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撕裂導引功能的包裝袋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5:15:56 3
專利名稱:具撕裂導引功能的包裝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部可封裝液狀、顆粒狀、或粉狀物的拋棄式包裝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設有眾多拋棄式包裝袋的相關產品,該類傳統包裝袋的為一種內部可 封裝液狀物、顆粒狀物、或粉狀物的袋體,其周緣是經由熱熔壓合而使內部形成一封閉狀的 容物部,以將液狀物封裝於內來延長液狀物的保存期限。又傳統包裝袋會在周緣的預設處 設有能撕開前述容物部的切線或缺口等撕裂結構,以利使用者撕開包裝袋,來倒出容物部 內的液狀物。然而上述傳統包裝袋往往因使用者的施力程度,會使撕裂口過大而讓內部的液狀 物突然流出,或是因撕裂口過小而使內部的液狀物難以適量流出,因此即有業者針對前述 撕裂力道問題,設計出一種包裝袋的撕口結構,其主要是在該容物部的一端凸出設有呈頸 狀的出口,並由周緣的撕裂結構處至出口間,水平設置一切割線,讓使用者能順著切割線撕 開包裝袋,並使撕開後的撕裂口,能呈平齊狀以避免前述傳統包裝袋的問題產生。然而上述傳統包裝袋卻具有下列問題點上述傳統包裝袋雖能讓使用者自行決定,欲撕開的撕裂口尺寸,但往往會因撕裂 力道的程度而使撕裂口尺寸,仍會存有過大或過小的問題發生。又上述業者的包裝袋雖能 改善傳統包裝袋的撕裂力道問題,卻也限制了容物部的出口尺寸,也讓使用者無法選擇所 欲撕開的出口大小。有鑑於此,如何能讓使用者能選擇所欲撕開的撕裂口大小,又能降低受 撕裂力道影響的問題,便成為本實用新型欲解決的問題點。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撕裂導引功能、以供使用者擇定撕裂部位及撕 裂口尺寸、並降低撕裂力道對撕裂部位影響的包裝袋。為解決上述問題及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 的,為本實用新型具有二種實施形態,第一實施形態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具撕裂 導引功能的包裝袋,為一周緣設有封口壓紋部⑵而使中央形成容物部⑶的袋體,並在前 述封口壓紋部(2)設有撕裂結構(4);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物部(3)設有一凸出於封口壓紋 部(2)內的頸部流道(5),該頸部流道(5)能再設有一寬徑小於頸部流道(5)、且再凸出以 深入封口壓紋部(2)內的流道出口(6),又在該流道出口(6)與撕裂結構(4)間的封口壓紋 部(2)中,設有一分別與前述流道出口(6)及撕裂結構(4)產生間距、且會限制撕裂路徑範 圍及方向的導引區⑵。根據上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引區(7)在位近流道出口(6)的一端,設 有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以導正撕裂方向的導口部(71)。根據上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引區(7)與上述流道出口(6)間形成寬間 距,而該導引區(7)與上述撕裂結構(4)間則形成窄間距。而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形態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為一種具撕裂導引功能的包裝袋,為一周緣設有封口壓紋部(2)而使中央形成容物部(3)的袋體,並在前述封口壓紋 部⑵設有撕裂結構⑷;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物部⑶設有一凸出於封口壓紋部⑵內的 頸部流道(5),該頸部流道(5)上再設有一寬徑小於頸部流道(5)、且再凸出以深入封口壓 紋部(2)內的流道出口(6),又在該流道出口(6)與撕裂結構(4)間的封口壓紋部(2)中, 設置一道分別與前述流道出口(6)及撕裂結構(4)產生間距、且會限制撕裂路徑範圍及方 向的導引區(7);而所述封口壓紋部(2)中能再設置另一撕裂結構(4a)、以及一與導引區 (7)相同、且分別與頸部流道(5)和撕裂結構(4a)產生間距的第二導引區(7a)。根據上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導引區(7a)在位近頸部流道(5)的一 端,設有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以導正撕裂方向、且有別於導口部(71)的第二導口部 (72)。根據上述二個實施形態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封口壓紋部(2)中,在導口部
(71)與流道出口(6)間、或是在第二導口部(72)與頸部流道(5)間,設有利於撕裂的淺壓 紋區(21)。根據上述二個實施形態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口部(71)或第二導口部
(72)的凸出形狀,能為下列之一,圓弧形狀、錐形狀。藉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可獲至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包裝袋的第一實施形態,是藉由上述頸部流道(5)搭配流道出口
(6)、封口壓紋部(2)的撕裂結構(4)及導引區(7)實施,以助使用者來擇定撕裂路徑走向, 能由流道出口(6)處撕開,讓容物部(3)中的液體能經前述二流道構造分段縮減成細流流 出,或是視情況改為由頸部流道(5)處撕開,以供液體大量流出。2.藉由將上述導引區(7)遠離流道出口(6)或頸部流道(5)設置,能避免容物部 (3)內的液體滲入導引區(7)中,而該導引區(7)位近撕裂結構(4),則是利於撕開。3.本實用新型包裝袋的第二實施形態,是藉由增設第二導引區(7a),使包裝袋具 有二個明顯的導引區(7)、(7a),來供使用者辨識並選擇撕開部位。4.上述二導引區(7)、(7a)分別藉由設置導口部(71)、(72),以將二導引區(7)、 (7a)中已撕裂偏移的走向,再次導回朝流道出口(6)處或頸部流道(5)處的方向撕去,並迫 使撕開位置限制在流道出口(6)處、或頸部流道(5)處的某一區段範圍中,以利撕裂出一適 量倒出包裝袋(1)內液體的開口。5.透過上述淺壓紋區(21)形成密封作用,以防容物部(3)內的液體滲入導引區
(7)或第二導引區(7a)中,並能降低撕裂時的阻力。6上述二導口部(71)、(72)藉由設計成圓弧形狀或是錐形狀,以利配合流道出口 (6)或頸部流道(5)的尺寸設置,使撕裂口部位能維持在一特定的小範圍區域中。
圖1 本實用新型包裝袋的第一實施形態示意圖。圖2 為圖1中包裝袋由流道出口處撕開的實施例圖。圖3 為圖1中包裝袋由頸部流道處撕開的實施例圖。圖4 本實用新型包裝袋的第二實施形態示意圖。圖5 為圖4中二導引區設置於同一側的實施例圖。[0027]圖6為圖4中包裝袋由流道出口處撕開的實施例圖。圖7為圖4中包裝袋由頸部流道處撕開的實施例圖。1包裝袋2封口壓紋部21淺壓紋區3容物部4、4a撕裂結構5頸部流道6流道出口7導引區7a第二導引區71導口部72第二導口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具體呈現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以下參考圖式,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型態 作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袋的第一實施形態示意圖,圖2所示為圖1中包裝 袋由流道出口處撕開的實施例圖,圖3所示為圖1中包裝袋由頸部流道處撕開的實施例圖。第一實施形態上述圖中揭示出一種具撕裂導引功能的包裝袋(1),為一周緣設有封口壓紋部 (2)而使中央形成容物部(3)的袋體,並在前述封口壓紋部(2)設有撕裂結構(4)。而本案的特徵在於所述容物部(3)設有一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的頸部流道
(5),該頸部流道(5)能再設有一寬徑小於頸部流道(5)、且再凸出以深入封口壓紋部(2)內 的流道出口(6),又在該流道出口(6)與撕裂結構(4)之間的封口壓紋部(2)中,設有一分
別與前述流道出口(6)及撕裂結構(4)產生間距、且會限制撕裂路徑範圍及方向的導引區 ⑵。本實用新型包裝袋(1)的容物部(3),是藉由上述頸部流道(5)搭配流道出口
(6)、封口壓紋部⑵的撕裂結構⑷及導引區(7)實施,以助使用者能如圖2所示,由流道 出口(6)處撕開,使容物部(3)的液體能被分段縮減成細流流出,而由流道出口(6)的撕裂 口流出。或是如圖3所示,在導引區(7)中改變撕裂走向而由頸部流道(5)處撕開,以在頸 部流道(5)處形成尺寸較大的撕裂口,以供容物部(3)中的液體大量流出。且因該導引區
(7)未被密封壓紋,相較封口壓紋部(2)而言,更能省力撕裂,並將撕裂的走向,限制在導引 區(7)的範圍中,以降低撕裂力道的影響。上述導引區(7)在位近流道出口(6)的一端,設有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以導 正撕裂方向的導口部(71)。該導引區(7)藉由設置導口部(71),以將導引區(7)中已撕裂 偏移的走向,再次導回朝流道出口(6)處(或頸部流道處)的方向撕去,並將撕開位置限制 在流道出口(6)處(或頸部流道處)的某一區段範圍中,以利撕裂出一適量倒出包裝袋(1) 內液體的開口。[0047]上述導引區(7)與上述流道出口(6)之間形成寬間距,而該導引區(7)與上述撕 裂結構(4)之間則形成窄間距。由於該導引區(7)未被密封壓紋會使內部形成容物空間, 因此藉由將導引區(7)遠離流道出口(6)(或頸部流道)設置,能避免容物部(3)內的液體 滲入導引區(7)中,而該導引區(7)位近撕裂結構(4),則是利於撕開。此外,所述封口壓紋部(2)中,在導口部(71)與流道出口(6)間,設有利於撕裂的 淺壓紋區(21)。透過該淺壓紋區(21)形成密封作用,以防容物部(3)內的液體滲入導引區 (7),又能降低撕裂時的阻力。第二實施形態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包裝袋的第二實施形態示意圖,圖5所示為圖4中二導 引區設置於同一側的實施例圖,圖6所示為圖4中包裝袋由流道出口處撕開的實施例圖,圖 7所示為圖4中包裝袋由頸部流道處撕開的實施例圖。上述圖中揭示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形態的包裝袋,其有別於上述第一實施形 態,差異處在於所述封口壓紋部(2)中,能再設置另一撕裂結構(4a)、以及一與導引區(7) 相同、且分別與頸部流道(5)與撕裂結構(4a)產生間距的第二導引區(7a)。上述中,該第二導引區(7a)在位近頸部流道(5)的一端,設有凸出於封口壓紋部 (2)內、以導正撕裂方向、且有別於導口部(71)的第二導口部(72)。且在該第二導口部(72) 與頸部流道(5)間,設有利於撕裂的淺壓紋區(21)。本實用新型包裝袋的第二實施形態,是藉由增設第二導引區(7a),來形成二個明 顯的導引區(7)、(7a),以供使用者辨識並選擇由流道出口(6)處、或是由頸部流道(5)處 撕開。而該二導引區(7)、(7a)的實施方式,如圖4所示,分別設置在流道出口(6)或頸部 流道(5)的兩側,或是如圖5所示,將該二導引區(7)、(7a)設於同一側。其中,二導引區 (7)、(7a)設在不同側較能利於使用者辨認。再者,如圖6所示,當使用者先藉由導引區(7) 撕開流道出口(6),倒出液體後,會使容物部(3)內的液體量減少,此時使用者能如圖7所 示,再藉由第二導引區(7a)撕開頸部流道(5),以助使用者擠壓容物部(3)的少量液體,以 集中加速流出。而在上述二實施形態中,所述二導引區(7)、(7a)的表面平坦,且能為下列之一, 矩形區域、圓形區域、多邊形區域。而所述二導口部(71)、(72)的凸出形狀,能為下列之一, 圓弧形狀、錐形狀。當導口部(71)或第二導口部(72)呈圓弧形狀時,則能適用在搭配長度 較長的流道出口(6)或頸部流道(5);而當導口部(71)或第二導口部(72)呈錐形狀時,則 適用在搭配長度較短的流道出口(6)或頸部流道(5),迫使撕開流道出口(6)或頸部流道 (5)位置,能維持在一特定的小範圍區域中。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圖示詳細說明如後,唯業者能在不超越本實用新型要旨的範 圍內進行各種變更,因此,舉凡利用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結構的實施型態,只要在不超出本實 用新型要旨範圍內的各種等效性變更實施例,皆應涵屬於本實用新型範疇內。
權利要求一種具撕裂導引功能的包裝袋,為一周緣設有封口壓紋部(2)而使中央形成容物部(3)的袋體,並在前述封口壓紋部(2)設有撕裂結構(4);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物部(3)設有一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的頸部流道(5),該頸部流道(5)上再設有一寬徑小於頸部流道(5)、且再凸出以深入封口壓紋部(2)內的流道出口(6),又在該流道出口(6)與撕裂結構(4)之間的封口壓紋部(2)中,設置一道分別與前述流道出口(6)及撕裂結構(4)產生間距、且會限制撕裂路徑範圍及方向的導引區(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引區(7)在位近流道出口(6)的 一端,設置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以導正撕裂方向的導口部(7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引區(7)與上述流道出口(6)之 間形成寬間距,而該導引區(7)與上述撕裂結構(4)之間則形成窄間距。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封口壓紋部(2)中,在導口部(71)與 流道出口(6)間,設置有利於撕裂的淺壓紋區(21)。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口部(71)為凸出形狀,其形狀為 下列之一,圓弧形狀、錐形狀。
6.一種具撕裂導引功能的包裝袋,為一周緣設有封口壓紋部(2)而使中央形成容物部 (3)的袋體,並在前述封口壓紋部(2)設有撕裂結構(4);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物部(3)設有一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的頸部流道(5),該頸部流道(5)上 再設有一寬徑小於頸部流道(5)、且再凸出以深入封口壓紋部(2)內的流道出口(6),又在 該流道出口(6)與撕裂結構(4)之間的封口壓紋部(2)中,設置一道分別與前述流道出口 (6)及撕裂結構(4)產生間距、且會限制撕裂路徑範圍及方向的導引區(7);而所述封口壓 紋部(2)中能再設置另一撕裂結構(4a)、以及一與導引區(7)相同、且分別與頸部流道(5) 和撕裂結構(4a)產生間距的第二導引區(7a)。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導引區(7a)在位近頸部流道 (5)的一端,設有凸出於封口壓紋部(2)內、以導正撕裂方向、且有別於導口部(71)的第二 導口部(72)。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封口壓紋部(2)中,在第二導口部 (72)與頸部流道(5)間,設置有利於撕裂的淺壓紋區(21)。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包裝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導口部(72)為凸出形狀,其形 狀為下列之一,圓弧形、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撕裂導引功能、以供使用者擇定撕裂部位及撕裂口尺寸、並降低撕裂力道對撕裂部位影響的包裝袋。其具二實施形態,其一特徵在於容物部設有一凸出於封口壓紋部內的頸部流道,頸部流道能再設有一寬徑小於頸部流道、且再凸出以深入封口壓紋部內的流道出口,又在流道出口與撕裂結構間的封口壓紋部中,設置一分別與流道出口及撕裂結構產生間距、且會限制撕裂路徑範圍及方向的導引區。其二特徵在於在封口壓紋部中,再設置另一撕裂結構、以及一與導引區相同、且分別與頸部流道和撕裂結構產生間距的第二導引區。
文檔編號B65D47/36GK201647274SQ20102014826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9日
發明者陳志堅 申請人:陳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