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4:29:46
專利名稱: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礦井水是礦區所開採煤層及礦井巷道附近的地下水,有的也含有少量地表滲入水,其成分受到地質結構、煤層伴生礦物、採煤中的煤粉以及井下生產等的影響水質成分差異很大,具有顯著的行業特徵。礦井水排放量大,是相當可觀的水資源,但是礦井水的利用率只有26%左右。大量的礦井水的直接排放不僅會造成對環境的汙染,同時也是對水資源的極大浪費,研究礦井水處理及回用技術不但能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避 免對環境造成汙染,還可以緩解礦區水資源緊缺的問題,有利於礦區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礦井水的汙染物特性,一般劃分為常規礦井水、高礦化度礦井水、含懸浮物礦井水、酸性礦井水及特殊汙染礦井水。其中懸浮物含量高是礦井水普遍存在的問題。礦井水中懸浮物主要是地下水受開採影響帶入的煤塵和巖粉,這種礦井水呈灰黑色,感官性狀比較差,混濁度也比較高。現有技術中,礦井水處理流程多為先由提升泵提升至調節池,再到斜板沉澱池預處理,再接後續處理工藝。由於礦井水中的懸浮物含量較高,常常導致調節池堵塞、斜板沉澱池被懸浮物壓垮等現象,造成礦井水處理系統癱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方便有效的用於礦井水處理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集水池、提升泵、汙泥濃縮池、平流沉澱池,所述平流沉澱池的末端出水口處設有潷水裝置,所述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的底部分別設有汙泥出口。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由於包括依次連接的集水池、提升泵、汙泥濃縮池、平流沉澱池,所述平流沉澱池的末端出水口處設有潷水裝置,所述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的底部分別設有汙泥出口。針對礦井水中高懸浮物含量的特點,將用於汙泥處理階段的汙泥濃縮池以及好氧生化處理階段的潷水裝置創造性地應用於礦井水的預處理階段,構成一種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能方便有效的用於礦井水處理。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的工藝流程圖。
圖中1-集水池;2-提升泵;3-汙泥濃縮池;4_平流沉澱池;5_潷水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本發明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包括依次連接的集水池、提升泵、汙泥濃縮池、平流沉澱池,所述平流沉澱池的末端出水口處設有潷水裝置,所述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的底部分別設有汙泥出口。所述集水池用於收集礦井水;
所述汙泥濃縮池用於降低礦井水中的懸浮物濃度;所述平流沉澱池用於進一步降低礦井水的懸浮物濃度;所述平流沉澱池末端出口處的潷水裝置用於撇出上層清液,在平流沉澱池中實現上清水和懸浮物的分離。所述集水池內設有潛水泵。所述汙泥濃縮池為輻流式汙泥濃縮池。所述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的汙泥與汙泥處理系統連接。還包括自控系統,所述自控系統用於控制整個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的運行,並設有與外部控制中心連接的接口。所述集水池、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分別設有液面傳感器,所述液面傳感器與所述自控制系統電連接。本發明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針對礦井水中高懸浮物含量的特點,將用於汙泥處理階段的汙泥濃縮池以及好氧生化處理階段的潷水裝置創造性地應用於礦井水的預處理階段,構成一種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能方便有效的用於礦井水處理。其工作原理是礦井水首先經過集水池收集後,首先經過汙泥濃縮池大幅降低礦井水中的懸浮物濃度,之後礦井水進入平流沉澱池。在平流沉澱池末端,設置潷水裝置進一步降低廢水的懸浮物濃度。經上述預處理系統處理後,礦井水中的懸浮物可大幅降低,將大大減少後續礦井水的處理負荷,節約礦井水處理構築物的建築成本和礦井水處理的運行費用。具體實施例如圖I所示,該系統包括集水池I、提升泵2、汙泥濃縮池3、平流沉澱池4、安裝在平流沉澱池末端的潷水器5和自控系統(圖中未示出)。礦井水原水由井下提升至入集水池I,經提升泵2提升後進入汙泥濃縮池3進行濃縮預處理,之後進入平流沉澱池4進一步處理,在平流沉澱池4末端中的潷水裝置5在池中撇除上層清水,實現上清水與懸浮物的分離。整個運行的過程由系統的自動化控制部分根據調節池內的液面變化來進行控制。汙泥濃縮池3採用輻流式汙泥濃縮池,對原水進行沉澱、濃縮預處理,大幅降低原水中的懸浮物濃度。在汙泥濃縮池處理後得到的上清液溢流到平流沉澱池4進行進一步處理,池子底部的汙泥進入後續的汙泥處理系統進行處理。汙泥濃縮池運行過程由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控制,必要時可由工作人員接受控制。經汙泥濃縮池3初步處理的礦井水流入到平流沉澱池4中進行進一步的沉澱處理。與此同時安裝在平流沉澱池4末端的潷水裝置5能有效地撇出上層清液,在平流沉澱池4中實現上清水和懸浮物的分離。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沉降下來的汙泥則進入後續的汙泥處理系統進行處理。整個調節池的進水與出水由自動化控制系統根據平流沉澱池4中的液面變化進行控制,緊急情況可有工作人員接受控制。自控系統用於控制整套預處理系統的運行和維護,並設有可與外部控制中心連接的接口,提高了該系統的穩定性,保持了該套預處理系統與其他礦井水處理系統的聯繫。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意義(I)將用於汙泥處理階段的汙泥濃縮池以及好氧生化處理階段的潷水裝置創造性地應用於礦井水的預處理階段,構成一種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經上述新型預處理系統處理後,礦井水中的懸浮物可大幅降低,將大大減 少後續礦井水的處理負荷,節約礦井水處理構築物的建築成本和礦井水處理的運行費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2)礦井水的預處理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提高了系統運行的效率,降低了礦井水處理的勞動成本。(3)該預處理系統設備安全可靠,操作簡便,成本低,具有高度的穩定性性和安全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連接的集水池、提升泵、汙泥濃縮池、平流沉澱池,所述平流沉澱池的末端出水口處設有潷水裝置,所述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的底部分別設有汙泥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池用於收集礦井水; 所述汙泥濃縮池用於降低礦井水中的懸浮物濃度; 所述平流沉澱池用於進一步降低礦井水的懸浮物濃度; 所述平流沉澱池末端出口處的潷水裝置用於撇出上層清液,在平流沉澱池中實現上清水和懸浮物的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池內設有潛水泵。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汙泥濃縮池為輻流式汙泥濃縮池。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任一項所述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的汙泥與汙泥處理系統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自控系統,所述自控系統用於控制整個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的運行,並設有與外部控制中心連接的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池、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分別設有液面傳感器,所述液面傳感器與所述自控制系統電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集水池、提升泵、汙泥濃縮池、平流沉澱池,所述平流沉澱池的末端出水口處設有潷水裝置,所述汙泥濃縮池和平流沉澱池的底部分別設有汙泥出口。針對礦井水中高懸浮物含量的特點,將用於汙泥處理階段的汙泥濃縮池以及好氧生化處理階段的潷水裝置創造性地應用於礦井水的預處理階段,構成一種礦井水高效預處理系統,能方便有效的用於礦井水處理,大大減少後續礦井水的處理負荷,節約礦井水處理構築物的建築成本和礦井水處理的運行費用。
文檔編號C02F9/02GK102633379SQ2012101352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明者何緒文, 張春暉, 張雯雯, 王榮博, 門坤闊, 黃濤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