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5:40:11
專利名稱: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工程機械技術領域,是一種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
背景技術:
在公知的技術中,通常使用的ZL-05小型裝載機,一般採用後兩輪驅動,前輪為轉向輪。在現場作業中,當遇到坑窪不平或泥濘道路時,容易出現驅動輪窪陷打滑而無法行駛的狀況,從而影響了作業效率。另外,該機因結構特性所限,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一、前後橋之間的軸距小,裝載負重舉升時易造成後車輪懸空而失去平衡,穩定性差;二、舉升液缸行程短,導致鏟鬥的舉升高度低而使作業範圍受限;三、變速級別少,難以滿足重載低速的要求,而且負重作業時容易造成熄火,導致機車受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適應各種路況行駛、克服障礙能力強、舉升高、負載平穩性好的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該機的前後車橋採用驅動型車橋,並在動力傳動部分中變速箱的一側增設有附加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其中,附加變速箱的輸入軸和輸出軸分別與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聯接,動力分配箱的輸出軸通過傳動軸分別與前後車橋聯接。
驅動型車橋的軸距設置為2~2.3米,輪距設置為1.65~1.7米。
舉升液缸的行程設置為0.55米。
按照上述方案製成的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由於採用了前後橋四輪驅動,使該機在作業時,能夠適應各種路況行駛,作業效率高。另外,在動力傳動上增加了機車作業時高、低檔速度的調節範圍,因而滿足了機車輕載快速、重載低速的要求。其次,將機車的輪距、車橋的軸距以及舉升液缸的行程進行了改進,由此提高了機車負重時的穩定性及鏟鬥的舉升高度,從而擴大了作業範圍。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機具有性能穩定、操作簡單、克服障礙能力強、舉升高、負載平穩性好等優點。特別適用於小型石料廠、磚廠、農田水利施工及中小型建築施工場地的裝載作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動力傳動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是由機身1、前後驅動輪2、3、發動機4、舉升液缸5、鏟鬥支臂6、鏟鬥7、傳動軸9及動力傳動部分8和操作部分10組成,其中,動力傳動部分8包括變速箱8-1、附加變速箱8-2、動力分配箱8-3,發動機4的動力輸出軸4-1與變速箱8-1聯接,附加變速箱8-2的輸入軸8-2a和輸出軸8-2b分別與變速箱8-1和動力分配箱8-3聯接,通過附加變速箱8-2可使變速級數增加2倍,使該機具有8個變速檔位的調節,不僅滿足了該機輕載高速、重載低速的要求,而且能夠避免重載時出現的熄火損機狀況。動力分配箱8-3的輸出軸通過傳動軸9分別與前後車橋聯接,可實現四輪驅動。在本案中,前後車橋採用驅動型車橋,車橋軸距設置為2~2.3米,輪距設置為1.65~1.7米;比同型號的裝載機在軸距上增長0.2~0.5米,輪距上增寬0.1~0.15米,提高了機車負載的平穩性。舉升液缸的行程比原有的行程增長0.1米,其行程設置為0.55米。由此加大了鏟鬥支臂的舉升角度,使鏟鬥的作業高度可達3米,從而擴大了作業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是由機身、前後驅動輪、發動機、舉升液缸、鏟鬥支臂、鏟鬥、傳動軸及動力傳動部分和操作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該機的前後車橋採用驅動型車橋,並在動力傳動部分中變速箱的一側增設有附加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其中,附加變速箱的輸入軸和輸出軸分別與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聯接,動力分配箱的輸出軸通過傳動軸分別與前後車橋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其特徵在於驅動型車橋的軸距設置為2~2.3米,輪距設置為1.65~1.7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其特徵在於舉升液缸的行程設置為0.55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四輪驅動裝載機。主要特點是該機的前後車橋採用驅動型車橋,並在動力傳動部分中變速箱的一側增設有附加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其中,附加變速箱的輸入軸和輸出軸分別與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聯接,動力分配箱的輸出軸通過傳動軸分別與前後車橋聯接。並通過對該機的輪距、車橋軸距以及舉升液缸行程的改進,使該機在作業時,能夠適應各種路況行駛,並且能夠滿足重載低速的要求,提高機車負重時的穩定性及鏟鬥的舉升高度。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機具有性能穩定、操作簡單、克服障礙能力強、舉升高、負載平穩性好等優點。特別適用於小型石料廠、磚廠、農田水利施工及中小型建築施工場地的裝載作業。
文檔編號B66F9/02GK2711110SQ200420011248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2日
發明者潘項鎖, 潘軍列 申請人:潘項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