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真空負壓結構的熱成型機構的自剪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5:44:1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成型機構的自剪模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真空負壓結構的熱成型機構的自剪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製作一次性塑料杯的熱成型模具(自剪模具)主要由上模和下模組成;而下模部分主要包括成型模腔與下剪模。當模具成型時,首先要對塑料片材加熱,使塑料片材的溫度達到成型溫度;然後,加熱好的塑料片材被送到經過成型工位;接著,熱成型模具合模,上模的壓料環與下模的下剪模將塑料片材壓緊,由上模拉伸頭對塑料片材進行拉伸,在片材上形成塑料杯的形狀,隨後向成型氣室中通入壓縮空氣,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塑料片材緊貼成型模的內表面。
所述成型模由杯模與杯底模兩部分組成;通常空氣的排放依靠杯腔與杯底模的排氣槽排出,當製作大容量塑料杯的時候,因為體積的增大,在單位時間內需要排出更多的空氣,如果增加打杯速度,單純依靠排氣槽的排氣很難保證塑料杯的完全成型,造成塑料杯表面的凹凸不平、杯身細節無法成型,導致塑料杯廢品率大幅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排氣慢,影響塑料杯的成型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真空負壓結構的熱成型機構的自剪模具,這種具有真空負壓結構的熱成型機構的自剪模具能夠快速排除塑料片材下方的下模內的空氣。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具有真空負壓結構的熱成型機構的自剪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設有拉伸頭、拉伸頭驅動機構、壓料環、上剪模,下模上設有下模板、下剪模、成型模、頂出杆升降驅動機構、頂出杆、杯底模;合模時,所述塑料片材和上剪模之間形成成型氣室,其特徵在於:合模時,位於所述塑料片材下方的整個下模與塑料片材之間形成一個真空氣室。
較優的方案,所述下模內設置有模具下端負壓氣路。
較優的方案,所述下模內還設置有杯腔排氣槽,所述下模板設有真空氣室,所述杯腔排氣槽與真空氣室連通,模具下端負壓氣路與真空氣室連通。
當塑料片材經過塑料模具時,上下模合模,成型氣室中通入壓縮空氣,此時空氣由杯腔排氣槽進入模具真空氣室,再由模具下端負壓氣路吸走,然後塑料片材緊貼成型模。
本發明對照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合模後,成型氣室中通入壓縮空氣,壓縮空氣由杯腔排氣槽進入模具真空氣室,再由模具下端負壓氣路吸走,然後塑料片材緊貼成型模;裝有此裝置的熱成型模具製作的製品成型到位,製品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優選實施例中的具有真空負壓結構的熱成型機構的自剪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14,上模3上設有拉伸頭2、拉伸頭驅動機構1、壓料環5、上剪模4,下模14上設有下模板13、下剪模15、成型模16、頂出杆升降驅動機構17、頂出杆9、杯底模10;合模時,所述塑料片材8和上剪模4之間形成成型氣室6,合模時,位於所述塑料片材8下方的整個下模14與塑料片材8之間形成一個真空氣室。
所述下模14內設置有模具下端負壓氣路11。
所述下模14內設置有杯腔排氣槽18,所述下模板13設有真空氣室12,所述杯腔排氣槽18與真空氣室12連通,模具下端負壓氣路11與真空氣室12連通。
下面介紹一下工作過程:
塑料片材8加熱後送到熱成型工位,熱成型模具的下模14往上移動,下剪模15首先碰到加熱後的塑料片材8,同時上模3的壓料環5壓緊下剪模15的最上端,熱成型模具合模。此時,在塑料片材和上剪模4之間形成了成型氣室6,隨後通過進氣管道7向成型氣室中通入壓縮空氣。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塑料片材8下方下模14內的空氣由杯腔排氣槽進入模具下模板13的真空氣室12,再由下模板13的模具下端負壓氣路加速吸走空氣,然後塑料片材8緊貼成型模,將成型片材定形。
定形後的塑料片材8由上剪模4的切刀刃和下剪模15的切刀刃配合,完成剪切動作,將塑料杯製品從塑料片材8中剪切出來,獲得單個的塑料杯製品;接著頂出杆升降驅動機構17帶動頂出杆9、杯底模10上升,將塑料杯從成型模中頂出,使塑料杯脫離成型模。最後,向塑料杯吹風,將塑料杯吹離熱成型模具。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各部分名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發明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於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內。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