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6:49:56
專利名稱: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調角器,特別是指一種以凸輪配合彈性動力機構來控制制動滑塊離合狀態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
背景技術:
一般常用於汽車或大眾運輸車輛上的座椅的椅背與椅座間,設置有一調角器,乘坐者可通過該調角器調整椅背與椅座之間角度,以求乘坐者的舒適感,對於長時間需坐在座椅上的人來說,尤其特別重要。
常用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或稱為仰臥器),如申請號為088210951、公告號為424713的中國臺灣專利所述,主要是通過一偏心行星齒輪來達到控制椅背與椅座間的角度,而其結構上的主要缺點為在考慮製造行星齒輪所需的技術及困難度下,常用調角器的成本也高,尤其是在製造行星齒輪時,該行星齒輪尚需成型有內環槽錐面的結構,另一方面,驅動行星臂推抵部結構,也需與偏心行星齒輪內環槽錐面配合的斜面結構,即構件具有三維的曲線製造及配合,整體來說,需要準確的偏移量及相關角度配合(如偏心行星齒輪之間的遊移滾動配合),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由於如上述的製造技術、各構件相對配合度及成本等多方面所產生的種種難題下,如何能設計一種構件簡單、降低生產及製造成本,而能兼顧符合經濟效益理念的設計,同時不會影響到其結構所達的功能目的,並能提高產業上競爭力,實為一個值得研究發展的方向。
關於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的先前技術,如申請號為089200979、公告號為451825及申請號為089205619、公告號為462339的中國臺灣專利所述,皆有前述引證案的技術特徵,同樣的,也具與前述引證案相同的設計缺點,同樣跳脫不出設計的舊思維。
由此可見,上述常用物品仍有諸多缺點,實非一完善設計,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實用新型申請人鑑於上述常用物品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件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由把手帶動凸輪,從而可控制制動滑塊所設置的調節齒形與固接承板及椅墊託板所設置調節齒形之間的離合狀態,而決定座椅的椅背及椅墊可被調整與否,來提供使用者省力又簡易的來調整椅背及椅墊之間的角度。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通過一渦形彈簧的設置,以提供固接承板及椅墊託板間的回覆動力。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通過一扭轉彈簧的設置,可提供凸輪迴復動力,而通過凸輪的轉動,可帶動制動滑塊在椅墊託板所設置的制動槽內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由制動滑塊的調節齒形可與固接承板及制動槽設置的調節齒形的可嚙合特性,而可制動固接承板與椅墊託板間結構定位的穩固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可達成上述實用新型目的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包括有一椅背託板,固定在座椅椅背的一側邊,該椅背託板上則設有一擋止塊。
一椅墊託板,固定在座椅椅墊的一側邊,該椅墊託板本體開設有一制動槽,該制動槽底部設有調節齒形,而在該椅墊託板本體上,則另設有一迴轉槽、一軸孔及一擋止塊。
一固接承板,固接在椅背託板上,其固接的方式,是以連結鍵(如鉚接鍵等)固接,該固接承板另開設有一扇形槽,而沿該扇形槽的內環部,平均布設有調節齒形,該固接承板上則另開設有一迴轉槽及一軸孔。
一制動滑塊,可配合併滑動設在制動槽及固接承板的扇形槽內,該制動滑塊本體設有開孔,沿該開孔成型為一內凸輪部,而該制動滑塊的前端部則另設有調節齒形,該調節齒形可與固接承板及制動槽的調節齒形相嚙合。
一凸輪,可與制動滑塊的內凸輪部相配合,該凸輪由一同心圓體延伸有一上凸緣及一下凸緣所形成,該同心圓體開設有一同心軸孔,而該下凸緣則另固設或一體成型有一連動杆。
一傳動杆,該傳動杆的兩端部,分別穿設於椅墊託板及固接承板的迴轉槽內,該穿設於椅墊託板的迴轉槽的一端,設有一夾槽。
一扭轉彈簧,該扭轉彈簧的外端部鉤掛在椅墊託板所設的擋止塊上,內端部則夾設在傳動杆的夾槽內。
一渦形彈簧,該渦形彈簧的外端部鉤掛在椅背託板所設的擋止塊上,內端部則夾設在傳動杆的夾槽內。
一制止片,固設在傳動杆設有夾槽的一端,以將扭轉彈簧及渦形彈簧制止在椅墊託板及制止片之間。
一把手,該把手的一端固設或一體成型在傳動杆上。
如上所述,傳動杆可穿設連結椅墊託板、凸輪及固接承板所設的軸孔,當拉動把手時,可由帶動凸輪連動制動滑塊造成制動滑塊、固接承板及椅墊託板所設的各調節齒形之間的離合狀況,而決定椅背託板及椅墊託板之間活動與否,而渦形彈簧提供椅背託板及椅墊託板之間的回覆動力,扭轉彈簧則提供凸輪來連動制動滑塊回復動力;上述該傳動杆可穿設連結椅墊託板、凸輪及固接承板定位於傳動杆的方式,是在傳動杆設有環槽,再將C型扣環扣於環槽的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與前述引證案及其他常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有下列的優點(1)調角器總成的構件簡單、製造容易、生產成本低,具產業上的競爭力。
(2)調角器總成的各構件,僅需考慮二維空間的曲線製造,而其各構件間的配合動作原理簡易,並能在快速調整的過程中,不失機構定位及穩圖性。
(3)本實用新型的各構件的配合度佳,安裝簡易。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及其附圖,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其目的功效;有關該實施例的附圖為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頂面立體分解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合側視圖;圖3A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原理示意圖之一;圖3B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原理示意圖之二;圖3C為本實用新型的動作原理示意圖之三。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最較佳實施方式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1,主要設置連結在座椅2的椅背21及椅墊22連結之間,該調角器1主要由一椅背託板11、一固接承板12、一椅墊託板13、一傳動杆14、一制動滑塊15、一凸輪16、一扭轉彈簧17、一渦形彈簧18、一制止片19及一把手3所組成;該椅背託板11,固定在座椅2椅背21的一側邊,該椅背託板11上則設有一擋止塊111,該椅墊託板13,固定在座椅2椅墊22的一側邊,該椅墊託板13本體開設有一制動槽131,該制動槽131底部設有調節齒形132,而在該椅墊託板13本體上,則另設有一迴轉槽133、一軸孔134及一擋止塊135,該固接承板12固接在椅背託板11上,其固接的方式,是以連結鍵4(如鉚接鍵等)固接設於固接承板12及椅背託板11的連結孔41,該固接承板12另開設有一扇形槽121,而沿該扇形槽121的內環部,平均布設有調節齒形122,該固接承板12上則另開設有一迴轉槽123及一軸孔124,該制動滑塊15可配合併滑動設在制動槽131及固接承板12的扇形槽121內,該制動滑塊15本體設有開孔151,沿該開孔151成型為一內凸輪部152,而該制動滑塊15的前端部則另設有調節齒形153,該調節齒形153可與固接承板12及制動槽131的調節齒形132相嚙合,該凸輪16可與制動滑塊15的內凸輪部152相配合,該凸輪16由一同心圓體161延伸有一上凸緣162及一下凸緣163所形成,該同心圓體161開設有一同心軸孔164,而該下凸緣163則另固設有一連動杆165(在實際製作時,可將下凸緣163與連動杆165一體型成為單一構件),該傳動杆14的兩端部,分別穿設於椅墊託板13及固接承板12的迴轉槽內,該穿設於椅墊託板13的迴轉槽的一端設有一夾槽141,該扭轉彈簧17的外端部171鉤掛在椅墊託板13所設的擋止塊135上,內端部172則夾設在傳動杆14的夾槽141內,該渦形彈簧18的外端部181鉤掛在椅背託板11所設的擋止塊111上,內端部182則夾設在傳動杆的夾槽內,該制止片19,固設在傳動杆14設有夾槽141的一端,以將扭轉彈簧17及渦形彈簧18制止在椅墊託板13及制止片19之間,該把手3的一端,固設在傳動杆14上(在實際製作時,可將把手3與傳動杆14一體型成為單一構件)上,該固設有制止片19的傳動杆14,可穿設連結椅墊託板13、凸輪16及固接承板12的軸孔134、164及124,以將椅墊託板13、凸輪16及固接承板12定位於傳動杆14上,其定位的方式,是在傳動杆14設有各相對位置的環槽142,再將C型扣環143扣於環槽142的結構形式。
如圖3A~圖3C所示,該傳動杆14通過穿設連結椅墊託板13、凸輪16、固接承板12所設的軸孔134、164及124,而將本實用新型的各構件連結組合起來,凸輪16可容置於制動滑塊15的凸輪部152內,凸輪16的輪廓並可與凸輪部152的輪廓相配合,制動滑塊15則可容置於椅墊託板13的制動槽131與固接承板12的扇形槽121內,連動杆165的端部166可穿插於迴轉槽133,連動杆165的另一端部167則可穿插於迴轉槽123;當拉動把手3時,施力於把手時,可由把手3帶動凸輪16,當凸輪16轉動時,即如圖標所示的位置A及A′至B及B′時,由凸輪16的外部輪廓配合於凸輪部152的輪廓,可將制動滑塊15提升由位置C至C′,該制動滑塊15提升方向,是由制動槽131所限制,此時,制動滑塊15的調節齒形153,與固接承板12及椅墊託板13的調節齒形122及132由嚙合狀態分離,該扭轉彈簧17此時被壓縮並儲存彈力能量,在制動滑塊15提升後,固接承板12及椅墊託板13之間可以傳動軸14為樞轉中心做相對轉動,此時固接承板12及椅墊託板13間,可迫使渦形彈簧18被壓縮並儲存彈力能量,此渦形彈簧18所儲存的彈力能量,由操作者克服而可調整固接承板12及椅墊託板13間的角度,當固接承板12及椅墊託板13間的角度到達操作者所需時,施於動把手3的力可釋放,此時,扭轉彈簧17儲存彈力能量被釋放,同時可帶動凸輪16轉動回復原來的位置,即當凸輪16轉動位置B及B′至A及A′至時,由凸輪16的外部輪廓配合於凸輪部152的輪廓,可將制動滑塊15下降由位置C′至C,此時,制動滑塊15的調節齒形153,與固接承板12及椅墊託板13的調節齒形122及132由分離到嚙合狀態,固接承板12及椅墊託板13的位置則被定位,亦即固達座椅2的椅背21及椅墊22達到定位。
本實用新型可同時運用於座椅2的兩側,由一傳動軸連動兩調角器於一椅背21而成。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的專利保護範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其特徵在於至少包括一椅背託板,固定在座椅椅背的一側邊,該椅背託板上則設有一擋止塊;一椅墊託板,固定在座椅椅墊的一側邊,該椅墊託板本體開設有一制動槽,該制動槽底部設有調節齒形,而在該椅墊託板本體上,則另設有一迴轉槽、一軸孔及一擋止塊;一固接承板,固接在椅背託板上,該固接承板另開設有一扇形槽,而沿該扇形槽的內環部,平均布設有調節齒形,該固接承板上則另開設有一迴轉槽及一軸孔;一制動滑塊,可配合併滑動設在制動槽及固接承板的扇形槽內,該制動滑塊本體設有開孔,沿該開孔成型為一內凸輪部,而該制動滑塊的前端部則另設有調節齒形,該調節齒形與固接承板及制動槽的調節齒形相嚙合;一凸輪,與制動滑塊的內凸輪部相配合,該凸輪由一同心圓體延伸有一上凸緣及一下凸緣所形成,該同心圓體開設有一同心軸孔,而該下凸緣則另固設有一連動杆;一傳動杆,該傳動杆的兩端部,分別穿設於椅墊託板及固接承板的迴轉槽內,該穿設於椅墊託板的迴轉槽的一端,設有一夾槽;一扭轉彈簧,該扭轉彈簧的外端部鉤掛在椅墊託板所設的擋止塊上,內端部則夾設在傳動杆的夾槽內;一渦形彈簧,該渦形彈簧的外端部鉤掛在椅背託板所設的擋止塊上,內端部則夾設在傳動杆的夾槽內;一制止片,固設在傳動杆設有夾槽的一端;一把手,該把手的一端固設在傳動杆上。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固設有制止片的傳動杆,穿設連結椅墊託板、凸輪及固接承板,傳動杆設有各相對位置的環槽,C型扣環扣於環槽。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與傳動杆為一體成型。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與連動杆為一體成型。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椅背託板與固接承板之間,以連結鍵固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雙邊定位扇形調角器,主要設置連結在座椅的椅背及椅墊連結之間,該調角器由一椅背託板、一固接承板、一椅墊託板、一傳動杆、一制動滑塊、一凸輪、一扭轉彈簧、一渦形彈簧、一制止片及一把手所組成,由把手帶動凸輪,從而可控制制動滑塊所設置的調節齒形與固接承板及椅墊託板所設置調節齒形之間的離合狀態,而決定座椅的椅背及椅墊可被調整與否,來提供使用者省力又簡易的來調整椅背及椅墊之間的角度。
文檔編號B60N2/22GK2728832SQ200420087389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10日
發明者吳崇儀 申請人:全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