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瓜收穫機械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5:57:31 1
專利名稱:打瓜收穫機械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瓜收穫機械。
背景技術:
目前的打瓜收穫中,打瓜需要人工進行收攏成堆或成行後,再進行取籽作業,人工收攏作業的勞動強度很大。
技術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將地裡的打瓜收攏成行,以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方便進行取籽作業的打瓜收穫機械。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包含一個能夠與動力機構連接的懸掛架,在懸掛架前設有框形機架,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採用鉸銷連接且設有懸掛角度調節機構,框形機架前端設有推送打瓜的攪龍,攪龍與懸掛架之間設有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包含能夠與動力機械連接的傳動輪和驅動攪龍的驅動輪。
上述的攪龍最好分為左右相對的兩部分。
上述的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的懸掛角度調節機構可以為螺旋調節機構,也可以為液壓調節機構。
上述的攪龍與傳動機構可以採用椎形齒輪連接,也可以採用皮帶輪連接。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懸掛架連接於動力機車的前部、後部均可,將傳動機構傳動輪與動力機車的動力輸出輪連接即可,機車在行進中,攪龍隨之轉動,將打瓜推攏到側邊成行。
本實用新型能夠將地裡的打瓜收攏成行,大大降低人工的勞動強度,為取籽作業提供了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面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側面視圖。
圖示1為與動力機械連接的傳動輪,2為框形機架,3為懸掛架,4為懸掛架與框形機架的連接鉸銷,5為懸掛角度調節機構,6為傳動機構,7為攪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圖2,本實施例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的懸掛角度調節機構為液壓機構,攪龍分為左右相對的兩部分,攪龍與所懸掛架之間的傳動機構為椎形齒輪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用一前一後兩個椎形齒輪分別驅動左右兩邊的攪龍,左右兩邊的攪龍前後錯開。
實施例2參照圖3、圖4,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於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的懸掛角度調節機構為螺旋調節機構,攪龍與傳動機構之間採用皮帶輪傳動,左右兩邊的攪龍設於同一根軸上。
實施例3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於攪龍與傳動機構之間採用皮帶輪傳動,左右兩邊的攪龍設於同一根軸上。
實施例4參照圖3、圖4,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於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的懸掛角度調節機構為螺旋調節機構。
實施例5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於攪龍與傳動機構之間採用鏈條傳動,左右兩邊的攪龍設於同一根軸上。
權利要求1.一種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個能夠與動力機構連接的懸掛架,在懸掛架前設有框形機架,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採用鉸銷連接且設有懸掛角度調節機構,框形機架前端設有推送打瓜的攪龍,攪龍與懸掛架之間設有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包含能夠與動力機械連接的傳動輪和驅動攪龍的驅動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攪龍分為左右相對的兩部分。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的懸掛角度調節機構為螺旋調節機構,也可以為液壓調節機構。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的懸掛角度調節機構為液壓調節機構。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龍與傳動機構採用椎形齒輪連接。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龍與傳動機構採用椎形齒輪連接。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龍與傳動機構採用椎形齒輪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龍與傳動機構採用皮帶輪連接。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龍與傳動機構採用皮帶輪連接。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打瓜收穫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龍與傳動機構採用皮帶輪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瓜收穫機械,包含一個能夠與動力機構連接的懸掛架,在懸掛架前設有框形機架,懸掛架與框形機架之間採用鉸銷連接且設有懸掛角度調節機構,框形機架前端設有推送打瓜的絞龍,絞龍與懸掛架之間設有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包含能夠與動力機械連接的傳動輪和驅動絞龍的驅動輪。本實用新型能夠將地裡的打瓜收攏成行,大大降低人工的勞動強度,為取籽作業提供了方便。
文檔編號A01D46/00GK2616027SQ0324
公開日2004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7日
發明者孟憲珍 申請人:孟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