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定冷水箱密封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4:06:1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電廠發電機內冷水循環系統的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發電機內冷水水質穩定優化裝置配套使用的輔助設備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發電機內冷水水質穩定優化裝置廣泛應用於火力發電廠各種大型發電機內冷水循環系統,但是有部分火力發電廠的定冷水箱只是簡單地設置了呼吸口,由於儀表取樣間水樣的流失,定冷水箱的水位隨之變化,在定冷水箱水位變化的同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地通過定冷水箱的呼吸口進入,從而難以使定冷水的pH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增加了樹脂的消耗,甚至使pH值小於國標(DL/T801-2010)要求的8.0。
因此,設計一種新技術方案解決以上問題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發電機定冷水箱密封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發電機定冷水箱密封系統,包括定冷水箱,所述定冷水箱頂部連接一密封系統,所述密封系統由管道依次串接有第一氣水分離器、U型管、第二氣水分離器。
進一步地,所述定冷水箱頂部設有呼吸口,所述密封系統連接在所述呼吸口上,兩者之間設有第一閥門。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系統中,U型管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一氣水分離器和第二氣水分離器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氣水分離器和第二氣水分離器的筒身的橫截面積至少為連接其頂端的管道橫截面積的5倍。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氣水分離器和第二氣水分離器的頂部安裝有數量不少於2個的導流板。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板上下首尾相接且傾斜,均與水平面形成夾角。
進一步地,所述U型管的底部並接有第二閥門。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閥門與第二氣水分離器底部間並接有第三閥門。
進一步地,所述U型管內盛裝有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所述溶液液面不高於第三閥門。
本實用新型主要的優點在於:
1、通過設有密封系統,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對定冷水箱內冷水pH值的影響,減少設備的損耗;
2、通過使用管道依次串接第一氣水分離器、U型管、第二氣水分離器,能夠自動使進入定冷水箱的空氣先經過溶液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只需定期更換溶液即可,不必浪費人力監測;
3、通過設有導流板,能破壞在第一氣水分離器內加速上升的水柱,水柱被破壞後順著導流板回流,空氣迅速通過溶液再進入定冷水箱中。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氣水分離器和第二氣水分離器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氣水分離器和第二氣水分離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定冷水箱中液位下降時工作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定冷水箱中液位上升時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以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結合圖1-5所示,發電機定冷水箱密封系統,包括定冷水箱5,所述定冷水箱5頂部設有呼吸口,其上連接有第一閥門31及一密封系統,所述密封系統由管道依次串接有第一氣水分離器1、U型管4、第二氣水分離器2,管道及相關管配件可採用不鏽鋼304材質,管徑選取DN25。
U型管4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一氣水分離器1和第二氣水分離器2的底部。第一氣水分離器1的水平位置高於第二氣水分離器2,第一氣水分離器1底部距離U型管4底部2000mm,第二氣水分離器2底部距離U型管4底部1500mm。U型管4的底部並接有第二閥門,方便工作人員操作。第二閥門32與第二氣水分離器2底部間並接有第三閥門33。第三閥門33與U形管4並接處距離U形管4底部1000mm。當然上述的距離數據是指水平位置的高度距離。U型管4內盛裝有可吸收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溶液液面不高於第三閥門33。第一閥門31、第二閥門32、第三閥門33採用不鏽鋼304材質,可以是截止閥,也可以是球閥。
第一氣水分離器1和第二氣水分離器2的結構製作如下:採用材質為不鏽鋼304,管徑為DN125的管道為筒身,設置筒身高度為300mm;在距離筒底150mm以上處安裝數量不少於2個的導流板6,導流板6上下首尾相接且傾斜,均與水平面形成約15°的夾角,使水能夠往下流;筒身頂端和底端設置堵板,堵板的中央開有DN25的安裝口,以連接管路。
鑑於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工作情況如下:
1.注入水封液
打開第三閥門33,將配好的NaOH溶液從第二氣水分離器2的頂部灌入,溶液流入U型管4中,液位逐漸上升,當到達第三閥門3同樣高度處,會從第三閥門3處流出,此時停止灌入溶液,關閉第三閥門33;
2.定冷水箱液位下降時
定冷水箱5液位下降,其內部會出現負壓,隨著負壓的增大,U型管4內的NaOH溶液水柱往第一氣水分離器1方向慢慢移動,當水柱進入第一氣水分離器1時,由於橫截面積變大,水柱高度變小,水柱加速往上移動,U型管4內的溶液全部進入第一氣水分離器1裡面時,達到最快速度,觸碰導流板6後,水柱被破壞,空氣迅速通過NaOH溶液(此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溶液充分吸收),進入定冷水箱5中,定冷水箱5內恢復常壓後,NaOH溶液回流至U型管4中;
3.定冷水箱補水(液位上升)時
定冷水箱5液位上升,內部出現正壓,U型管4內的NaOH溶液水柱隨著正壓變大往第二氣水分離器2方向慢慢移動,當溶液進入第二氣水分離器2時,由於橫截面積變大,水柱高度變小,NaOH溶液開始加速往上移動,當U型管4內的NaOH溶液全部進入第二氣水分離器2裡面時,達到最快速度,最後觸碰導流板6,水柱被破壞,空氣迅速外排,NaOH溶液回流至U型管4中;
4.更換NaOH溶液
當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飽和時,需要更換NaOH溶液。此時打開第二閥門32,將U型管4內的液體排盡,關閉第二閥門32,然後再用「注入水封液」的方法將新的氫氧化鈉溶液重新注入。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