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玫瑰茶的加工方法
2023-05-06 23:26:11 1
專利名稱:一種玫瑰茶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茶葉的加工技術有關,更具體地說是關於玫瑰茶的加工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玫瑰茶的加工方法是將綠茶或烏龍茶等茶葉和玫瑰鮮花,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密封,使玫瑰香氣成分吸附於茶葉中,然後用分篩機將玫瑰花和茶葉分開,最後進行烘乾、分裝、包裝。以上加工方法有幾個不足首先玫瑰茶的生產受鮮玫瑰花生產季節的限制無法常年生產。因為鮮玫瑰花難以長期保存,收穫的鮮玫瑰花在貯存過程中,一些玫瑰頭香即以驚人速度散發,而喪失了玫瑰花的品質,因此,只能在鮮花季節進行玫瑰茶加工。受玫瑰花花期短的制約,因而不能全年生產玫瑰茶,加工量也較小。另外,用鮮玫瑰花直接燻制玫瑰茶,其鮮花瓣、花芯、花託上帶有灰塵,也影響玫瑰茶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簡便、質量穩定、品質優良,並可全年進行玫瑰茶加工的生產技術。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在玫瑰花盛開的季節,不失時機地用水蒸煮蒸餾鮮玫瑰花,從中提取玫瑰香製成玫瑰香飽和溶液,以備作為全年生產玫瑰茶所需的原料;爾後用這種玫瑰香飽和溶液作為燻蒸劑,燻蒸原料茶葉製得玫瑰茶。這樣既可以及時迅速地把鮮玫瑰花中寶貴的玫瑰頭香提取收集起來,並可進行全年的玫瑰茶加工製作。本發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a)在常壓下用水蒸煮蒸餾鮮玫瑰花,從中提取玫瑰香,並用水吸收蒸出的玫瑰香餾出物製成玫瑰香飽和溶液;b)加熱蒸發玫瑰香飽和溶液,用蒸發的含玫瑰香蒸氣,在常壓下均壓燻蒸原料茶葉,使玫瑰香氣吸附於茶葉中;c)燻蒸後茶葉在常溫、常壓下密封儲存4-5小時促使玫瑰香氣在茶葉中充分吸附滲透;d)最後按常規方法用烘乾機把燻制的茶葉烘乾,製得成品玫瑰茶。
用上述方法燻制的玫瑰茶產品優於現行的玫瑰茶質量標準,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與市售玫瑰茶質量比較
由於本發明在預製玫瑰香飽和溶液的過程中,就排除了很多雜質。而且在製取的玫瑰香飽和溶液中含有較多的玫瑰頭香組分,玫瑰香氣的關鍵香成份是順式玫瑰醚和反式玫瑰醚,它們大量存在於玫瑰頭香中,所以本發明製取的玫瑰香飽和溶液其品質優於市售的玫瑰香精。因此用它燻製成的玫瑰茶,更具有天然玫瑰甜香、清香、濃香的特色,並可保持原料茶葉的醇厚滋味,特別適合加工高檔玫瑰茶。
由於本發明製取的玫瑰香飽和溶液,可以長期保存備用,因而解決了目前玫瑰茶無法常年生產的難題,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掌握隨時進行玫瑰茶的加工。另外,用這種玫瑰香飽和溶液的原料來燻制玫瑰茶,其產品質量穩定,操作簡便。
圖2是本發明玫瑰茶加工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1中1是加熱蒸發器,2是導氣管,3是均壓燻蒸容器,4是進料口,5是出料口,6是出氣管,7是尾氣水封罐。
圖2中1是玫瑰香飽和溶液的製取,2是玫瑰香飽和溶液的加熱蒸發,3是茶葉的均壓燻制吸附,4是燻蒸後茶葉的密封窨和,5是燻蒸後茶葉的烘乾,6是成品玫瑰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再用一個實際例子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玫瑰茶的加工工藝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把玫瑰香飽和溶液裝入蒸發器1中;在均壓燻蒸容器3中裝入待加工的原料茶葉,如綠茶;在尾氣水封罐7中裝入水,使出氣管口浸入水面下,這樣整個系統將保持一定均衡壓力。
加熱蒸發器1,受熱後的玫瑰香氣及混合蒸汽通過導管2進入均壓燻蒸容器3,對其中的原料茶葉進行燻制吸附,玫瑰香氣被茶葉充分吸收,當燻制中的玫瑰香氣通過出氣管6,從尾氣水封罐7底部冒出,並帶有玫瑰濃香氣味時,表明茶葉已吸足玫瑰香氣,即可停止蒸發器1的加熱。關閉進出氣閥,燻蒸後茶葉被密封在燻蒸容器3中窨和約4小時,使玫瑰香氣在茶葉中充分吸附滲透。接著從出料口5取出燻制的茶葉,按常規的玫瑰茶的製作方法用烘乾機把燻制的茶葉烘乾,在烘乾過程中可以加速玫瑰香氣的滲透力,使玫瑰香氣進一步滲入茶葉內部,如此即製成本發明的玫瑰茶。
權利要求
1.一種玫瑰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先用水蒸煮蒸餾鮮玫瑰花,從中提取玫瑰香製成玫瑰香飽和溶液,爾後用玫瑰香飽和溶液燻蒸原料茶葉製得玫瑰茶,其主要步驟包括a)在常壓下用水蒸煮蒸餾鮮玫瑰花,從中提取玫瑰香,並用水吸收蒸出的玫瑰香餾出物製成玫瑰香飽和溶液;b)加熱蒸發玫瑰香飽和溶液,用蒸發出的含玫瑰香蒸氣在常壓下,均壓燻蒸茶葉,使玫瑰香氣吸附於茶葉中;c)常溫、常壓下密封窨和4-5小時,促使玫瑰香氣在茶葉中充分吸附滲透;d)最後按常規方法用烘乾機把燻制的茶葉烘乾製得成品玫瑰茶。
全文摘要
一種玫瑰茶的加工方法,是先用水蒸煮蒸餾鮮玫瑰花,從中提取玫瑰香製成玫瑰香飽和溶液備用,而後在一個均壓燻蒸裝置中,用玫瑰香飽和溶液蒸發出來的含玫瑰香蒸氣燻蒸原料茶葉,使玫瑰香吸附於茶葉中,再經密封窨和、烘乾製得成品玫瑰茶。本發明操作簡便,製取的玫瑰香飽和溶液,可以長期保存備用,解決了目前無法常年生產玫瑰茶的難題,並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掌握生產。用這種方法加工的玫瑰茶,質量穩定,品質優良。
文檔編號A23F3/14GK1422538SQ0113520
公開日2003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3日
發明者田永元, 田新峰, 王振國, 田常蘊, 王玉立 申請人:田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