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和粳米的作用一樣嗎(粳米糯米黑米)
2023-05-06 17:14:20 3
大米是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隨著大家多元化的飲食需求,各種各樣的米,如粳米、小米、精白米、糯米、黑米、紫米等都成了各大賣場的「常駐嘉賓」。
日常食用的米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消費者該如何選擇?
這麼多種類的米都有什麼區別?
在日常選購時,如果不看商品標籤,一些消費者很難分清秈米、粳米、糯米這「三兄弟」。
秈米的米粒比較「瘦」,整體纖細白長(6~7 毫米左右),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低,口感不太粘。常見的有中國香米,泰國香米,絲苗米等。根據稻穀收穫季節,還分為早秈米和晚秈米。秈米煮出來的飯顆粒獨立不粘連,很適合用來做燜飯。
粳米看起來更加飽滿,一般呈橢圓或者圓形,顏色為透明或者半透明,廣東地區有個很形象的叫法「肥仔米」。常見的東北大米、水晶米、珍珠米都是秈米的不同品種。粳米會比秈米有著更軟糯的口感,更適合用來熬粥。
糯米在北方又稱為江米,白色不透明,體型差距比較大,長瘦型糯米叫秈糯(長糯米),圓胖的叫粳糯(圓糯米)。一般來說,用圓糯米製作的粽子、湯圓,口感更佳。糯米中主要以支鏈澱粉為主,秈米、粳米則主要以支鏈澱粉為主。大量的支鏈澱粉,使得糯米非常容易消化,升血糖能力很強,應當適量食用。
除此之外,紫米和黑米也常常讓人難以區分。紫米和黑米的主要區別,其實就在於口感,紫米一般比較軟糯,黑米則更有嚼勁。因此,紫米常用來製作八寶飯、八寶粥,而黑米則比較適合與白米飯一同煮製,或者來做燉飯。
營養方面,相比於普通大米,紫米和黑米的不僅富含花青素,B 族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營養素也更豐富,而且它們都含有抗氧化的花青素,整體營養價值尚佳。對於愛吃米的人來說,紫米和黑米都是不錯的主食選擇。
食用哪種米更健康?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各種糙米、雜糧受到市場的歡迎。事實上,米沒有絕對的營養評價標準,應根據不同的身體情況選擇更合適的米。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阮光鋒曾公開表示,對有血糖或熱量控制需求的人來說,要減少吃白米飯,儘量用糙米煮飯、夾雜一些粗糧雜豆食用。其次,米飯不要煮得太爛、太軟,少吃加油加鹽的米飯。「精白米飯好消化、餐後血糖反應快,對血糖控制很不利。米飯煮得太爛、太軟,消化速度和餐後血糖反應也會明顯上升。」
對於胃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阮光鋒建議,吃白米飯時要以好消化為主,儘量吃精白大米,並且趁熱吃,容易消化。
淘米會造成米粒外層營養流失?
大部分人習慣煮飯前先淘米,把夾雜在米粒中間的泥沙雜屑淘洗乾淨。但也有人因此擔心淘米會讓大米中的營養流失,他們更願意購買市面上的「免淘米」。那麼,淘米會不會造成營養流失呢?
事實上,過度淘米的確會導致營養流失。米中含有一些水溶性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反覆淘洗或者用力地搓洗、攪拌,都會使米粒表層的大量營養素流失掉,尤其是米中所含的B族維生素。
所以,在日常淘米時,最好用涼水淘洗,且不要過度用力搓洗、攪拌;淘洗所需的用水量和淘洗次數也要儘量減少。
(稿件綜合自人民網、新京報、丁香醫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