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場式柴油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1:33:51 2
專利名稱:帶電場式柴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燃燒柴油作為動力的柴油機。
已有的柴油發動機,空氣和柴油進入氣缸內,通過點火燃燒產生動力,柴油需要空氣主要是柴油與空氣內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燃燒放出熱量,在這些化學反應中它們都是以原子狀態進行的,並且是多次化學反應,每次都需要氧。而現有的空氣進入氣缸前沒有進行任何處理,因此,氧氣分子中的氧原子之間相對比較穩定,這對進入氣缸內進行化學反應所需時間比較長。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空氣進入氣缸前作進一步處理使得氧氣分子的原子之間相對比較鬆散的帶電場式柴油機。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帶電場式柴油機的主要原理為在空氣進入柴油機前用電場對空氣進行處理。按照以上原理本發明的帶電場式柴油機由主機、氣缸和空氣電場器組成。柴油直接進入氣缸,空氣通過空氣電場器進入氣缸。空氣電場器由正極電線、負極電線和外殼組成,正極電線和負極電線卡在外殼上。正極電線和負極電線分別接電源。
採用以上方法後,空氣進入氣缸前到達電場區域後,空氣中的氧分子在電場作用下,局部帶負電荷的氧原子會從氧分子分離出來,形成游離狀的氧原子,有的氧原子會加快原來運動速度,因此使得這些空氣進入缸後與柴油的化學反應更加快速,縮短了化學反應的時間,使柴油產生的爆炸力更大,柴油機產生的動力更大,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下面用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帶電場式柴油機作進一步說明。
附
圖1為本發明帶電場式柴油機第一實施例的裝配圖。
附圖2為本發明帶電場式柴油機第一實施例中空氣電場器部件剖視圖(轉90°)。
附圖3為本發明帶電場式柴油機第一實施例的附圖2的向視圖。
在附圖1至附圖3的第一實施例中,空氣電場器(3)由正極電線(3-1)、負極電線(3-2)和外殼(3-3)組成。外殼(3-3)由左外殼(3-3-1)、右外殼(3-3-2)、外殼聯接螺栓(3-3-3)、螺母(3-3-4)和總體聯接螺栓(3-3-5)組成;在左外殼(3-3-1)和右外殼(3-3-2)的內孔壁中,開有溝槽;左外殼(3-3-1)和右外殼(3-3-2)由外殼聯接螺栓(3-3-3)和螺母(3-3-4)聯接。正極電線(3-1)由正圓環(3-1-1)、橫線(3-1-2)和正外線(3-1-3)組成,負極電線(3-2)由負圓環(3-2-1)、橫線(3-2-2)和負外線(3-2-3)組成;橫線(3-1-2)和正外線(3-1-3)與正圓環(3-1-1)相聯;橫線(3-2-2)和負外線(3-2-3)由負圓環(3-2-1)相聯。正圓環(3-1-1)和負圓環(3-2-1)卡在左外殼(3-3-1)和右外殼(3-3-2)上的溝槽中。兩個正圓環(3-1-1)之間由正外線(3-1-3)相聯,兩個負圓環(3-2-1)之間由負外線(3-2-3)相聯。正外線(3-1-3)和負外線(3-2-3)外錶帶有絕緣層。整個空氣電場器(3)由總體聯接螺栓(3-3-5)與主機(1)相聯,出風口對正氣缸(2)的進氣口(A向)。電源接在正極電線(3-1)和負極電線(3-2)上。
本發明不僅只限以上方式,正極電線(3-1)和負極電線(3-2)同時接電源正極;(或負極)空氣電場器(3)不安在柴油機上,只是出口與氣缸(2)進風口相聯都為本發明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電場式柴油機,由主機、氣缸組成,其目的在於在空氣進入氣缸(2)前安有空氣電場器(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電場式柴油機,其特徵在於空氣電場器(3)由正極電線(3-1),負極電線(3-2)和外殼(3-3)組成,正極電線(3-1)和負極電線(3-2)安在外殼(3-3)上,正極電線(3-1)和負極電線(3-2)接電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由主機(1)、氣缸(2)和空氣電場器(3)組成的帶電場式柴油機,空氣通過空氣電場器後,有部分氧原子從氧分子分離,有部分氧原子會加快原來運動速度,當這些氧原子和氧分子進入氣缸內與柴油燃燒所需要時間更少,爆炸力更大,產生動力更大,從而達到節能目的;本發明成本增加很少,產生效果比較大。
文檔編號F02M27/04GK1769662SQ20041004689
公開日2006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4日
發明者李曉亮 申請人:李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