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纖過纖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2:37:31 2
專利名稱:一種光纖過纖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通信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光纖過纖板。
背景技術:
現有光纖過纖板大多採用厚厚的基板打沉頭螺絲孔的結構,由於過線槽要求一定的強度,基板通常設計得比較厚重,這無疑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費,成本較高;同時,沉頭螺絲孔固定結構要求固定位衝孔攻牙,工藝較為複雜,裝配操作時間較長,費時費工亦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用料少、工藝簡、成本低、裝配簡單可靠的光纖過纖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光纖過纖板,包括基板、過線槽,還包括彈性扣和檔骨,基板呈「L」型,包括正面板和底面板,正面板上設有矩形孔a與矩形孔b,彈性扣與矩形孔a配合且該彈性扣的底端連接在底面板的上端面,彈性扣的上端面設有卡接凸頭,檔骨與矩形孔b配合且該檔骨的底端連接在底面板的上端面,過線槽設置在底面板的下端面。在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過纖板中,彈性扣和檔骨間隔排布在底面板的上端面。在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過纖板中,卡接凸頭的側端面是直角梯形。在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過纖板中,正面板上設有沉頭螺絲孔。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光纖過纖板,與現有技術比較,其有益效果是1.基板的「L」型結構設計既增加了強度,又極大地節省材料且降低生產成本;2.彈性扣卡接結構裝配簡單可靠,較傳統沉頭螺絲孔固定的方法省去了固定板衝孔攻牙的複雜工序,節省了人工勞動力;3.過線槽設置在基板的底面板下端面上,完全可以保證過線槽足夠的強度;4.保留了傳統的沉頭螺絲孔結構,光纖過纖板應用的場所不受限制,通用性高。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光纖過纖板的正面立體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光纖過纖板的彈性扣側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光纖過纖板卡接固定的固定板結構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光纖過纖板卡接固定的裝配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光纖過纖板螺釘固定的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光纖過纖板包括基板1、過線槽4,還包括彈性扣2和檔骨3,基板I呈「L」型,包括正面板1-1和底面板1-2,正面板1-1上設有矩形孔al-1-l與矩形孔bl-1-2,彈性扣2與矩形孔al-1-l配合且該彈性扣2的底端連接在底面板1-2的上端面,彈性扣2的上端面設有卡接凸頭2-1,檔骨3與矩形孔bl-1-2配合且該檔骨3的底端連接在底面板1-2的上端面,過線槽4設置在底面板1-2的下端面。其中,彈性扣2和檔骨3間隔排布在底面板1-2的上端面。光纖過纖板基板的「L」型結構,在保證過線槽強度的前提下,極大地節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如圖2至圖4所示,卡接凸頭2-1的側端面是直角梯形,固定板5上設有與卡接凸頭2-1配合安裝的方形孔5-1。固定板5插入光纖過纖板時,彈性扣2受壓後卡接凸頭2-1卡入方形孔5-1內,同時,與彈性扣2間隔排布的檔骨3限位,實現對光纖過纖板的三維定位。彈性扣卡接結構設計省去了很多繁雜的工序,使安裝變得簡單,提高了操作性能。如圖5所示,正面板1-1上設有沉頭螺絲孔1-1-3,光纖過纖板通過螺釘固定在V型板6上。之所以保留沉頭螺絲孔結構備用,是為了確保光纖過纖板在非鈑金場所同樣可以應用。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這些並非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光纖過纖板,包括基板、過線槽,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彈性扣和檔骨,所述基板呈 「L」型,包括正面板和底面板,所述正面板上設有矩形孔a與矩形孔b,所述彈性扣與所述矩形孔a配合且該彈性扣的底端連接在所述底面板的上端面,所述彈性扣的上端面設有卡接凸頭,所述檔骨與所述矩形孔b配合且該檔骨的底端連接在所述底面板的上端面,所述過線槽設置在所述底面板的下端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過纖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扣和所述檔骨間隔排布在所述底面板的上端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過纖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接凸頭的側端面是直角梯形。
4.如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光纖過纖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正面板上設有沉頭螺絲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過纖板,包括基板、過線槽,還包括彈性扣和檔骨,基板呈「L」型,包括正面板和底面板,正面板上設有矩形孔a與矩形孔b,彈性扣與矩形孔a配合且該彈性扣的底端連接在底面板的上端面,彈性扣的上端面設有卡接凸頭,檔骨與矩形孔b配合且該檔骨的底端連接在底面板的上端面,過線槽設置在底面板的下端面。本實用新型基板的「L」型結構設計既增加了強度,又極大地節省材料且降低生產成本;彈性扣卡接結構裝配簡單可靠,較傳統沉頭螺絲孔固定的方法省去了固定板衝孔攻牙的複雜工序,節省了人工勞動力;過線槽設置在基板的底面板下端面上,完全可以保證過線槽足夠的強度。
文檔編號G02B6/44GK202886687SQ2012205302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沈美勝, 歐陽星濤, 黃勝海 申請人:深圳市科信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