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9:05:51

本實用新型涉及正負壓轉換系統,具體涉及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
背景技術:
管道因其自身獨特的特點,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領域,主要用在給水、排水、供熱、供燃氣、長距離輸送石油、天然氣、農業灌溉、水利工程和各種工業裝置中。當今社會中,地暖的鋪設主要也是依靠管道來進行熱交換,在管道的使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水垢等各種附著物,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嚴重影響管道以及與之相連的機械的正常運行。
管道因為其內部不可見的特點,在清洗過程中需要在管道的兩端進行清洗,通常的清洗方法是利用水泵產生的壓力去衝擊汙垢,清洗方式單一,並且不能完全去除汙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具有正負壓自由轉化,單向衝洗模式和往返衝洗模式自由切換的優良特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包括負壓發生器、控制中心、主控電磁閥、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介質吸入單向閥和介質輸出單向閥;所述負壓發生器的一個埠連接所述主控電磁閥;另一埠並列連接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和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的另一埠連接兩個並聯的介質吸入單向閥和介質輸出單向閥;所述主控電磁閥在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和介質吸入單向閥與介質輸出單向閥配合下提供單向衝洗模式;所述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配合所述主控電磁閥提供往返衝洗模式。
上述的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所述介質輸出單向閥背向所述負壓發生器開通,一端與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連接,另一端連接被清洗管道Ⅰ,所述介質吸入單向閥面向所述負壓發生器開通,一端連接到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另一端連接介質容器Ⅰ;所述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的另一埠用於連接被清洗管道Ⅱ,所述被清洗管道Ⅱ的另一端用於連接介質容器Ⅱ。
上述的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所述主控電磁閥打開時,所述負壓發生器正常工作,產生負壓,此時,連接所述主控電磁閥一端的正壓氣流通過所述主控電磁閥排出,連接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和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的一端產生負壓氣流;所述主控電磁閥關閉時則只作為通氣部件使用,壓縮空氣直接從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或者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排出。
上述的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控制中心包含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全自動與手動工作模式選擇旋鈕、單向輸出以及正負壓交替輸出選擇旋鈕、手動操作按鈕和電源開關,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用於控制主控電磁閥,所述全自動與手動工作模式選擇旋鈕的一端連接所述電源開關正極,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和手動操作按鈕,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和手動操作按鈕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主控電磁閥的同一個接線端,所述主控電磁閥的另一接線端連接到所述電源開關的負極;所述單向正壓輸出以及正負壓交替輸出選擇旋鈕的一端與所述電源開關的正極連接,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的接線端、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的接線端,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和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的另一接線端都連接到所述電源開關的負極。所述全自動與手動工作模式選擇旋鈕用來選擇自動模式或者手動模式,所述單向輸出以及正負壓交替輸出選擇旋鈕用來選擇單向衝洗模式和往返衝洗模式。
上述的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所述單向衝洗模式為: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開啟,所述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關閉,此時所述正負壓轉換裝置處於單向衝洗模式,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開啟,所述負壓發生器正常工作,由於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處於負壓狀態,所述介質輸出單向閥關閉,所述介質吸入單向閥打開,負壓氣流從所述介質容器Ⅰ內吸取介質到所述正負壓轉換裝置內;當所述主控制電磁閥關閉時,所述介質吸入單向閥關閉,所述介質輸出單向閥開通,壓縮空氣將吸入的介質送入被清洗管道Ⅰ。所述往返衝洗模式為:所述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開啟,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關閉,此時所述正負壓轉換裝置處於往返衝洗模式,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開啟,所述正負壓轉換裝置處於負壓工作狀態;負壓氣流直接從被清洗管道Ⅱ的另一端的介質容器Ⅱ中吸入介質並攜帶介質在所述被清洗管道Ⅱ內反向運動;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關閉,正負壓轉換裝置處於正壓工作狀態,正壓氣流攜帶介質在被清洗管道Ⅱ內正向運動;通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的開啟與關閉,控制介質在被清洗管道Ⅱ內做往返運動。
上述的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所述單向衝洗模式的衝洗次數可以通過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或者手動操作按鈕來自由設定;所述往返衝洗模式的往返間隔時間以及往返衝洗次數可以通過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或者手動操作按鈕來自由設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壓縮空氣可以自由轉換成正負壓氣流,實現介質的吸入和輸出;單向輸出以及正負壓交替輸出選擇旋鈕可以將正負壓轉換裝置切換到單向衝洗模式或往返衝洗模式;選擇任意一種衝洗模式之後,全自動與手動工作模式選擇旋鈕可以選擇全自動工作模式或者手動工作模式,全自動工作模式中衝洗時間和次數通過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來設置,手動工作模式中衝洗時間和次數通過可通過手動操作按鈕控制,整個正負壓轉換裝置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控制中心的電器線路連接圖。
圖中:1主控電磁閥,2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1被清洗管道Ⅰ,22介質容器Ⅰ,3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1被清洗管道Ⅱ,32介質容器Ⅱ,4負壓發生器,5控制中心,6介質吸入單向閥,7介質輸出單向閥,8電源開關,9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10單向輸出以及正負壓交替輸出選擇旋鈕,11全自動與手動工作模式選擇旋鈕,12手動操作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圖1為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控制中心的電器線路連接圖。
請參見圖1,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包括負壓發生器4、控制中心5、主控電磁閥1、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介質吸入單向閥6和介質輸出單向閥7;所述負壓發生器4的一個埠連接所述主控電磁閥1;另一埠並列連接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和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所述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的另一埠用於連接被清洗管道Ⅱ31,所述被清洗管道Ⅱ31的另一端用於連接介質容器Ⅱ32。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的另一埠連接兩個並聯的介質吸入單向閥6和介質輸出單向閥7,所述介質輸出單向閥7背向所述負壓發生器4開通,一端與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連接,另一端連接被清洗管道Ⅰ21,所述介質吸入單向閥6面向所述負壓發生器4開通,一端連接到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另一端連接介質容器Ⅰ22。
請參見圖2,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控制中心包含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9、全自動與手動工作模式選擇旋鈕11、單向輸出以及正負壓交替輸出選擇旋鈕10、手動操作按鈕12和電源開關8。所述全自動與手動工作模式選擇旋鈕11的一端連接所述電源開關8正極,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9和手動操作按鈕12,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9和手動操作按鈕1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主控電磁閥1的同一個接線端,所述主控電磁閥1的另一接線端連接到所述電源開關8的負極;所述單向正壓輸出以及正負壓交替輸出選擇旋鈕10的一端與所述電源開關8的正極連接,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的接線端、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的接線端,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和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的另一接線端都連接到所述電源開關8的負極。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所述單向衝洗模式為: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開啟,所述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關閉,所述控制中心5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1開啟,所述負壓發生器4正常工作,由於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處於負壓狀態,所述介質輸出單向閥7關閉,所述介質吸入單向閥6打開,負壓氣流從所述介質容器Ⅰ22吸取介質到所述正負壓轉換裝置內;當所述主控制電磁閥1關閉時,所述介質吸入單向閥6關閉,所述介質輸出單向閥7開通,壓縮空氣將吸入的介質送入被清洗管道Ⅰ21。所述往返衝洗模式為:所述往返衝洗控制電磁閥3開啟,所述單向衝洗控制電磁閥2關閉,此時所述正負壓轉換裝置處於往返衝洗模式,所述控制中心5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1開啟,所述正負壓轉換裝置處於負壓工作狀態;負壓氣流直接從被清洗管道Ⅱ31的另一端的介質容器Ⅱ32中吸入介質並攜帶介質在被清洗管道Ⅱ31內反向運動;所述控制中心5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1關閉,正負壓轉換裝置處於正壓工作狀態,正壓氣流將介質排出被清洗管道Ⅱ31並攜帶介質在被清洗管道Ⅱ31內正向運動;通過所述控制中心5控制所述主控電磁閥1的開啟與關閉,控制介質在被清洗管道Ⅱ31內做往返運動。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種把壓縮空氣轉變為正負壓氣流的正負壓轉換裝置,其中,所述單向衝洗模式的衝洗次數可以通過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9或者手動操作按鈕12來自由設定;所述往返衝洗模式的往返間隔時間以及往返衝洗次數可以通過所述可編程多功能時間處理器9或者手動操作按鈕12來自由設定。
應該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製備方法僅僅是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