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9:05:21 2
支架總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架總成,其包括基板(14)、基盤(15)、支架組與蓋板。基板具有限位部(20)與第一定位部(21),基盤可旋轉的設置於限位部中,基盤具有第二定位部(32),其中,第二定位部可選擇性地定位於第一定位部,支架組連接基盤,蓋板連接基板,基盤位於蓋板、基板與限位部之間。本實用新型旋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降低,並且更加耐用。
【專利說明】支架總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關於支架總成,且特別是有關於可旋轉的支架總成。
【背景技術】
[0002]近幾年來,可攜式電子裝置逐漸成為主流,包括平板計算機和智能型手機,為了便於使用者使用此類電子裝置,同時也為了達到保護電子裝置的功用,現有市場上逐漸出現一種具有支架總成的保護殼,平板計算機或智能型手機可卡嵌於保護殼中,並利用保護殼所附帶的支架總成,使平板計算機或智能型手機可以立於桌面或其餘承載面上,以便於使用者利用這些電子裝置觀賞影片或照片等。同時也由於平板計算機或智能型手機經常需要因應其所呈現的內容而改變其設置狀態為縱向或橫向,因此所述支架總成也需要能因應這樣的設置需求而兼具旋轉功能。
[0003]支架總成包括基板、基盤、連杆與支撐盤,目前具有旋轉功能的支架總成通常會在基盤上設置圓弧形軌道,並在基板上設置滑杆,滑杆會在軌道中移動,使基盤與基板可以相對旋轉。然而,此種結構需要許多精細的組件來互相配合,較為複雜,提高了生產成本,且耐用度也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支架總成,以期能簡化旋轉結構、降低生產成本並提聞耐用度。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支架總成,其包括基板、基盤、支架組及蓋板。基板具有限位部與第一定位部,基盤可旋轉地設置於限位部中,基盤具有第二定位部,其中,第二定位部選擇性地定位於第一定位部,支架組連接基盤,蓋板連接基板,基盤位於蓋板、基板與限位部之間。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具有彈性組件,彈性組件選擇性地抵接第二定位部。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第二定位部為定位槽,彈性組件選擇性地抵接定位槽。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彈性組件實質上為彈片,彈片的中間朝向基盤的方向凸設有弧部,弧部與定位槽的形狀互相適配,弧部選擇性地卡合於定位槽。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第一定位部還包括本體,本體的兩側朝向基盤的方向各延伸有支臂,彈片的兩側分別固接兩支臂,且彈片與本體之間形成讓位空間。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各支臂包括延伸段與彎折段,延伸段由本體水平延伸而成,彎折段由延伸段背離本體的一端垂直延伸而成,彈片固接於彎折段。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定位槽為複數個且凹設於基盤的周緣,第一定位部為兩個且它們彼此對立設置於基盤的兩側。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限位部為限位壁,限位壁圍繞基盤設置,基盤的周緣接觸限位壁。[0013]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限位壁為複數個,且這些限位壁之間間隔有複數個開口,第一定位部對應於開口設置。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支架組連接於基盤背離蓋板的一側,支架組包括複數個連杆與支撐盤,這些連杆的一端樞接於基盤,這些連杆的另一端樞接於支撐盤。
[001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支架總成,其簡化了旋轉結構、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並且提高了耐用度。
[0016]為讓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和優點能使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更易理解,下文舉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保護殼及其支架總成的爆炸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橫向設置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基盤與支架組的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基板的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定位部的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基板與基盤的配合關係示意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縱向設置示意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收合狀態示意圖。
[0025]符號說明
[0026]10保護殼
[0027]11 殼體
[0028]12支架總成
[0029]13卡固部
[0030]14 基板
[0031]15 基盤
[0032]16支架組
[0033]17 蓋板
[0034]18內側面
[0035]19外側面
[0036]20限位部
[0037]21第一定位部
[0038]22限位壁
[0039]23 周緣
[0040]24 開口
[0041]25 彈片
[0042]26 本體
[0043]27 支臂
[0044]28延伸段
[0045]29彎折段[0046]30弧部
[0047]31讓位空間
[0048]32第二定位部
[0049]33定位槽
[0050]34連杆
[0051]35支撐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52]請參照圖1至圖6,保護殼10具有殼體11與支架總成12,殼體11的四角具有卡固部13,卡固部13可固定於可攜式電子裝置(圖中未繪示,例如為平板計算機或智能型手機)的四角,使電子裝置卡嵌於保護殼10中,而支架總成12則可用於支撐保護殼10連同卡嵌於其中的電子裝置。支架總成12包括基板14、基盤15、支架組16與蓋板17,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4為殼體11的一部份,基板14、殼體11與卡固部13 —體成形,但不限於此。基板14具有相對立的內側面18與外側面19,如第4圖所示,基板14的內側面18上設置有限位部20與第一定位部21,而基盤15可旋轉的設置於限位部20中(配合參照圖3、圖4與圖6)。
[0053]如圖4所示,限位部20是由基板14的內側面18凸伸的四個限位壁22,如圖6所示。這些限位壁22圍繞基盤15設置。基盤15為圓盤狀,相應的,限位壁22則為圓弧形結構,基盤15的周緣23接觸限位壁22,蓋板17連接基板14 (配合參照圖1),使基盤15位於蓋板17、基板14與限位部20之間,換言之,限位壁22會限制基盤15的水平位移,基板14與蓋板17配合則會限制基盤15的垂直位移,因此基盤15僅能進行相對於基板14的一個自由度的旋轉運動。限位壁22之間間隔有開口 24,第一定位部21對應於開口 24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部21為兩個,且這兩個第一定位部21彼此對立設置於基盤15的兩偵牝但不限於此。
[0054]如圖5所示並配合參照圖6,第一定位部21具有彈性組件,彈性組件可選擇性地與基盤15互相定位,在本實施例中,彈性組件為彈片25,第一定位部21包括本體26,本體26固定於基板14的內側面上,本體26的兩側朝向基盤15的方向各延伸有支臂27,支臂27包括延伸段28與彎折段29,延伸段28由本體26水平延伸而成,彎折段29由延伸段28背離本體26的一端垂直延伸而成,因而延伸段28與彎折段29形成L字形的結構,其中,彈片25的兩側分別固接於彎折段29,彈片25的中間朝向基盤15的方向凸設有弧部30,並且,彈片25與本體26之間形成有讓位空間31。彈片25為金屬材質,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當弧部30受到朝向本體26方向的應力,弧部30連同彈片25會朝向讓位空間31內縮而彈性變形,弧部30會進入讓位空間31中,當所述應力消失時,則因為彈性回復力的關係,弧部30連同彈片25會回復到原本的位置。
[0055]如圖3所示並配合參照圖6,基盤15具有第二定位部32,第二定位部32可選擇性地定位於第一定位部2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定位部32為定位槽33,且定位槽33的形狀適配於弧部30。定位槽33有複數個,並凹設於基盤15的周緣23,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槽33為八個且平均分布於基盤15的周緣23,每兩個相鄰的定位槽33之間約相差45度,但不限於此。其中,弧部30選擇性地卡合於定位槽33中。[0056]如圖6所示,基盤15與基板14可進行相對旋轉運動,當定位槽33尚未接觸弧部30之前,基盤15可順暢的旋轉,在此過程中,弧部30與彈片25會被基盤15的周緣23壓進讓位空間31中,直到當定位槽33對齊弧部30時,弧部30與彈片25會因為彈性回復力的關係回復原位,弧部30會抵接定位槽33,弧部30與定位槽33互相配合可達到基盤15相對於基板14的定位效果。若施予一定程度的力量,使弧部30脫出定位槽33,則基盤15可繼續旋轉,直到弧部30卡入下一個定位槽33中,則再次產生定位效果。因為在本實施例中,每兩相鄰的定位槽33間隔45度,相當於基盤15每旋轉45度會定位一次。在其它實施例中,每兩相鄰的定位槽亦可間隔90度,則基盤為每旋轉90度定位一次。
[0057]如圖3所示並配合參照圖1,支架組16連接於基盤15背離蓋板17的一側,支架組16包括支撐盤35與複數個連杆34,這些連杆34的一端樞接於基盤15,這些連杆34的另一端樞接於支撐盤35。
[0058]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8所示,支架組16可展開或收納,當支架組16為收納狀態時,如圖8所示,支撐盤35會蓋合併接觸基盤15,此時連杆34會互相平行且平貼於支撐盤35與基盤15之間。當支架組16展開時,如圖3所示,連杆34的兩端會分別與基盤15以及支撐盤35相對樞轉,直到連杆34與基盤15夾有一角度時,支架組16為完全展開的狀態,此時支撐盤35可頂於桌面或承載面,使保護殼10立於桌面或承載面上,如第2圖與第7圖所示。並且,通過上述基盤15、基板14、蓋板17、限位部20、第一定位部21與第二定位部32的配合關係,基盤15可相對於基板14與蓋板17旋轉,使保護殼10可以橫向立於桌面(如圖2)或縱向立於桌面(如圖7)。藉由上述結構,使用者可以簡便地將卡嵌於保護殼10中的電子裝置橫置或直立於桌面,以便配合電子裝置的顯示內容改變其設置狀態。
[005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種支架總成,其簡化了旋轉結構、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並且提高了耐用度。
[0060]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當視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支架總成,包括: 一基板(14),該基板具有一限位部(20)與一第一定位部(21); 一基盤(15),該基盤可旋轉的設置於該限位部(20)中,該基盤具有一第二定位部(32),其中,該第二定位部(32)可選擇性地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21); 一支架組(16),該支架組連接該基盤(15);以及 一蓋板(17),該蓋板(17)連接該基板(14),該基盤(15)位於該蓋板(17)、該基板(14)與該限位部(20 )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該第一定位部(21)具有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可選擇性地抵接該第二定位部(32 )。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該第二定位部為一定位槽(33),該彈性組件可選擇性地抵接該定位槽(33 )。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該彈性組件為一彈片(25),該彈片的中間朝向該基盤(15 )的方向凸設有一弧部(30 ),該弧部(30 )與該定位槽(33 )的形狀互相適配,該弧部(30 )可選擇性地卡合於該定位槽(33 )。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該第一定位部(21)包括一本體(26),該本體(26)的兩側朝向該基盤(15)的方向各延伸有一支臂(27),該彈片(25)的兩側分別固接所述兩支臂(27 ),且該彈片(25 )與該本體(26 )之間形成一讓位空間(31)。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所述支臂(27)各包括一延伸段(28)與一彎折段(29),所述延伸段(28)由該本體(26)水平延伸,所述彎折段(29)由所述延伸段(28)背離該本體(26)的一端垂直延伸,該彈片(25)固接於所述彎折段(29)。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所述定位槽(33)為複數個且它們凹設於該基盤(15)的周緣,所述第一定位部(21)為兩個且它們彼此對立地設置於該基盤(15)的兩側。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該限位部為一限位壁(22),該限位壁圍繞該基盤(15 )設置,該基盤的周緣接觸該限位壁。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所述限位壁(22)為複數個且它們間隔設置複數個開口(24),所述第一定位部(21)對應於所述開口(24)設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總成,其中,該支架組(16)連接於該基盤(15)背離該蓋板(17)的一側,該支架組(16)包括複數個連杆(34)與一支撐盤(35),所述連杆(34)的一端樞接於該基盤(15),所述連杆(34)的另一端樞接於該支撐盤(35)。
【文檔編號】F16M11/06GK203421435SQ20132046272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曹展源, 陳維鈞 申請人:欣日興精密電子(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