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3:45:26
專利名稱: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一般包括塑膠機殼和上蓋板,塑膠機殼與上蓋板卡扣連接固定在一起,而為了使塑膠機殼與上蓋板能夠更牢固地安裝在一起,還在上蓋板的頂部開一個孔,然後通過螺絲將上蓋板固定在塑膠機殼上。這樣在外觀上看上去會留下一個孔,這樣對驅動器的整個外觀造成不利的影響,即影響驅動器的外觀形象,而且,由於這個孔開設在上蓋板的頂部,外界的液體(如雨水)容易沿該孔進入驅動器內,影響驅動器的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了一種安裝牢固、延長驅動器使用壽命、美觀的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其包括塑膠機殼及上蓋板,塑膠機殼與上蓋板扣接,上蓋板的側面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通過螺絲與塑膠機殼的側緣固定連接。優選的,凹槽的底部開設有第一通孔,塑膠機殼的側緣設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位置與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對應,第一通孔通過螺絲與第二通孔連接。更優選的,第二通孔內安裝有金屬螺母,螺絲的一端部與金屬螺母螺接。更優選的,所述螺絲為手動螺絲。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把連接塑膠機殼與上蓋板的孔設在上蓋板側面的凹槽內,可有效防止外部液體沿孔進入驅動器內,一定程度上延長了驅動器的使用壽命;而且,從正面看不到孔,不會對驅動器的外觀造成影響;由於使用了手動螺絲,無需使用工具就能把塑膠機殼和上蓋板拆裝,十分的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區域放大圖;圖3為圖2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以便於更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思想。如圖I至圖3所示,一種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其包括塑膠機殼3及上蓋板1,塑膠機殼3與上蓋板I扣接,上蓋板I的側面開設有凹槽11,凹槽11的底部通過螺絲2與塑膠機殼3的側緣固定連接。具體的,凹槽11的底部開設有第一通孔(圖未標出),塑膠機殼3的側緣設有第二通孔(圖未標出),第二通孔的位置與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對應,第一通孔通過螺絲2與第二通孔連接,為了使連接結構更牢固,第二通孔內安裝有金屬螺母(圖未標出),螺絲2的一端部與金屬螺母螺接。為了使拆裝方便,本實施例的螺絲2採用手動螺絲。本實施例的操作過程如下首先將上蓋板I與塑膠機殼3扣接在一起,然後再將手動螺絲擰緊,加強上蓋板I與塑膠機殼3的牢固度。若上蓋板I與塑膠機殼3之間的扣接部件斷裂,上蓋板I與塑膠機殼3之間還可以牢固地結合在一起。由於凹槽11是開設在上蓋板I的側面(如正面、背面都可以),從上往下是看不到第一通孔的,不會影響到上蓋板I的外觀。 此外,上述實施例中,凹槽11的形狀可以是長方體、正方體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形狀可分別為圓形、方形等。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包括塑膠機殼及上蓋板,塑膠機殼與上蓋板扣接,其特徵在於,上蓋板的側面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通過螺絲與塑膠機殼的側緣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凹槽的底部開設有第一通孔,塑膠機殼的側緣設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位置與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對應,第一通孔通過螺絲與第二通孔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二通孔內安裝有金屬螺母,螺絲的一端部與金屬螺母螺接。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絲為手動螺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驅動器外殼安裝結構,其包括塑膠機殼及上蓋板,塑膠機殼與上蓋板扣接,上蓋板的側面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通過螺絲與塑膠機殼的側緣固定連接。所述螺絲可為手動螺絲。本實用新型把連接塑膠機殼與上蓋板的孔設在上蓋板側面的凹槽內,可有效防止外部液體沿孔進入驅動器內,一定程度上延長了驅動器的使用壽命;而且,從正面看不到孔,不會對驅動器的外觀造成影響;由於使用了手動螺絲,無需使用工具就能把塑膠機殼和上蓋板拆裝,十分的方便。
文檔編號H05K5/02GK202524679SQ2012200549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0日
發明者陳騰 申請人:江蘇吉泰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