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導板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22:30:31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導板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屬軋機機前、機後所使用的一種新型導板裝置,屬於工程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有鋁板帶、銅板帶軋機機前、機後的導板裝置設計中多利用加工來保證導板與上下工作輥的間隙與平行度,如圖1所示,上、下導板直接把合在架體上,在實際加工過程中,這種架體加工困難,尤其是上下導板把合位置,依靠加工精度很難保證,而架體導板與上下工作輥的間隙通常要求為2_,平行度不超過0.05mm,這種裝置在裝配過程中,需要進行調整間隙與平行度,但是這種結構調整非常困難,增加裝配難度與製造成本。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新型導板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導板裝置,包括架體、上導板、下導板和調整塊,調整塊的一端為楔形塊,另一端為L型板,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的端部與楔形塊連接,上導板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所述楔形塊的斜面上,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和垂直板均固定在架體上部,下導板固定在架體的下部。進一步,上導板與調整塊上楔形塊的把合孔為條形長孔。進一步,調整塊的L型板的水平板與架體的把合孔為條形長孔。進一步,調整塊的L型板的水平板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架體上。進一步,調整塊的L型板的垂直板與架體之間設置有調整墊片。進一步,調整塊的L型板的垂直板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架體上。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越性:該新型導板裝置將上導板與架體之間的固定連接設計為可以調整的結構,通過這樣調整,在裝配導板裝置時,降低了裝配難度,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也降低了架體的加工難度與製造成本。
圖1為傳統導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圖2中I處放大圖;圖中:1_上導板;2_下導板;3-架體;4_內六角螺釘;5-螺母;6_調整墊片;7-螺栓;8_調整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結合圖2-圖4,一種新型導板裝置,包括架體3、上導板1、下導板2和調整塊8,調整塊8的一端為楔形塊,另一端為L型板,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的端部與楔形塊連接,上導板I通過內六角螺釘4固定在所述楔形塊的斜面上,且上導板I與楔形塊的把合孔為條形長孔,通過上導板在楔形塊斜面上前後調整,可調整上導板與下導板之間的開口度;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和垂直板均固定在架體3的上部,所述水平板與架體之間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連接,垂直板與架體之間通過螺栓7和螺母5固定連接;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與架體的把合孔為條形長孔,通過調整塊在架體上前後調整,可調整上導板與工作輥的間隙大小;L型板的垂直板與架體之間設置有調整墊片6,通過增減調整墊片,能夠調整上導板與工作輥的平行度;所述的下導板固定在架體的下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導板裝置在實施時,首先通過整體調整架體3,調整好下導板2與下工作輥的間隙與平行度;然後,通過調整上導板I與調整塊8的相對位置,調整好上導板I與下導板2之間的開口度,再通過調整調整塊8與架體3的相對位置,調整好上導板與上工作輥的間隙;最後,通過調整調整塊的L型板的垂直板與架體之間的調整墊片6,調整上導板與上工作輥的平行度。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導板裝置,包括架體(3)、上導板(I)、下導板(2)和調整塊(8),調整塊(8)的一端為楔形塊,另一端為L型板,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的端部與楔形塊連接,上導板(I)通過內六角螺釘(4)固定在所述楔形塊的斜面上,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和垂直板均固定在架體(3)上部,下導板(2)固定在架體的下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導板裝置,其特徵是:上導板(I)與調整塊(8)上楔形塊的把合孔為條形長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導板裝置,其特徵是:調整塊(8)的L型板的水平板與架體(3)的把合孔為條形長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導板裝置,其特徵是:調整塊(8)的L型板的水平板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架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導板裝置,其特徵是:調整塊的L型板的垂直板與架體之間設置有調整墊片(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導板裝置,其特徵是:調整塊的L型板的垂直板通過螺栓(7)和螺母(5)固定在架體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導板裝置,包括架體、上導板、下導板和調整塊,調整塊的一端為楔形塊,另一端為L型板,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的端部與楔形塊連接,上導板通過內六角螺釘固定在所述楔形塊的斜面上,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和垂直板均固定在架體上部,下導板固定在架體的下部。本實用新型將上導板與架體之間的固定連接設計為可以調整的結構,通過這樣調整,在裝配導板裝置時,降低了裝配難度,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也降低了架體的加工難度與製造成本。
文檔編號B21B39/16GK202921660SQ2012205348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9日
發明者許迎濱, 周永丹, 王峰 申請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