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23:45:26
專利名稱: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用前照明燈(又稱大光燈),具體涉及的是向兩輪、四輪、及四輪以上的車輛提供一種新型車用高壓氙氣燈簡稱HID(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的遠光束、近光束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車用大光燈的發光源,目前主要以滷素燈泡為主,消耗功率在55瓦左右,大約產生每瓦20lm/W光效率,平均壽命在300小時左右。它的種類根據不同車型分為H1,H3,H7,9005,9006,H4等。如圖1,圖2所示為H4-Hi/Lo燈泡,它有2根燈絲,分別為燈絲7和燈絲8,燈絲7為遠光光源,燈絲8為近光光源,近光光源8通過遮光板9,折射到反射鏡5上產生L1近光束。從圖2所示,遠光光源7的中心到近光光源8的中心距離A為5.5mm(Z方向),遠光光源7到近光光源8的上下距離B為1.2mm(Y方向),遠光源7通過反射鏡5產生H1遠光束。
作為新型電光源氙氣放電燈(HID),它的情況就大不一樣,它是通過23000V高壓電,擊穿石英管內橢性氣體,在電極兩端產生放電電弧,它的消耗功率在35W左右,大約產生每瓦100lm/W的光效率,比起傳統的滷素燈,光效率要提高3-5倍左右。並且壽命長達3000小時。但是,氙氣放電燈(HID)要實現滷素燈同樣的遠、近光切換,在構造上存在很大難度。目前也有一些製造商把2個燈芯同時安放在同一根燈管裡,如圖3所示。由於結構上的原因,要使遠、近光源在Y方向上的距離C做到1.2mm,在Z方向上的距離D做到5.5mm,現實上是不可能做得到。這樣必然造成,遠光或者近光達不到國家汽車前照燈配光性能即GB4599-94標準。不僅如此,在電氣控制上必須配置2套(即4個控制器),才能完成遠、近光切換,這不僅增加了產品的成本,還降低了產品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通過該裝置對一個發光源的控制來完成遠、近光束切換,既安全又可靠。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包括HID燈管、燈座以及燈外殼,其特徵在於該切換裝置包括螺母和螺杆及其動力驅動機構,其中動力驅動機構驅動螺杆,螺杆與螺母螺紋配合,螺母支承燈座上、下移動,燈座與燈外殼之間活動配合,燈座可以沿燈外殼表面螺旋式上、下運動,所述的燈管與燈座的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
所述的燈座可以沿燈外殼表面螺旋式上、下運動指的是,在燈座的外表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呈近似斜槓「/」型旋轉軌跡的凹槽,在燈外殼的內表面上與凹槽位置對應處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凸型觸點,且所述的凹槽與凸型觸點的大小、形狀匹配,通過觸點沿凹槽的移動,實現燈座的螺旋式上、下運動。
當然也可以是在燈外殼的內表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呈近似斜槓/型旋轉軌跡的凹槽,在燈座的外表面上與凹槽位置對應處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凸型觸點,且所述的凹槽與凸型觸點的大小、形狀匹配,通過觸點沿凹槽的移動,實現燈座的螺旋式上、下運動。
所述的燈管與燈座的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指的是燈管的安裝位置偏離燈座的中心線,且偏離的位置和距離與旋轉軌跡的形狀一一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螺杆傳動結構,傳動穩定可靠,間歇誤差小,機構使用壽命長,傳送效率高,解決因使用的環境溫度發生變化而產生卡死的問題,遠、近光束切換後,定位可靠,通用性好,適合於各種車型、車種。
附圖1為現有技術大光燈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現有技術發光燈絲擺放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模擬發光燈源擺放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模擬遠光位置示意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模擬近光位置示意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正面剖視圖;附圖7為實施例一側面剖視圖;附圖8為實施例二側面剖視圖;附圖9為實施例三側面剖視圖;附圖10為本實用新型凹槽展開示意圖(體現Z向移動距離A);附圖11為本實用新型體現凹槽曲線在Y向移動距離B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特徵及其它相關特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於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如圖1-11所示,標號1-21分別表示直流馬達1、減速齒輪2、齒輪固定下蓋3、螺母4、螺杆5、燈外殼6、固定環7、HID燈管8、燈罩9、可旋轉燈座10、凸型觸點11、凸型觸點12、中心線13、中心線14、凹槽15、凹槽16、螺杆傳動機構17、孔18、孔19、T型件20、T型件21。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包括HID燈管8、可旋轉燈座10、燈外殼6,以及螺母4和螺杆5及其動力驅動機構,該動力驅動機構包括直流馬達1、減速齒輪2、螺杆傳動機構17,直流馬達1通過減速齒輪1、螺杆傳動機構17驅動螺杆5,螺杆5與螺母4螺紋配合,螺母4支承控制燈座10上、下移動,燈座10與燈外殼6之間活動配合,燈座10可以沿燈外殼6內表面螺旋式上、下運動。
在燈座10的外表面前、後方向上分別開有呈近似斜槓「/」型旋轉軌跡的凹槽15和凹槽16,在燈外殼6上與凹槽15和凹槽16位置對應處設有凸型觸點11、凸型觸點12,凸型觸點11、凸型觸點12凸出於燈外殼6內表面的部分的形狀、大小分別與凹槽15、16匹配,且凸型觸點11、凸型觸點12上的該部分可以分別在凹槽15、16中移動,通過其在凹槽中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動,實現燈座的螺旋式上、下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凸型觸點11、凸型觸點12分別與燈外殼6是一體的。
燈管的中心線13與燈座的中心線14不在一條直線上,即燈管8的安裝位置偏離燈座的中心線14,且偏離的位置與距離與凹槽15、16的軌跡的形狀一一對應。
本實施例在具體使用時,直流電機1以每分鐘21000轉的速度通過減速齒輪2,產生24∶8的減度;齒輪2通過36∶12的轉速比,驅動螺杆傳動機構17,把螺杆5向左、或向右旋轉1周,產生向上或向下移動約5.5mm,此時螺母4帶動可旋轉燈座10隨之向上或向下移動約5.5mm,可旋轉燈座10通過前、後兩個凸型觸點11、12,產生偏心旋轉,它的旋轉軌跡如圖10所示,通過兩個定位銷11、12,產生一個受力均勻上下行程為5.5mm,因燈管8安裝在偏心位置如圖9所示,使得在左右方向上燈管中心線13上產生1.2mm的偏心移位。也就是說,通過兩個凸型觸點11、12在凹槽15、16中的移動,使燈管8產生向上或向下約5.5mm移位,經過偏心旋轉使其產生1.2mm的偏心移位,從而達到,產生與現有技術中所述的滷素燈泡遠、近光束切換相一致的動作。
近光時,通過控制電路給直流馬達1一個100mS脈寬的正脈衝電平來驅動馬達1,產生逆時針旋轉力矩,通過齒輪2的第1級減速,再驅動螺杆傳動機構17的大齒輪產生第2級減速,最後由螺杆5旋轉1周來推動螺母4,使得可旋轉燈座10向下旋轉。
遠光時,控制電路給直流馬達一個100mS脈寬的負脈衝電平來驅動馬達1,產生順時針旋轉力矩,通過齒輪2的第一級減速,再驅動螺杆傳動機構17的大齒輪產生第二級減速,最後由螺杆5旋轉一周來推動螺母4,使得可旋轉燈座10向上旋轉。
遠、近光束切換後,無需考慮,齒輪滑動的狀況,定位可靠。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凸型觸點11、凸型觸點12與燈外殼6不是一體的,該觸點為獨立支點,即T型件20和T型件21,在燈外殼6上與凹槽15和凹槽16位置對應處開有孔18、孔19,T型件20和T型件21分別放置在各孔中並凸出於燈外殼6內表面作為凸型觸點11、12,其中T型件20、21與孔18、19之間固定連接,例如採用膠水粘接。
實施例三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凸型觸點與凹槽設置位置的不同,在本實施例中,凸型觸點11、12設置在燈座10的外表面上,並凸出於該表面,凹槽15、16分別設置在燈外殼6內表面的前、後方向上。
當然凹槽15、16也是呈近似斜槓「/」型旋轉軌跡的,凹槽15、16與凸型觸點11、12位置對應,凸型觸點11、12凸出於燈座10的外表面的部分的形狀、大小分別與凹槽15、16匹配,且凸型觸點11、12上的該部分可以分別在凹槽15、16中移動,通過其在凹槽中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動,實現燈座的螺旋式上、下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凸型觸點11、凸型觸點12分別與燈座10是一體的。
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包括HID燈管、燈座以及燈外殼,其特徵在於該切換裝置包括螺母和螺杆及其動力驅動機構,其中動力驅動機構驅動螺杆,螺杆和螺母螺紋配合,螺母支承燈座上、下移動,燈座與燈外殼之間活動配合,燈座可以沿燈外殼表面螺旋式上、下運動,所述的燈管與燈座的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燈座可以沿燈外殼表面螺旋式上、下運動指的是,在燈座的外表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呈近似斜槓「/」型旋轉軌跡的凹槽,在燈外殼的內表面上與凹槽位置對應處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凸型觸點,且所述的凹槽與凸型觸點的大小、形狀匹配,通過觸點沿凹槽的移動,實現燈座的螺旋式上、下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燈座的外表面上開有兩個凹槽,兩者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燈座可以沿燈外殼表面螺旋式上、下運動指的是,在燈外殼的內表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呈近似斜槓「/」型旋轉軌跡的凹槽,在燈座的外表面上與凹槽位置對應處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凸型觸點,且所述的凹槽與凸型觸點的大小、形狀匹配,通過觸點沿凹槽的移動,實現燈座的螺旋式上、下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燈外殼的內表面上開有兩個凹槽,兩者對稱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種車用大光燈遠近光機械切換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燈管與燈座的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指的是燈管的安裝位置偏離燈座的中心線,且偏離的位置和距離與旋轉軌跡的形狀一一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用前照明燈,具體涉及的是一種高壓氙氣燈的遠光束、近光束控制裝置,該裝置包括螺母和螺杆及其動力驅動機構,其中動力驅動機構驅動螺杆,螺杆與螺母螺紋配合,螺母支承燈座沿燈外殼表面螺旋式上、下運動,燈管與燈座的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通過對一個發光源燈管的控制來完成遠、近光束切換,既安全又可靠。
文檔編號F21V14/00GK2871304SQ20062000887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6日
發明者安冰翀 申請人:安冰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