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葉龍血樹栽培方法
2023-05-01 08:03:31 2
專利名稱::劍葉龍血樹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朋涉及一種劍葉龍血樹的栽培方法,屬植物栽培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龍血竭為百合科植物劍葉龍血樹Dranaena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的含脂木質部經提取加工成的樹脂,為常用中藥,有活血散癖,定痛止血,斂瘡生肌等功效,主要用於跌打損傷,癖血作痛,婦女氣血凝滯,外傷出血,褥瘡久不收口。目前,劍葉龍血樹為天然植物,無人工栽培。而且,天然劍葉龍血樹形成可採集龍血竭的周期較長,至使龍血竭原料較為緊缺。經文獻檢索,未見與本發明相同的公開報導。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簡便、栽種種苗成活率高的一種劍葉龍血樹栽培方法。本方法的步驟如下-1、種植地選擇向陽、千燥的熱帶或亞熱帶低海拔山地森林,特別是石灰巖地帶,種植塘的規格為40X40X40釐米,株行距為1.5X1.5米,每畝296株;2、回塘土要求撿淨石塊爛渣打碎大土塊,回填至原平面時,加入1—3公斤市場銷售的有機肥與周圍土拌勻,在回填基礎上壘土,壘成金字塔形,高出原地面20—25公分,然後將龍血樹種苗去袋,將種苗袋土2/3的位置定植在塔頂上扶土壓實,種苗袋土1/3部分露於土面之上,要求根系不彎曲,自然舒展,外露的根不培土,任其自然生長,種植後每年至少中耕兩次,4一5月結合中耕,每株施市場銷售的進口複合肥10—12粒,秋末冬初中耕一次,每株施有機肥或農家肥l——1.5公斤。本發明具有方法簡便、栽種種苗成活率高而且等優點。具體實施例方式本方法的步驟如下1、種植地選擇向陽、乾燥的熱帶或亞熱帶低海拔山地森林,特別是石灰巖地帶,種植塘的規格為40X40X40釐米,株行距為1.5X1.5米,每畝296株;2、回塘土要求撿淨石塊爛渣打碎大土塊,回填至原平面時,加入l一3公斤市場銷售的有機肥與周圍土拌勻,在回填基礎上壘土,壘成金字塔形,高出原地面20—25公分,然後將龍血樹種苗去袋,將種苗2/3的位置定植在塔頂上扶土壓實,種苗1/3部分露於土面之上,要求根系不彎曲,自然舒展,外露的根不培土,任其自然生長,種植後每年至少中耕兩次,4一5月結合中耕,每株施市場銷售的進口複合肥10—12粒,秋末冬初中耕一次,每株施有機肥或農家肥1——1.5公斤。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實際使用表明,該方法不僅操作簡便、而且栽種種苗成活率高且生長快。權利要求1、一種劍葉龍血樹栽培方法,包括種植塘開挖及種苗栽種步驟,其特徵在於a.種植地選擇向陽、乾燥的熱帶或亞熱帶低海拔山地森林,種植塘的規格為40×40×40釐米,株行距為1.5×1.5米,每畝296株;b.回塘土要求撿淨石塊爛渣打碎大土塊,當回填至原平面時,加入1-3公斤的有機肥與周圍土拌勻,在回填基礎上壘土,壘成金字塔形,高出原地面20-25公分,然後將龍血樹種苗去袋,將種苗袋土2/3的位置定植在塔頂上扶土壓實,種苗袋土的1/3的部分露於土面之上,要求根系不彎曲,自然舒展,外露的根不培土,任其自然生長,種植後每年至少中耕兩次,4-5月結合中耕,每株施市場銷售的進口複合肥10-12粒,秋末冬初中耕一次,每株施有機肥或農家肥1-1.5公斤。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劍葉龍血樹栽培方法,屬植物栽培
技術領域:
。本方法的種植地選擇向陽、乾燥的熱帶或亞熱帶低海拔山地森林,種植塘的規格為40×40×40釐米,株行距為1.5×1.5米,每畝296株;當回填至原平面時,加入1-3公斤的有機肥與周圍土拌勻,在回填基礎上壘土,壘成金字塔形,高出原地面20-25公分,然後將龍血樹種苗去袋,將種苗2/3的位置定植在塔頂上扶土壓實,1/3的部分露於土面之上,要求根系不彎曲,自然舒展,外露的根不培土,任其自然生長,種植後每年至少中耕兩次,4-5月結合中耕,每株施市場銷售的進口複合肥10-12粒,秋末冬初中耕一次,每株施有機肥或農家肥1-1.5公斤。本發明具有方法簡便、栽種種苗成活率高等優點。文檔編號A01C21/00GK101116398SQ200710066190公開日2008年2月6日申請日期2007年9月14日優先權日2007年9月14日發明者寶劉,張洪剛,李忠恆申請人:雲南大唐漢方製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