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5:56:36 2
專利名稱: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吸引或汲送器械。
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是供病人作心內直視手術時插入腔靜脈或主動脈作體外循外血液使用的。插管分為動脈插管和靜脈插管。動脈插管插入頭的開口面一般為尖斜狀,靜脈插管插入頭的開口具有多個小孔。目前廣泛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採用醫用塑料材料通過擠出工藝而成,其彎曲性能和彈性欠佳,所以發生彎曲時易打折,如在手術時發生此情況,造成血流量遽變,對病人不利,且打折的插管在放開後又不易恢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有良好的彎曲性能和彈性的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
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在空心管體上套置有彈簧圈,管體的外部設有包覆彈簧圈的封閉層。
上述封閉層可以是為塑封層。
上述封閉層也可以是套管。
上述插管連接頭連接有專用接頭。
圖1為直型動脈插管示圖;圖2為L型動脈插管示圖;圖3為直型靜脈插管示圖;圖4為L型靜脈插管示圖;圖5為具有另一種結構的直型動脈插管示圖。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所示的插管為直型動脈插管,空心管體1採用醫用級軟聚氯乙烯通過常規工藝——擠出、切割而成,彈簧圈2採用0.2~0.3mm不鏽鋼絲繞制而成,彈簧圈2的長度短於空心管體1的長度,把彈簧圈2套置在管體1上進行塑封,形成封閉層3即塑封層3,塑封層3與管體1成一體,塑封層3把彈簧圈2全部包覆,使彈簧圈2固定在由管體1與塑封層3形成的插管壁內。然後再按常規工藝對管體的前、後端進行加工,形成插入頭11與連接頭12,插入頭11的開口面110為尖斜狀,並在插管插入頭11的一端套有端頭環4,端頭環4用以控制插管插入血管的深度。連接頭12連接專用接頭5,專用接頭5與體外循環管連接。
圖2所示的插管為L型動脈插管,插入頭11的一端彎曲,插入頭11的開口面110為尖斜狀,並在插管插入頭11的一端套有端頭環4,連接頭12連接專用接頭5。彈簧圈2固定在由管體1與塑封層3形成的插管壁內。
圖3所示的插管為直型靜脈插管,插管插入頭11具有多個小孔111,並在插管插入頭11的一端套有端頭環4,連接頭12連接專用接頭5。彈簧圈2固定在由管體1與塑封層3形成的插管壁內。
圖4所示的插管為L型靜脈插管,插入頭11的一端彎曲,插入頭11具有多個小孔111,連接頭12連接專用接頭5。彈簧圈2固定在由管體1與塑封層3形成的插管壁內。
圖5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直型動脈插管另一種結構,插入頭11的開口面110為尖斜狀,並在插管插入頭11的一端套有端頭環4,連接頭12連接專用接頭5。在管體1上套置彈簧圈2,在管體1的外部設有包覆彈簧圈2的封閉層3即套管3,彈簧圈2被固定在管體1與套管3之間。
L型動脈插管、直型靜脈插管和L型靜脈插管也都可以採取彈簧圈2被固定在管體1與套管3之間的結構(參照圖5)。
上述所有實施例中以
圖1至圖4所示的採用塑封結構的實施例為佳,它可以保證彈簧圈2與管體1間不會有鬆動。
本實用新型在彎曲時由於彈簧圈2對管體1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所以不會打折,放開時由於彈簧圈2的彈力作用,可以迅速復位。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具有空心管體(1),管體的前端為插入頭(11)、管體(1)的後端為連接頭(12),其特徵在於管體(1)上套置有彈簧圈(2),管體(1)的外部設有包覆彈簧圈(2)的封閉層(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其特徵在於封閉層(3)為塑封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其特徵在於封閉層(3)為套管。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其特徵在於插管連接頭(12)連接有專用接頭(5)。
專利摘要一種一次性使用體外循環配套插管,具有空心管體,管體的前端為插入頭、管體的後端為連接頭,管體上套置有彈簧圈,管體的外部設有包覆彈簧圈的封閉層。本實用新型由於採取在管體壁內設有彈簧圈,彈簧圈對管體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彎曲時不會打折,放開時由於彈簧圈的作用,可以迅速復位,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彎曲性能和彈性。
文檔編號A61M39/00GK2497802SQ0123837
公開日2002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18日
發明者謝新正 申請人:謝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