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1:29:16 4
專利名稱: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
背景技術:
對於纜線的驅動機構,儘管有很多種類,如東京電力公司的Saw ada等人研製了光纖複合架空地線巡檢移動機器人,具有弧形手臂越障;美國TRC公司研製了一臺懸臂自治巡線機器人原型通過懸臂機構越障等等,所有纜線驅動載體都需要人工到高空安裝,如果遇到凍雨等氣象災害,高空安裝會更加危險,由於機構均帶有越障功能,而使其使質量增力口,控制複雜,成本提高,為適應各種線徑而帶有複雜驅動機構,使很多驅動載體更不能普及使用,不適合單人野外操作。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使機器可地面安裝拆卸,並且適應各種線徑的驅動。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其組成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安裝行走輔助輪,所述的機架上連接安裝繩索,拆卸組合杆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的拆卸組合杆與所述的機架之間連接扭簧,所述的拆卸組合杆連接拆卸繩索,所述的機架下面連接驅動機構。所述的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所述的拆卸組合杆上具有電纜撥杆分叉和所述的拆卸繩索連接的拆卸拉杆分叉。所述的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所述的安裝繩索與所述的機架之間連接復位彈
O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安裝拆卸方便將安裝繩索通過航模跨過電纜,人工地面拉安裝繩索,使電纜完成以下動作,沿著機架側面滑入到與壓板接觸位置,壓板被電纜壓下,行走輔助輪與鏈條之間有足夠的空隙使纜線進入到預定安裝位置,進入到預定安裝位置,放開安裝繩索,復位彈簧將其復位,即完成安裝過程,拆卸時,地面人工拉拆卸繩索,拆卸組合杆轉動,電纜撥杆開始撥電纜,使電纜從預定位置滑出,慢慢放開安裝繩索,即完成拆卸過程。2.驅動載體上通過更換不同的執行機構即可完成不同的作業功能,如電纜的噴塗、檢測、包覆等,由於某些執行機構需要驅動力,本載體的蝸杆可為不同的執行機構提供能量,如除冰等。3.驅動載體重量輕,便於攜帶,所以適用於偏遠山區,不適宜車輛通行的地方,單雙人作業。4.可採用多種驅動機構,使用方式靈活,使載體可自適應線徑、自適應驅動力。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0019]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A-A視圖。圖中1.機架,2.行走輔助輪,3.安裝繩索,4.拆卸組合杆,5.扭簧,6.拆卸繩索, 7.驅動機構,8.電纜撥杆分叉,9.復位彈簧,10.拆卸拉杆分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其組成包括機架1,所述的機架上安裝行走輔助輪2, 所述的機架上連接安裝繩索3,拆卸組合杆4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的拆卸組合杆與所述的機架之間連接扭簧5,所述的拆卸組合杆連接拆卸繩索6,所述的機架下面連接驅動機構7。使用時採用航模將安裝繩索跨過電纜,然後在地面拉安裝繩索,完成驅動載體的安裝。實施例2 所述的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所述的拆卸組合杆上具有電纜撥杆分叉8和所述的拆卸繩索連接的拆卸拉杆分叉10。拆卸驅動載體時,拉拆卸繩索,使拆卸拉杆驅動拆卸組合杆轉動,此時杆鏈撥杆下壓驅動機構,使驅動機構與行走輔助輪間有足夠大的空間,電纜撥杆撥出預定位置的電纜,慢慢放下驅動載體完成拆卸,拆卸組合杆被復位扭簧復位。實施例3 所述的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所述的安裝繩索與所述的機架之間連接復位彈簧9。復位彈簧將安裝繩索拉起,防止與驅動機構幹涉。
權利要求1.一種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其組成包括機架,其特徵是所述的機架上安裝行走輔助輪,所述的機架上連接安裝繩索,拆卸組合杆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的拆卸組合杆與所述的機架之間連接扭簧,所述的拆卸組合杆連接拆卸繩索,所述的機架下面連接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拆卸組合杆上具有電纜撥杆分叉和所述的拆卸繩索連接的拆卸拉杆分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安裝繩索與所述的機架之間連接復位彈簧。
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一種纜線機器人快速拆裝裝置,現有的纜線驅動載體都需要人工到高空安裝,如果遇到凍雨等氣象災害,高空安裝會更加危險,並且很多驅動載體更不能普及使用,不適合單人野外操作。本實用新型的組成包括機架(1),所述的機架上安裝行走輔助輪(2),所述的機架上連接安裝繩索(3),拆卸組合杆(4)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的機架上,所述的拆卸組合杆與所述的機架之間連接扭簧(5),所述的拆卸組合杆連接拆卸繩索(6),所述的機架下面連接驅動電機(7),所述的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連接蝸杆(8),所述的蝸杆連接蝸輪(9),所述的蝸輪安裝在驅動軸(10)上,所述的驅動軸連接杆鏈組合。本實用新型用於線纜驅動載體。
文檔編號H02G1/02GK202268646SQ201120368929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6日
發明者仲昭楠, 孟凡竹, 李洪喆, 王志宏, 郝廣平 申請人:哈爾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