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發酵廢液生產化肥的脫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2:54:3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水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發酵廢液生產化肥的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胺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統稱,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胺基酸能在植物或動物組織中合成,可由蛋白質水解得到,在組織的代謝、生長、維護和修復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胺基酸廣義上是指含有一個鹼性氨基又含有一個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但一般的胺基酸,則是指構成蛋白質的結構單位。胺基酸是構成生命大廈的基本磚石之一。蛋白質是生物體內重要的活性分子,包括催化新陳代謝的酶。胺基酸採用發酵法進行生產,在發酵完成後,需要處理髮酵廢液。首先去除發酵廢液的固體雜質,然後測量其中各種離子的濃度,並根基其濃度添加適量的添加劑後,進行濃縮;然後採用吸水塑料球吸飽滿水,吸滿水的塑料球需要乾燥;傳統的乾燥方法採用烘乾機進行乾燥,這樣存在耗能高,水分散失嚴重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發酵廢液生產化肥的脫水裝置,通過設置本裝置,從而能快速的脫去塑料球中的水分,且通過設置冷凝器,實現對水的回收,提高水的利用率,節省了原料,提高了經濟效益。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發酵廢液生產化肥的脫水裝置,包括乾燥裝置和冷凝裝置和控制系統,乾燥裝置包括多個乾燥模塊和乾燥罐,多個乾燥模塊沿豎直方向左右交錯設置在乾燥罐的內壁上;冷凝裝置包括冷凝器,冷凝器的底部設置有蓄水槽。
所述乾燥模塊包括乾燥板,乾燥板的一端固定在乾燥罐的內壁上,所述乾燥罐底部一側設置有進風口,乾燥罐底部的另一側設置有出料口;乾燥罐底部內傾斜設置有引導板,引導板高的一端設置在乾燥罐內壁上,引導板的底部與出料口相連。
進一步地,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利用發酵廢液生產化肥的脫水裝置的優選結構,所述乾燥罐的頂部的側面設置有進料口,乾燥罐的頂部還設置有排氣口,乾燥罐的外側壁上設置有控制裝置;所述乾燥板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導氣孔,導氣孔上小下大;乾燥板與乾燥罐內壁的連接處設置有用於檢測乾燥板整體重量的重量檢測裝置,乾燥板上還設置有用于振動的振動器;乾燥板與乾燥罐內壁連接處的上部設置有導流板,導流板傾斜設置,導流板的頂部與乾燥罐內壁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進風口中設置有溫度檢測裝置,溫度檢測裝置通過電纜與控制裝置相連;所述排氣口中設置有用於檢測氣體溼度的溼度檢測裝置和用於檢測流速的流量檢測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振動器、重量檢測裝置、溼度檢測裝置、流量檢測裝置通過電纜與控制裝置電連接。所述進風口處設置有電磁節流閥,電磁節流閥與控制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冷凝器包括散熱管,散熱管的入口端與排氣口相連,排氣口的出口端連接蓄水槽,蓄水槽的底部傾斜設置,蓄水槽底部的最低點設置有冷凝水排出口,蓄水槽頂部側面設置有冷排氣口。
進一步地,所述蓄水槽內設置有深度計,所述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裝置,冷凝水排出口處設置有電磁閥,電磁閥和深度計與控制裝置相連。
綜上所述,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設置冷凝器,從而實現對氣態水的回收,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節省了原料,提高了經濟效益;
2、通過設置本裝置,從而能快速的脫去塑料球中的水分,且能量消耗低,速度快,能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是乾燥罐,2是進風口,3是引導板,4是出料口,5是乾燥板,6是導流板,7是振動器,8是重量檢測裝置,9是導氣孔,10是進料口,11是排氣口,12是溼度檢測裝置,13是流量檢測裝置,14是冷凝器,15是散熱管,16是蓄水槽,17是冷排氣口,18是深度計,19是控制裝置,20是冷凝水排出口,21是溫度測量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乾燥裝置和冷凝裝置和控制系統,乾燥裝置包括多個乾燥模塊和乾燥罐1,多個乾燥模塊沿豎直方向左右交錯設置在乾燥罐1的內壁上;冷凝裝置包括冷凝器14,冷凝器14的底部設置有蓄水槽16。採用多層幹模塊的結構能大大提高設備的乾燥面積,儘可能提高待乾燥物體的運行路程,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還能提高熱空氣的利用效率。
所述乾燥模塊包括乾燥板5,乾燥板5的一端固定在乾燥罐1的內壁上,所述乾燥罐1底部一側設置有進風口2,乾燥罐1底部的另一側設置有出料口4;乾燥罐1底部內傾斜設置有引導板3,引導板3高的一端設置在乾燥罐1內壁上,引導板3的底部與出料口4相連。
進一步地,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利用發酵廢液生產化肥的脫水裝置的優選結構,所述乾燥罐1的頂部的側面設置有進料口10,乾燥罐1的頂部還設置有排氣口11,乾燥罐1的外側壁上設置有控制裝置19;所述乾燥板5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導氣孔9,導氣孔9上小下大;上小下大的導氣孔9能提高空氣的流速,提高幹燥新效果,減少待乾燥物體對排氣孔的堵塞。乾燥板5與乾燥罐1內壁的連接處設置有用於檢測乾燥板5整體重量的重量檢測裝置8,重量檢測裝置8能檢測到乾燥板5上的重量,防止待乾燥物體在乾燥板上產生堆積;乾燥板5上還設置有用于振動的振動器7;振動器7能加速待乾燥物體的運動。乾燥板5與乾燥罐1內壁連接處的上部設置有導流板6,導流板6傾斜設置,導流板6的頂部與乾燥罐1內壁相連。導流板6傾斜設置,待乾燥物體不會在角落裡產生堆積。
進一步地,所述進風口2中設置有溫度檢測裝置21,溫度檢測裝置21通過電纜與控制裝置19相連;所述排氣口11中設置有用於檢測氣體溼度的溼度檢測裝置12和用於檢測流速的流量檢測裝置13。通過設置溼度檢測裝置12、流量檢測裝置13,能測出氣體中的溼度和效率,進而調整通氣速率以達到最優乾燥效果,實現設備的最大化利用。
進一步地,所述振動器7、重量檢測裝置8、溼度檢測裝置12、流量檢測裝置13通過電纜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所述進風口2處設置有電磁節流閥,電磁節流閥與控制裝置19電連接。電磁節流閥能調節空氣的流速,並能實現自動化控制,使用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冷凝器14包括散熱管15,散熱管15的入口端與排氣口11相連,排氣口11的出口端連接蓄水槽16,蓄水槽16的底部傾斜設置,蓄水槽16底部的最低點設置有冷凝水排出口20,蓄水槽16頂部側面設置有冷排氣口17。散熱管15上設置有鰭狀的散熱片。蓄水槽16可以盛放冷凝下來的冷凝水。採用傾斜設置,可將其中的水完全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蓄水槽16內設置有深度計18,所述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裝置19,冷凝水排出口20處設置有電磁閥,電磁閥和深度計18與控制裝置19相連。電磁閥和深度計18配合控制裝置19使用,從而能控制冷凝水的排放。防止出現冷凝水從冷排氣口17中流出。
具體使用時,首先通過進風口2向乾燥罐1通入乾燥的熱空氣,進料口10加入待乾燥物體,待乾燥物體一層層的乾燥,最後通過出料口4流出,空氣從排氣口11中排出,這樣就實現了對待乾燥物體的乾燥。排出的空氣通過排氣口11進入冷凝器14,冷凝器14通過其中的散熱管15將熱空氣冷卻,冷卻的過程中,其中的水蒸氣凝結在散熱管15上,並沿著散熱管15流入蓄水槽16,實現對水分的回收,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節省了原料,提高了經濟效益。
具體運行過程,首先通過進風口2向乾燥罐1通入乾燥的熱空氣,進料口10加入待乾燥物體;熱空氣通過乾燥板5上的導氣孔9通向待乾燥物體,待乾燥物體在振動器7的振動下運動,並在導流板6的引導下進入下層乾燥板5,如此循環,直到待乾燥物體落在引導板3上並通過出料口4排出。熱空氣通過排氣口11排出。重量檢測裝置8能檢測出乾燥板5和待乾燥物體的總重,當待乾燥物體的出現堆積時,通過控制裝置18控制振動器7加速,提高待乾燥物體的運動速度,防止出現堆積,影響設備的運行。溼度檢測裝置12和流量檢測裝置13能檢測出熱空氣的乾燥效率,當效率下降時,控制裝置18控制進風口2的電磁節流閥,降低流速;當乾燥不徹底時,可通過調節電磁節流閥提高流速。然後產生的廢氣通過排氣口11進入冷凝器14,冷凝器14通過散熱管15和散熱管15上的散熱片將熱空氣冷卻,冷卻的過程中,其中的水蒸氣凝結在散熱管15上,並沿著散熱管15流入蓄水槽16,實現對水分的回收;蓄水槽16上設置的深度計18可測量水槽中的水量並將信息發送給控制裝置19,當水量達到一定深度後,控制裝置19控制冷凝水排出口20上的電磁閥打開,放出冷凝水。這樣,在實現對塑料球乾燥的同時,還回收了其中的水分,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