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的彎摺梯關節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8:41:11 1
專利名稱:一種改良的彎摺梯關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良的彎摺梯關節,尤指對彎摺梯關節中的卡掣裝置的改進。
原有的「一種折合梯的關節改良結構」(ZL942071484),如圖5所示,利用三個圓滑柱[8]分別各配合一個彈簧[9]構成三個卡掣裝置,用以卡掣扳機[7]動作,以達到關節可以分別張開三個不同的角度的操作。它的缺點在於該裝置結構複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專利中的卡掣裝置加以改進,以簡化裝置中的元件及減少故障機率,增進彎摺梯關節操作的效果及方便性。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是將原來的三個彈簧簡化成一個彈簧,並且利用一弧板結合三個滑柱形成單一的卡掣裝置,當扳機動作以行張開關節角度時,扳機自然受到三個圓柱的卡掣,其設計方案是一種改良的彎摺梯關節,包含二分別具有三個弧孔的內殼體,一弧板,三個滑動銷及一彈簧;其特徵在於該二內殼體之一設一固定座片於沿該三個弧孔所構成的中央弧線往下延伸的附近處,該弧板具有一厚度小於該二內殼體對合後的間距,且對應該三個弧孔而分別設置三個伸通該厚度且其直徑與該三個弧孔的寬度相同的通孔,該弧板的一端附近設一伸通該厚度的小通孔,各該三個滑動銷為一具有一直徑與各該三個通孔直徑相同的直銷,且各該三個滑動銷沿軸向的中段附近,分別具有一凸環部,該彈簧的兩端分別為鉤端;各該三個滑動銷分別與各該三個通孔組合一起,該凸環部牴觸該弧板,各該三個滑動銷的兩端部分別自該二內殼體上的各該三弧孔伸出。該彈簧的一端鉤扣該固定座片,另一端鉤扣該弧板上的該小通孔。
另一種形式的弧板與滑銷組合的結構是該二內殼體之一設一類似T形的固定座片於該三個弧孔所構成的中央弧線往下延伸的附近處,該弧板具有一寬度小於二內殼體對合後的間距,由該弧板的兩長側邊緣,且對應該三個弧孔分別沿軸嚮往外延伸一弧徑與各該三個弧孔寬度相同的弧形凸件,該弧板之一端附近,設一伸通該弧板厚度的小通孔,該彈簧的兩端分別為鉤端;該三個弧形凸件分別由該二內殼體上的該三弧孔伸出,該彈簧之一端鉤扣該固定座片,另一端鉤扣該小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簡化彈簧的數量,由弧板結合圓柱,使得滑柱被扳機推抵時,可更平穩地行弧向移動,以確保效果更佳的卡掣功能。
以下結合附圖舉二實施例
圖1為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
圖1部分斷裂的組合剖視側向示意圖;圖3為第二實施例的弧板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第二實施例部分斷裂的組合剖視側向示意圖;圖5為原有的「一種折合梯的關節改良結構」(ZL942071484)立體分解示意圖。
原有的彎摺梯關節如圖5所示,主要包含二相對的內殼體[21]、[22],二相對且定位於該二內殼體[21]、[22]旁的外殼體[11]、[12],由一滑塊[3]、一座片[4]、一壓縮彈簧[5]及一抵銷[6]構成的止動裝置,由三個可以在內殼體[21]、[22]間受力滑動的圓滑柱[8],三個拉伸彈簧[9]構成的卡掣裝置,以及一扳機[7]。當滑塊[3]處於內殼體[21]、[22]的三凹槽[231]、[232]、[233]之一時,關節無法張合,當扳機[7]推抵滑塊[3]離開凹槽[231]、[232]、[233]之一時,關節便可以張合。三個圓滑柱[8]的兩端部可穩定滑動並分別定位於三個弧孔[24],三個拉伸彈簧[9]的一端分別鉤扣於三個圓柱[8],另一端分別鉤扣於固定座片[25],而形成三個卡掣裝置,當扳機[7]推抵滑塊[3]離開凹槽[231]、[232]、[233]之一的同時,扳機[7]的頂部也受三個卡掣裝置之一的作用,使得滑塊[3]可以順利地被扳機的推動而離開凹槽[231]、[232]、[233]之一,而不會再退至原凹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一種改良的彎摺梯關節,包含一弧板[80],三個分別具有一凸環部[811]的滑銷[81],一拉伸彈簧[82]及具有一固定座片[25]的內殼體[22],如
圖1所示,其中,弧板[80]的平均弧徑與內殼體[21]、[22]上的三個弧孔[24]的中心弧徑相同,弧板[80]的厚度小於組合後的內殼體[21]與另一內殼體[22]的間距,且對應分別在內殼體[21]、[22]上的三個弧孔[24],設有三個伸通板壁的橫向通孔[801],這三個通孔[801]的直徑大小與三個弧孔[24]的寬度相同,以使三個滑銷[81]伸通及定位,弧板[80]的一端設有一橫向小通孔[802],用以拉伸彈簧[82]的一鉤扣。三個滑銷[81]與原有的三個圓滑柱的構造差異處,在於設有凸環部[811],該凸環部[811]位於靠近滑動銷[81]中段處至一端部之間,在內殼體[22]上設一固定片[25],與原有的不同處在於僅保留左邊長弧孔[24]左端附近的固定片[25],而不設置三個固定片。將三個滑銷[81]的一端部分別通過三個通孔[801],並使三個通孔[801]上的凸環部[811]抵靠弧板[80]的一板面,接著將組合一起的弧板[80]與三個滑銷[81]置於內殼體[22]處。使得小通孔[802]靠近固定片[25]使三個滑銷[81]的端部分別通過三個弧孔[242],再將拉伸彈簧[82]的一端鉤住固定片[25],另一端鉤住弧板[80]的小通孔[802],最後將另一內殼體[21]與內殼體[22]對合,並使得三個滑銷[81]的另一端部分別通過三個弧形孔[241],形成三個凸環部[811]也抵靠一內殼體[21]或[22]的壁面,三個滑銷[81]跨置於內殼體[21]、[22]上,如圖2所示。且當扳機[7](如圖5所示)被扳動時,其頂端可以推動三個滑動銷[81]之一,同時令弧板[80]的三個滑銷[81]分別在三對弧孔[241]、[242]中滑動下,平行內殼體[21]、[22]的直立邊壁地行弧向移動。因此,由三個滑銷[81],一弧板[80]及一拉伸彈簧[82]組成的卡掣裝置,裝設於內殼體[21]、[22]中,便能對扳機[7]行卡掣作用。
第二實施例如圖3、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形式的弧板與滑銷組合。弧板[90]在其兩相對的長弧側壁處分別往外延伸三個成間隔的弧形小凸件[91],以對應內殼體[21]、[22]上的三個弧孔[241]、[242],且各弧形小凸件[91]的弧徑分別與各弧孔[241]、[242]的寬度相同,以便各弧形小凸件[91]可以通伸各弧孔[241]、[242]。由弧板[90]的一端部上的板面中央,沿板厚設一小通孔[901],以使拉伸彈簧[92]一端的鉤部扣合,拉伸彈簧[92]的另一端則鉤扣固定片[25]。因此,當弧板[90]裝設於內殼體[21]、[22]中間時,各弧形小凸件[91]分別自弧孔[241]、[242]伸出,且弧板[90]的一端則受定位於固定片[25]處的拉伸彈簧鉤住。只要兩個相對弧形小凸件[91]被扳機[7](如圖5所示)的頂端推動時,弧板[90]的長邊緣面便平行內殼體[21]、[22]的直立邊壁作弧向移動。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的彎摺梯關節,包含二分別具有三個弧孔的內殼體,一弧板,三個滑動銷及一彈簧;其特徵在於該二內殼體之一設一固定座片於沿該三個弧孔所構成的中央弧線往下延伸的附近處,該弧板具有一厚度小於該二內殼體對合後的間距,且對應該三個弧孔而分別設置三個伸通該厚度且其直徑與該三個弧孔的寬度相同的通孔,該弧板的一端附近設一伸通該厚度的小通孔,各該三個滑動銷為一具有一直徑與各該三個通孔直徑相同的直銷,且各該三個滑動銷沿軸向的中段附近,分別具有一凸環部,該彈簧的兩端分別為鉤端;各該三個滑動銷分別與各該三個通孔組合一起,該凸環部牴觸該弧板,各該三個滑動銷的兩端部分別自該二內殼體上的各該三弧孔伸出,該彈簧的一端鉤扣該固定座片,另一端鉤扣該弧板上的該小通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的彎摺梯關節,其特徵在於該二內殼體之一設一類似T形的固定座片於該三個弧孔所構成的中央弧線往下延伸的附近處,該弧板具有一寬度小於二內殼體對合後的間距,由該弧板的兩長側邊緣,且對應該三個弧孔分別沿軸嚮往外延伸一弧徑與各該三個弧孔寬度相同的弧形凸件,該弧板之一端附近,設一伸通該弧板厚度的小通孔,該彈簧的兩端分別為鉤端;該三個弧形凸件分別由該二內殼體上的該三弧孔伸出,該彈簧之一端鉤扣該固定座片,另一端鉤扣該小通孔。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的彎摺梯關節,包含二分別具有三個弧孔的內殼體、一弧板、三個滑動銷及一彈簧;其特徵在於:該二內殼體之一設一固定座片於沿該三個弧板所構成的中央弧線往下延伸處,該弧板對應該三個弧孔而分別設置三個通孔,該弧板的一端附近設一小通孔,該三個滑動銷分別為具有一直徑與各該三個孔直徑相同的直銷,且該三滑動銷沿軸向的中段附近,分別具有一凸環部,該三個滑銷分別與該三個通孔組合在一起,該三個滑動銷的兩端部分別自該二內殼體上的三弧孔伸出,彈簧的一端鉤扣該固定座片,另一端鉤扣該弧板上的該小通孔。該關節憑藉弧板結合圓柱,使得滑柱被扳機推抵時,更平穩地行弧向移動,其卡掣功能較佳。
文檔編號E06C7/50GK2329753SQ9820098
公開日1999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1998年2月9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9日
發明者葉進文 申請人:葉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