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壓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7:18: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壓鑄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一般是用於大批量生產的製造裝置,其種類有:注塑模具、壓鑄模具和衝壓模具等等品種,每種模具具有各自的使用價值;目前,在生產發動機活塞時,一般多是用壓鑄模具,壓鑄模具主要由定模和動模組成,定模和動模之間設有壓鑄型腔,在實際的生產中,在壓鑄形成產品時,在產品沒有完全成型時需要將壓鑄模具進行固定,但是現有的壓鑄模具在定模與動模配合時,固定不夠牢固,壓鑄力較小,且固定時容易產生內應力,這會對模具本身造成損害,且又不利於產品的成型;再者,現有的壓鑄模具安裝與拆卸較為麻煩,不利於後期的維護,產品基本都是靠人工取出,這都會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損失。
壓鑄模具作為型腔模具的一種,在金屬成型模具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且隨著汽車、航空、儀表等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壓鑄模具的生產速度,以及壓鑄產品的品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空壓鑄是可提升壓鑄模具生產節拍,提高壓鑄產品微觀品質的一項新技術,其主要是藉助抽真空機構,以使模具型腔在真空狀態下填充金屬液並成型。抽真空機構的穩定性及可靠性是真空壓鑄技術順利實施的基石,但目前壓鑄模具抽真空裝置中的排氣道內易有冷卻廢料留模,從而會導致抽真空時排氣異常,由此會影響真空壓鑄的順利實施,使得壓鑄產品報廢率升高。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背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壓鑄模具,結構設計簡單,既能對壓鑄件進行限位,又能增快壓鑄件的頂出速度,降低廢品率,提高生產效率。為了實現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上方設有四個支撐柱,四個所述支撐柱之間設有模槽,所述模槽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滑塊,所述滑塊的下端設有安裝槽,所述凹槽的下方設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外端設有限位杆,所述液壓缸上設有導向推桿,所述導向推桿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安裝槽內,所述導向推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限位杆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塊的內端設有凸起,所述凸起的自由端設置為傾斜向上,滑塊在液壓缸的作用下上下移動,進而使所述凸起頂出壓鑄件,方便收取壓鑄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安裝槽設置為T型結構,所述安裝槽包括橫向安裝槽和縱向安裝槽,所述導向推桿設置在所述橫向安裝槽內,通過導向推桿控制滑塊的移動距離,進而控制壓鑄件被頂出的高度,所述液壓缸的連接在所述縱向安裝槽內,較大限度地將液壓缸對滑塊的作用力運用到滑塊的移動上,使得滑塊一次性將壓鑄件頂出,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導向推桿包括基杆、調距組件,所述調距組件套設在所述基杆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調距組件包括固定套、滑動套,所述滑動套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的上方,所述滑動套上設有鬆緊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鬆緊孔內設有緊固螺栓,通過螺栓調整所述滑動套在所述基杆上的位置,結構簡單,調節方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套與所述滑動套均設置為橢圓型空心筒狀,避免所述固定套與所述滑動套在所述基杆上轉動,導致套接不牢固,導致所述固定套與所述滑動套的間距錯亂,進而影響滑塊頂出壓鑄件的力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槽的內側設有滑動槽,所述滑塊的左右兩側設有滑動柄,所述滑動柄設置在所述滑動槽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改善壓鑄模具的結構,在模具的左右兩側設置具備限位和頂出壓鑄件功能的結構,既能防止壓鑄件錯位導致廢品率提高的問題,又能快速頂出壓鑄件,結構設計簡單,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或者優選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壓鑄模具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壓鑄模具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壓鑄模具的滑塊的示意圖;
其中:1.下模 2.支撐柱 3.模槽 4.凹槽 5.滑塊 6.安裝槽 61.橫向安裝槽 62.縱向安裝槽 7.液壓缸 8.限位杆 91.基杆 92.調距組件 921.固定套 922.滑動套 10.凸起 13.滑動槽 14.滑動柄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附圖1至附圖3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做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壓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1,所述下模1的上方設有四個支撐柱2,四個所述支撐柱2之間設有模槽3,所述模槽3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凹槽4,所述凹槽4內設有滑塊5,所述滑塊5的下端設有安裝槽6,所述凹槽4的下方設有液壓缸7,所述液壓缸7的外端設有限位杆8,所述液壓缸7上設有導向推桿,所述導向推桿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安裝槽6內,所述導向推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限位杆8上。
所述滑塊5的內端設有凸起10,所述凸起10的自由端設置為傾斜向上,滑塊5在液壓缸7的作用下上下移動,進而使所述凸起10頂出壓鑄件,方便收取壓鑄件。
所述安裝槽6設置為T型結構,所述安裝槽6包括橫向安裝槽61和縱向安裝槽62,所述導向推桿設置在所述橫向安裝槽61內,通過導向推桿控制滑塊5的移動距離,進而控制壓鑄件被頂出的高度,所述液壓缸7的連接在所述縱向安裝槽62內,較大限度地將液壓缸7對滑塊5的作用力運用到滑塊的移動上,提高滑塊5的頂出速率,使得滑塊5一次性將壓鑄件頂出,提高生產效率。
所述導向推桿包括基杆91、調距組件92,所述調距組件92套設在所述基杆91上。
所述調距組件92包括固定套921、滑動套922,所述滑動套922固定在所述固定套921的上方,所述滑動套922上設有鬆緊孔,所述鬆緊孔內設有緊固螺栓,通過螺栓調整所述滑動套922在所述基杆91上的位置,結構簡單,調節方便。
所述固定套921與所述滑動套922均設置為橢圓型空心筒狀,避免所述固定套921與所述滑動套922在所述基杆91上轉動,導致套接不牢固,導致所述固定套921與所述滑動套922的間距錯亂,進而影響滑塊5頂出壓鑄件的力度。
所述凹槽4的內側設有滑動槽13,所述滑塊5的左右兩側設有滑動柄14,所述滑動柄14設置在所述滑動槽13內。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