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縣美麗鄉村產業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
2023-05-16 23:24:08 1
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成功落地、民宿發展經驗從制定標準到發揮引領作用、居民致富途徑多元豐富……位於長三角腹地、太湖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正在以改革為動力、創新為牽引,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躍升」的縣域實力之變。
圖為莫幹山鎮勞嶺村風貌。新華社發(德清縣新聞中心供圖)
創新引領持續擴大產業群
5月20日,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成立儀式以線上方式舉行。該中心是聯合國在華設立的首個直屬專門機構,隸屬於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駐湖州德清。
11年前,當時的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與德清縣籤約,雙方啟動建設地理信息產業園。「從無到有」的地理信息產業使德清實現了從「區域關注」到「行業矚目」的轉變。
在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周邊,50多幢產業大樓鱗次櫛比。截至目前,德清縣地理信息產業營業收入已達250億元,相關企業已超過400家。
6月14日,居民在上渚山奇幻谷內練習合唱。新華社記者 郭雨祺 攝
憑藉堅持原始創新,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2007年至今(2020年除外),每年保持20%至30%的銷售增長。
公司投資者關係總監童金玲說:「目前我們的產品主要涉及過敏性疾病診斷和治療領域,在國內達到領先水平,帶動了一批上下遊企業。」
德清縣委書記敖煜新說,德清縣持續強化創新驅動牽引,創新發展動能加速集聚,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去年,我們縣還獲得了浙江省首批科技創新工作最高榮譽——『科技創新鼎』。」
優美生態不斷積聚新勢能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專業的德清姑娘姚蓀芳在杭州工作多年後,毅然回到家鄉莫幹山鎮高峰村,自己動手設計,將父親10多年前建起的老宅改造成了主題民宿「彌宮」。
「這裡背靠莫幹山,不遠處有馬場,隨手一拍就是好風景。」姚蓀芳說,復工一個月以來,民宿已接辦兩場婚禮、一場求婚儀式。
5月28日,一對新人在主題民宿「彌宮」舉辦婚禮。新華社記者 嶽德亮 攝
2007年,來自非洲的Grant Horsfield(中文名高天成)在莫幹山鎮勞嶺村開設了名叫「裸心鄉」的民宿,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體驗。
隨即,來自法國、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的投資人前來開設民宿。不少本地人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改革的支持下,也紛紛投入民宿創業熱潮。
「目前,莫幹山鎮有民宿800多家。」德清縣文廣旅體局局長朱海平說,這裡從產品設計到供應,再到管家培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下渚湖溼地、上渚山奇幻谷、蠡山沄居度假村……一個個曾經的野外,如今華麗轉身為旅遊度假熱點目的地。
浙江湖州莫幹山高新區(4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德清縣新聞中心供圖)
「這背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全域美麗釋放生態紅利。」浙江謀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如學說。
鋼材加工廠起家的他,很早就認識到高汙染高耗能不是長久之計,低碳環保是必由之路。2014年起,他開始研發革新鋼材氧化皮處理工藝。
「當時自己心裡沒底,同行更不看好。7年間投入研發經費2億多元,終於在去年成功攻克傳統化學酸洗汙染重的難題。新研發的MEC工業化量產機組處理熱軋鋼材表面氧化物的效率和成品質量與傳統酸洗相當,但處理成本降低10%至20%,產品應用前景廣闊。」傅如學說。
礦山復綠「共富田」,村民「變」股東
「我們這裡以前是礦場,村民們就在家門口開採石礦。」洛舍鎮東衡村黨委書記章順龍說,但是「破壞式發展就是『吃掉子孫的飯』」。
果斷關停所有礦場,東衡村實施全村土地整治,礦場變成土地資源,廢棄礦山和宅基地復墾、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結餘資金,全部投入村集體企業的建設和發展。
東衡村鋼琴眾創園吸引了40多家鋼琴製造及相關零配件生產企業入駐,僅眾創園廠房出租每年就為村集體貢獻2000萬元。
6月21日,東衡村鋼琴眾創園的工人在為鋼琴掛弦。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東衡村黨委委員楊建偉說,目前已有2900多個村民成了村集體的「股東」,去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4.6萬多元。
「多少籃?好的,你下午兩點來拿吧。」在下渚湖街道上楊村,57歲的種植戶饒剛正在承包的50畝楊梅林裡忙碌,口袋裡的手機不時響起。「現在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楊梅成了我們家的『黃金果』。」
曾經的上楊村,放炮開礦是一些村民的主業,村裡空氣汙染嚴重,一些村民的房屋都被震裂了。痛定思痛,上楊村關閉礦山,復綠美化。環境美了,項目也來了。
6月21日,上楊村村民饒剛在自家楊梅林採收楊梅。新華社記者 郭雨祺 攝
去年,上楊村成立了村集體企業德清禺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300多戶村民每戶投資2萬元「入股」,當年每戶就拿到了股金10%的分紅。饒剛不僅是楊梅種植戶,也是村集體企業的「股東」,還是村裡新引進項目天際森谷山野度假區的員工。
「現在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更加多元了,有入股村集體企業的分紅,有土地山林流轉的分紅,有就近就業的工資收入。」上楊村黨總支書記王方明說,「戶戶是股東,家家有收益,是我們保底共富的新路徑。」
去年,德清縣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61:1。(記者嶽德亮、郭雨祺、王聿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