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水能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1:12:26 3
專利名稱:翻轉水能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力發電機,特別涉及一種垂直軸水力發電機。
技術背景-
水能的轉換應用,主要是利用水力發電機把水流動的動能轉換成可應用的電 能。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水平軸水力發電機,發電機必須安裝在鋼支架的頂端,水 能機的軸是水平安裝在鋼支架上,通過水平軸帶動發電機轉動,水能機的葉片及 體積必須很大才能獲得所需的動力。由於葉片在垂直面內轉動,所佔用的空間很 大,鋼支架的必須很大、很高才能支撐水能機。因此,水平軸水力發電機存在著 體積大、結構複雜、支架高度較高、水能轉換效率低、安裝維修困難等缺陷。針 對上述問題進行廣泛檢索,尚未發現有與本申請相關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水平軸水力發電機存在的結構複雜、水 能轉換效率低、佔用的空間很大的缺陷而設計的一種翻轉水能發電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翻轉水能發電機,它由發電機、支架和水能機組成,其特徵在於水能機 包括
a、 一個設置在支架下面的迴轉臺,迴轉臺與設置在支架中的轉軸連接,轉 軸通過聯軸器與發電機連接;
b、 迴轉臺下面設置兩根相互垂直的水平軸,每個水平軸的兩端分別連接一 個可轉動的葉片;
C、在迴轉臺的邊緣分別設置四個延伸杆,每個延伸杆上分別設置有與對應 葉片配合的限位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由於葉片與限位塊配合,在工作一側處於垂直狀態, 在另一側處於水平狀態,使得本實用新型旋轉阻力小、水能轉換率高。另外,它 還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安裝維修方便等優點。
為了更加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列附圖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佳實 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翻轉水能發電機,它由發電機3、 支架l和水能機組成,支架l可以是任何形式,如安裝在水底,上部露出水面, 也可以是將支架1直接連接於岸邊的結構物上。在支架1上面安裝有發電機3, 其輸出軸與聯軸器相連。
本實用新型中的水能機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a、 一個設置在支架1下面的迴轉臺4,迴轉臺4上面中心位置與設置在支 架1中的轉軸2連接,使迴轉臺4處於懸吊旋轉狀態,轉軸2通過聯軸器與發電 機3連接;
b、 迴轉臺4下面設置兩根相互垂直的水平軸6、 11,它們分別與對應的支 撐軸承9、 14連接,每個水平軸的兩端分別鉸接一個可轉動的葉片7、 10;
c、 在迴轉臺的邊緣分別焊接四個延伸杆5、 13,每個延伸杆上分別設置1-2 個垂直的與對應葉片配合的限位塊8、 12。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l、圖2所示,迴轉臺沉沒在水面A-A以 下並順時針轉動,左邊的葉片7被限位塊8擋住處於垂直狀態,水流推動葉片7 帶動迴轉臺旋轉,直至旋轉到正上方;而右側的葉片7a則處於水平狀態逆水流 前進,因此阻力較小,直至旋轉到正前方轉為垂直狀態,順水流推動迴轉臺旋轉。 如此交替從水平變為垂直,再從垂直變為水平,最終連續推動迴轉臺連續旋轉, 帶動發電機發電。
權利要求1、一種翻轉水能發電機,它由發電機(3)、支架(1)和水能機組成,其特徵在於水能機包括a、一個設置在支架下面的迴轉臺(4),迴轉臺(4)與設置在支架(1)中的轉軸(2)連接,轉軸(2)通過聯軸器與發電機(3)連接;b、迴轉臺(4)下面設置兩根相互垂直的水平軸(6、11),每個水平軸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可轉動的葉片(7、10);c、在迴轉臺的邊緣分別設置四個延伸杆(5、13),每個延伸杆上分別設置有與對應葉片配合的限位塊(8、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平翻轉水能發電機,它由發電機(3)、支架(1)和水能機組成,其特徵在於水能機包括a.一個迴轉臺(4),它與設置在支架(1)中的轉軸(2)連接,使迴轉臺處於懸吊旋轉狀態;b.迴轉臺下面設置兩根相互垂直的水平軸(6、11),每個水平軸的兩端分別鉸接一個可轉動的葉片(7、10);c.在迴轉臺的邊緣分別焊接四個延伸杆(5、13),每個延伸杆上分別設置垂直的限位塊(8、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由於葉片與限位塊配合,在工作一側處於垂直狀態,在另一側處於水平狀態,使得本實用新型旋轉阻力小、水能轉換率高。另外,它還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安裝維修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F03B13/00GK201351573SQ200920142689
公開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0日
發明者張祥銘 申請人:張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