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裡的馬是怎麼來的(原來沙漠中不止有駱駝還有野馬)
2023-04-30 23:15:08 3
提到沙漠這種極端的自然環境,人們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駱駝。畢竟駱駝這種動物有著「沙漠之舟」的名號,其身體的各種構造也都完美地適應了沙漠的惡劣環境。但其實沙漠裡面除了駱駝這種大型食草動物以外,還有一種耐旱能力非常強的野馬,這種野馬的名字就是——普氏野馬。
普氏野馬的體型與人工馴養的普通馬種差不多,成年以後的普氏野馬體長大約為兩米一左右,身高通常可以達到一米三(從頭頂到腳底的高度),同時它們也有著長長的馬尾,比較極端的個體尾巴的長度甚至能夠接近一米。
一般的普氏野馬族群大約由二十匹左右的普氏野馬組成,整個族群的野馬會聽從最高大強健的那匹野馬。首領往哪裡走,其他的野馬也會毫不猶豫地追隨。當然也並非是所有的普氏野馬群都能有這麼多成員,特別是人類的獵殺導致普氏野馬數量下降以後,很多時候一個普氏野馬群只有五六個成員。
不過除了人類的影響以外,普氏野馬數量少與它們的性情也是有關係的。這種野馬本身的繁育能力不弱,但是族群間喜歡勾心鬥角。最雄壯的雄性野馬會阻止其他雄性野馬與雌馬交配,最雄壯的雌性野馬也會阻止其他雌性野馬與雄性交配。好在是雄性普氏野馬的交配能力實在夠強,每半個小時可以交配八次,並且雌性普氏野馬的發情期也夠長,因而最終不至於耽誤族群的繁育任務。
幼馬成功出生以後,想要成功長大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戈壁荒漠的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差了,每一匹幼馬想要長大成馬,不僅需要身體強健而且還要具備足夠的毅力。它們得能夠跟上族群的腳步,只有在身體撐到極限之前走到水源地才能夠成功渡過每一次的生存危機。幸運的是這種動物總知道水源在哪。
面壁思過:
儘管普氏野馬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但是它們畢竟是比不了駱駝的。所以不少地區的普氏野馬都出現了地區性滅絕,就連我國的普氏野馬也曾經徹底消失過。不過後來我國又重新引進了這種野馬,並將其列入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行列。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