心轉軸同軸套置在所述第二葉片的樞軸上;在所述傳動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操作架,在所述操作架與空心轉軸、樞軸之間分別設置第一連杆、第二連杆,所述第一、第二連杆的長度不同,所述第一連杆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空心轉軸和操作架上,所述第二連杆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樞軸和操作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葉片型線分段可調的軸流式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第二葉片之間為柱形鉸狀接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葉片型線分段可調的軸流式水泵,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葉片安裝孔處設置機械密封。
專利摘要葉片型線分段可調的軸流式水泵,涉及一種泵,特別涉及一種軸流泵。包括葉輪機構、傳動軸,葉輪機構包括輪轂、葉片,傳動軸的輸出端設置在輪轂內,葉片為兩段,即由第一葉片和第二葉片拼合組成,拼合的第一、第二葉片的安裝端可轉動式布置在葉片安裝孔內,第一葉片的空心轉軸同軸套置在第二葉片的樞軸上;在傳動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操作架,在操作架與空心轉軸、樞軸之間分別設置第一連杆、第二連杆,第一、第二連杆的長度不同,第一連杆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空心轉軸和操作架上,第二連杆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樞軸和操作架上。本泵的設置能夠較好的改善泵中液體的流態,減少水裡水力損失、改善空化性能,擴大高效區範圍,泵的效率提高。
文檔編號F04D29/18GK202500815SQ20122009153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明者張仁田, 朱紅耕 申請人:張仁田, 朱紅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