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7:05:26
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選料;B、切割;C、入壇醃製;D、清洗;E、脫水過油;F、二次入壇;G、檢驗包裝。本發明提供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改進了傳統罈子肉的製作方式,使得罈子肉可以批量性的進行生產加工,在保存了四川傳統名菜的同時還使其具有開胃、健脾以及促進消化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罈子肉的製作エ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ー種食品製造エ藝,具體的說是涉及ー種名叫罈子肉的食品的製作エ藝。
【背景技術】
[0002]「罈子肉」原為四川傳統名菜,富有鄉土風味。據傳,此菜起源於四川農村鄉間。因農家宰殺生豬ー時肉多糧多,吃不完,將大塊豬肉投入壇內,再向罈子內加入食鹽並加入蔥姜調料,然後密封壇ロ,主要其延長食用時間的作用。但是隨著現在冰箱冷庫技術普及,吃不完的豬肉都存放在冰箱中以保證其不會腐爛,很少會有人再去製作罈子肉,而因此失去一道四川名菜卻又得不償失。
【發明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罈子肉的製作エ藝,改進了傳統罈子肉的製作方式,使得罈子肉可以批量性的進行生產加工,在保存了四川傳統名菜的同時還使其具有開胃、健脾以及促進消化的作用。
[0004]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罈子肉的製作エ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0006]A、選料;
[0007]B、切割;
[0008]C、入壇醃製;
[0009]D、清洗;
[0010]E、脫水過油;
[0011]F、二次入壇;
[0012]G、檢驗包裝。
[0013]進ー步的,上述步驟A中選取五花肉、蘿蔔乾以及米粉,其中五花肉--蘿蔔乾:米粉的重量比例為2:1:1。
[0014]作為優選,所述步驟B中的切割是將五花肉切割為長40~50cm寬10~15cm的肉塊。
[0015]再進ー步的,上述步驟C中在將肉塊入壇的同時在壇中以每100份肉塊的重量加入亞硝酸鈉0.05份、白糖1.5份、花椒0.5份、姜0.4份、蔥0.5份、飲用水20份、鹽5份以及醃製配料1份,在醃製過程中使室內溫度維持在5~8°C。
[0016]作為優選,所述醃製配料包括白酒、檸檬汁、八角、胡椒、丁香、肉豆蓮、肉桂、陳皮、桂花、香葉、白芷,其中重量比例為白酒2份,檸檬汁1份,八角、胡椒、丁香、肉豆蓮、肉桂各
0.3份,陳皮、桂花、香葉、白芷各0.5份。
[0017]更進一歩的,上述步驟E中,先將醃製肉塊進行脫水,在脫水之後將其放入油鍋過油,其中油溫保持在200~220°C,過油時間約為20分鐘,直至肉塊中水分≤5%,且過油後肉塊重量不得大於原肉塊重量的60%。
[0018]另外,步驟F中所述二次入壇前先將過油後的肉塊表面均勻的塗抹上米粉,並以
2:1:1的重量比例將肉塊與蘿蔔乾、米粉同時放入壇中,接著將罈子密封並在5?8°C的溫度下靜置70?90天。
[0019]作為優選,所述米粉由15份大豆粉、50粉大米粉、8份芝麻粉、5份花生粉、5份薏米粉、I份十三香粉與I份八角粉組成。
[0020]作為優選,步驟D中包裝必須為真空包裝。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發明改進了傳統的罈子肉的製作方式,使其能進行批量化的生產,製造出來的罈子肉具有形態豐腴,肥而不膩,色澤棕紅,味道濃厚,鮮香可口的特點,即可直接食用又可炒制或燉製食用,豐富了罈子肉的食用方式,在在保持了罈子肉的原始風味的同時還使其能夠具有開胃、健脾以及促進消化的作用,更有利於其的推廣與銷售,大大促進了罈子肉的銷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發明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改進了傳統罈子肉的製作方式,使得罈子肉可以批量性的進行生產加工,在保存了四川傳統名菜的同時還使其具有開胃、健脾以及促進消化的作用。
[0025]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6]實施例
[0027]如圖1所示,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0028]A、選料;
[0029]B、切割;
[0030]C、入壇醃製;
[0031]D、清洗;
[0032]E、脫水過油;
[0033]F、二次入壇;
[0034]G、檢驗包裝。
[0035]上述步驟A中選取五花肉、蘿蔔乾以及米粉,其中五花肉:蘿蔔乾:米粉的重量比例為2:1:1。
[0036]作為優選,所述步驟B中的切割是將五花肉切割為長40?50cm寬10?15cm的肉塊。
[0037]上述步驟C中在將肉塊入壇的同時在壇中以每100份肉塊的重量加入亞硝酸鈉
0.05份、白糖1.5份、花椒0.5份、姜0.4份、蔥0.5份、飲用水20份、鹽5份以及醃製配料
I份,在醃製過程中使室內溫度維持在5?8°C。[0038]作為優選,所述醃製配料包括白酒、檸檬汁、八角、胡椒、丁香、肉豆蓮、肉桂、陳皮、桂花、香葉、白芷,其中重量比例為白酒2份,檸檬汁I份,八角、胡椒、丁香、肉豆蓮、肉桂各
0.3份,陳皮、桂花、香葉、白芷各0.5份。
[0039]上述步驟E中,先將醃製肉塊進行脫水,在脫水之後將其放入油鍋過油,其中油溫保持在200?220°C,過油時間約為20分鐘,直至肉塊中水分< 5%,且過油後肉塊重量不得大於原肉塊重量的60%。
[0040]另外,步驟F中所述二次入壇前先將過油後的肉塊表面均勻的塗抹上米粉,並以2:1:1的重量比例將肉塊與蘿蔔乾、米粉同時放入壇中,接著將罈子密封並在5?8°C的溫度下靜置70?90天。
[0041]作為優選,所述米粉由15份大豆粉、50粉大米粉、8份芝麻粉、5份花生粉、5份薏米粉、I份十三香粉與I份八角粉組成。
[0042]作為優選,步驟D中包裝必須為真空包裝。
[0043]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為準。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選料; B、切割; C、入壇醃製; D、清洗; E、脫水過油; F、二次入壇; G、檢驗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中選取五花肉、蘿蔔乾以及米粉,其中五花肉:蘿蔔乾:米粉的重量比例為2: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B中的切割是將五花肉切割為長40~50cm寬10~15cm的肉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C中在將肉塊入壇的同時在壇中以每100份肉塊的重量加入亞硝酸鈉0.05份、白糖1.5份、花椒0.5份、姜0.4份、蔥0.5份、飲用水20份、鹽5份以及醃製配料1份,在醃製過程中使室內溫度維持在5~8°C。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醃製配料包括白酒、檸檬汁、八角、胡椒、丁香、肉豆蘧、肉桂、陳皮、桂花、香葉、白£,其中重量比例為白酒2份,朽1檬汁1份,八角、胡椒、丁香、肉豆蘧、肉桂各0.3份,陳皮、桂花、香葉、白?Ε各0.5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E中,先將醃製肉塊進行脫水,在脫水之後將其放入油鍋過油,其中油溫保持在200~220°C,過油時間約為20分鐘,直至肉塊中水分< 5%,且過油後肉塊重量不得大於原肉塊重量的6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F中所述二次入壇前先將過油後的肉塊表面均勻的塗抹上米粉,並以2:1:1的重量比例將肉塊與蘿蔔乾、米粉同時放入壇中,接著將罈子密封並在5~8 °C的溫度下靜置70~90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米粉由15份大豆粉、50粉大米粉、8份芝麻粉、5份花生粉、5份薏米粉、1份十二香粉與1份八角粉組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罈子肉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D中包裝必須為真空包裝。
【文檔編號】A23L1/318GK103584165SQ201310562104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2日
【發明者】何瓊利, 肖述明, 付清華 申請人:安嶽縣普州罈子肉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