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4:31:06
專利名稱: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液壓支架控制器,尤其是涉及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
背景技術:
現代化煤礦綜採工作面要實現高產、高效採煤,離不開液壓支架電液控系統。目前液壓支架電液控系統主要由支架控制器、隔離耦合器、壓カ傳感器,位移傳感器、傾角傳感器、紅外線接受器和紅外線發射器、電磁閥驅動器等構成。當紅外線接受器接受到實時監測信號後,通過支架控制器、隔離耦合器、數據接口和主控制計算機根據採煤機位置和控制器檢測到的有效數據,進行運算和處理,達到跟機自動化作業。因此,作為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就要求其具備顯示直觀、操作便捷、控制準確可靠的功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以滿足現代化液壓支架電液控系統的需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採取下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包括微處理器,在所述微處理器通信接ロ連接有無線通信模塊或/和有線通信模塊;在微處理器輸入接ロ連接有按鍵電路模塊、時鐘模塊、復位模塊;在微處理器輸出接ロ連接有顯示模塊、JTAG接ロ模塊;所述有線通信模塊通過電源接ロ與直流電路轉換模塊連接,所述直流電路轉換模塊通過電池充電保護模塊、穩壓模塊、開關機模塊與微處理器電源接ロ連接。所述顯示模塊為分別連接於微處理器輸出接ロ的LED顯示模塊和OLED顯示模塊。本實用新型優點在於針對井下空間狹小、工作環境惡劣而設計,具備體積小、攜帯操作方便,有線、無線通信自由選擇、顯示直觀便捷。配合液壓支架電液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目的,且控制可靠性和精確性高。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框圖。圖2是圖I直流電路轉換模塊的電路原理圖。圖3是圖I電池充電保護模塊的電路原理圖。圖4是圖I穩壓模塊的電路原理圖。圖5是圖I開關機模塊的電路原理圖。圖6是圖I有線通信模塊的電路原理圖。圖7是圖I無線通信模塊的電路原理圖。圖8是圖I按鍵電路模塊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發明/實用新型公開了ー種用於綜採工作面支架控制系統中操作控制器的一種無線或有線人機界面。它包括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的信號輸入輸出端分別與電源信號接ロ、DCDC電路模塊、電池充電保護模塊、穩壓模塊、開關機模塊、有線通信模塊、無線通信模塊、聲訊報警模塊、JTAG接ロ、時鐘模塊、復位模塊、LED顯示模塊、OLED顯示模塊、按鍵電路模塊電連接。如圖2所示直流電路轉換模塊(DOTC)電路圖,直流電源通過電源信號接ロ經ニ極管D7輸入給晶片U7的第4腳,晶片U7的第I腳和第3腳經電感L2後向負載供電。在ニ極管D7的陽級串接電容C16和R28 ;在ニ極管D7的陽級和晶片U7的第5腳接有電阻R23,在晶片U7的第5腳和地之間接有電容C23 ;在晶片U7的第9腳和地之間串接有電阻R31和電容C24 ;在晶片U7的第10腳和地之間接有電阻R33 ;在晶片U7的第2腳和第3腳 之間接有電容C22,在晶片U7的第3腳和地之間接有ニ極管D8 ;在晶片U7的第I腳和第8之間接有電阻R34,在晶片U7的第8腳和地之間接電阻R35 ;在晶片的輸出端接有電容C14和 C15。如圖3所示電池充電保護模塊電路圖。在電池充電保護模塊的輸入端接有充電晶片U9,經集成電路U8向電池充電。在充電晶片U9第4腳和第8腳,輸入端接有電阻R20 ;在充電晶片U9第6腳和第7腳分別接有充電指示ニ極管LI的兩陰級,陽極經電阻R24回到輸入端。在充電晶片U9的第4腳和第I腳之間接有電阻R22,在充電晶片U9和第I腳和地之間接有電阻R30 ;在充電晶片U9和第2腳和地之間接有電阻R29 ;在充電晶片U9的輸出端第5腳接有電容C17 ;在充電晶片U9的第I腳和電池地之間接有電阻RTl ;在電池BTl的兩端串接有電阻R26和R32.在集成電路U8第3腳和電池BTl之間接有電阻R27 ;集成電路在U8第3腳和地之間接有電容C21。如圖4所示穩壓模塊的電路圖。電池電壓輸出經晶片Ull第7腳輸入後由第6腳穩定輸出向負載供電。在晶片Ull的第3、4腳之間接有電感L3。在晶片Ull的第7、8腳之間接有電阻R40。在晶片Ull第7腳和地之間接有電容C28,在晶片Ull第8腳和地之間接有電容C29,在晶片Ull第I腳和地之間接有電阻R42 ;在晶片Ull第6、9腳之間接有電阻R39,在晶片Ull和第9腳和地之前接有電阻R44,在晶片Ull第9、10腳之間串接有電阻R41、電容C26 ;在晶片Ull輸出端接有電容C27。如圖5所示開關機模塊的電路圖,微處理器通過IO ロ控制ニ極管Dll的陽極,控制三極體Q4的通斷,從而控制開關管Q3的關斷實現開關機,在開關管Q3的漏源極接有ニ極管D9,開關管Q3的柵源極接有電阻R36 ;在開關管Q4的第1、2腳之間接有電阻R43.如圖6所示有線通信模塊電路圖,微處理器和外圍模塊之間信號處理和傳遞通過光耦U4、U5交換。光耦U4的7、8腳並接一起後,輸入電源,並接有電容C6,在光耦U4的
6、7腳之間接有R13,在光耦U4的另ー側接有電阻R14,在光耦U4的第3腳接有保護ニ極Ql的第I腳。在光耦U5的第2腳接有上拉電阻R17,光耦U5的7、8腳並接一起後接有輸入電源,在U5的7、8腳接有電容C11,在U5的6、7腳之間接有電阻R19,在U5的第6接有保護ニ極管Ql的第2腳。如圖7所示無線通信模塊電路圖,微處理器和外圍模塊之間信號處理和傳遞能過元件U3傳輸。在U3的第10腳和電源輸入端接有電阻RlO和Rll.在U3的第I腳接有電容C4和C5. 如圖8所示按鍵電路模塊的電路圖,在集成電路U2的第6、7、8、11、12和13腳之間接矩陣按鍵S2——S28,共27鍵。在集成電路U2的17、18和19腳接有上拉電阻R5、R6、和R7,在集成電路U2電源輸入端第20腳接有電容C3。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包括微處理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微處理器通信接ロ連接有無線通信模塊或/和有線通信模塊;在微處理器輸入接ロ連接有按鍵電路模塊、時鐘模塊、復位模塊;在微處理器輸出接ロ連接有顯示模塊、JTAG接ロ模塊;所述有線通信模塊通過電源接ロ與直流電路轉換模塊連接,所述直流電路轉換模塊通過電池充電保護模塊、穩壓模塊、開關機模塊與微處理器電源接ロ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模塊為分別連接於微處理器輸出接ロ的LED顯示模塊和OLED顯示模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液壓支架控制器的人機界面控制終端,包括微處理器,在所述微處理器通信接口連接有無線通信模塊或/和有線通信模塊;在微處理器輸入接口連接有按鍵電路模塊、時鐘模塊、復位模塊;在微處理器輸出接口連接有顯示模塊、JTAG接口模塊;所述有線通信模塊通過電源接口與直流電路轉換模塊連接,所述直流電路轉換模塊通過電池充電保護模塊、穩壓模塊、開關機模塊與微處理器電源接口連接。本實用新型優點在於針對井下空間狹小、工作環境惡劣而設計,具備體積小、攜帶操作方便,有線、無線通信自由選擇、顯示直觀便捷。配合液壓支架電液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目的,且控制可靠性和精確性高。
文檔編號E21D23/26GK202402056SQ20112046691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王怡, 王永強, 趙廣會, 連東輝, 雷小玉, 高衛勇 申請人:鄭州煤機液壓電控有限公司,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