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下料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1:48:16 1
專利名稱:星形下料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設備,具體來說涉及一種下料器。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化工行業"跑、冒、滴、漏"現象一直難以杜絕,只能做 到儘量改善。現有的化工生產中,下料通常釆用的是直接下料,對於以氣 體作為主要產品或附產品的生產,下料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氣體的洩露,這
樣會導致的結果 一是降低的產品的收率,增加了成本;二則有可能造成 環境的汙染。對需要隔絕空氣進行的反應,由於下(卸)料的原因,往往 得停爐下料,使得其無法連續生產,造成生產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能阻斷內外體對 流,實現連續生產,安全環保的星形下料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的本實用新型的星形下料器包括進料管、筒體、出料管,進料管位於筒 體之上,出料管位於筒體之下,筒體兩端由軸承端蓋A、軸承端蓋B封住, 軸承端蓋A、軸承座A和鏈輪依次裝於中心軸一端,軸承端蓋B、軸承座 B依次裝於中心軸另一端,其中星形排料葉片位於筒體內,套裝在中心 軸上,排料葉片由四片構成且呈十字形排列。
軸承座A、軸承座B上分別i殳有油杯A、油杯B。
進料管、出料管為直管或錐形管。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進料管和出料管 之間設有排料葉片,排料葉片與筒體內壁的間隙不大於3mm,排料葉片連 續旋轉時,反應產生的氣體由於其阻隔不會通過出料管排出,外面的空氣 也不會通過出料管進入,既能實現安全環保,又能實現連續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實施例2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
1、進料管,2、筒體,3、出料管,4、中心軸,5、排料葉片,6、油杯A, 7、軸承端蓋A, 8、軸承端蓋B, 9、軸承座A, 10、軸承座B, 11、 鏈輪,12、油杯B。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 一 種星形下料 器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實施例1:
參見圖1-2,星形下料器包括進料管1、筒體2、出料管3,其中星 形排料葉片5位於筒體2內,套裝在中心軸4上,排料葉片5由四片構成 且呈十字形排列。排料葉片5與筒體2內壁的間隙不大於3mm為宜。
筒體2兩端由軸承端蓋A7、軸承端蓋B8封住,軸承端蓋A7、軸承座 A9和鏈輪ll依次裝於中心軸4一端,軸承端蓋B8、軸承座B10依次裝於 中心軸4另一端,軸承座A9、軸承座B10上分別設有油杯A6、油杯B12。
進料管1、出料管3為直管。
實施例2:
參見圖1-2,星形下料器包括進料管1、筒體2、出料管3,其中星 形排料葉片5位於筒體2內,套裝在中心軸4上,排料葉片5由四片構成 且呈十字形排列。
筒體2兩端由軸承端蓋A7、軸承端蓋B8封住,軸承端蓋A7、軸承座 A9和鏈輪11依次裝於中心軸4一端,軸承端蓋B8、軸承座B10依次裝於 中心軸4另一端,軸承座A9、軸承座B10上分別設有油杯A6、油杯B12。
進料管l、出料管3為錐形管。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 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 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星形下料器,包括進料管(1)、筒體(2)、出料管(3),料管(1)位於筒體(2)之上,出料管(3)位於筒體(2)之下,筒體(2)兩端由軸承端蓋A(7)、軸承端蓋B(8)封住,軸承端蓋A(7)、軸承座A(9)和鏈輪(11)依次裝於中心軸(4)一端,軸承端蓋B(8)、軸承座B(10)依次裝於中心軸(4)另一端,其特徵在於星形排料葉片(5)位於筒體(2)內,套裝在中心軸(4)上,排料葉片(5)由四片構成且呈十字形排列。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下料器,其特徵在於軸承座A(9)、軸 承座B ( 10 )上分別設有油杯A ( 6 )、油杯B ( l2 )。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星形下料器,其特徵在於進料管(1 )、 出料管(3)為直管或錐形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星形下料器,包括進料管(1)、筒體(2)、出料管(3),料管(1)位於筒體(2)之上,出料管(3)位於筒體(2)之下,筒體(2)兩端由軸承端蓋A(7)、軸承端蓋B(8)封住,軸承端蓋A(7)、軸承座A(9)和鏈輪(11)依次裝於中心軸(4)一端,軸承端蓋B(8)、軸承座B(10)依次裝於中心軸(4)另一端,其特徵在於星形排料葉片(5)位於筒體(2)內,套裝在中心軸(4)上,排料葉片(5)由四片構成且呈十字形排列。本實用新型能阻斷內外體對流,實現連續生產,安全環保。
文檔編號B01J4/00GK201140061SQ20072017431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8日
發明者張敬源 申請人:張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