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斜齒行星傳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1:56:4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星傳動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斜齒行星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行星傳動機構是針對於配合標準系列馬達的行星減速箱體,目前,現有的行星減速箱體是單模數箱體組件,而且水平不一,參差不齊,行星減速箱體的噪音過大,傳動精度不高等問題存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斜齒行星傳動機構。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斜齒行星傳動機構,其包括第一齒輪及第二齒輪,第一齒輪具有依次設立的第一端部、中間部及第二端部,中間部的內徑小於第二端部的內徑,中間部與第二端部間形成階梯部,中間部的內壁具有第一內齒圈,第一內齒圈為直齒結構;第二齒輪的外壁緊配於第二端部內壁,其內壁具有第二內齒圈,第二內齒圈為斜齒結構,第一內齒圈的模數大於或等於第二內齒圈的模數。
根據本申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斜齒行星傳動機構包括墊片,墊片設置於階梯部。
根據本申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一內齒圈的模數為0.5模數。
根據本申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二內齒圈的模數為0.4模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斜齒行星傳動機構採用第一齒輪及第二齒輪緊配,且第一內齒圈的模數大於或等於第二內齒圈的模數,提升了斜齒行星傳動機構的可靠性及齒輪強度;且第二內齒圈採用斜齒結構,增加第二齒輪嚙合面重合度,減小第二齒輪的嚙合間隙,提升第二齒輪的傳動精度及運行平穩性,降低第二齒輪的運行噪音。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申請一實施例的斜齒行星傳動機構的分解圖。
圖2是本申請一實施例的斜齒行星傳動機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申請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申請。也就是說,在本申請的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組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的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並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於描述的組件或操作而已。
本實用新型為有關一種斜齒行星傳動機構的設計,本斜齒行星傳動機構可應用於電機的行星減速箱領域,特別是應用於大功率電機的行星減速箱領域,如:28P、32P、36P、38P、42P、55P、60P、80P及90P等較大功率電機的行星減速箱體。
請參閱圖1及圖2,其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的斜齒行星傳動機構1的分解圖和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斜齒行星傳動機構1,其包括第一齒輪11及第二齒輪12,第一齒輪11具有依次設立的第一端部111、中間部112及第二端部113,中間部112的內徑小於第二端部113的內徑,中間部112與第二端部113間形成階梯部114,中間部112的內壁具有第一內齒圈115,第一內齒圈115為直齒結構。第二齒輪12的外壁緊配於第二端部113的內壁,第二齒輪12的內壁具有第二內齒圈121,第二內齒圈121為斜齒結構,第一內齒圈115的模數大於或等於第二內齒圈121的模數。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內齒圈115的模數優選為0.5,第二內齒圈121的模數優選為0.4,當然其二者也可以為其它模數,於此不在贅述。
繼續參閱圖1及圖2,為了隔離雙模行星傳動機構1的運行噪音、阻止第二齒輪12運行時螺旋上升及支撐第二齒輪12於第二端部113,本申請的雙模行星傳動機構1還包括墊片13,墊片13設置於階梯部114,墊片13連接第二齒輪12。墊片13起到了隔離雙模行星傳動機構1的運行噪音,阻止第二齒輪12運行時螺旋上升及支撐第二齒輪12的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斜齒行星傳動機構採用第一齒輪及第二齒輪緊配,且第一內齒圈的模數大於或等於第二內齒圈的模數,提升了斜齒行星傳動機構的可靠性及齒輪強度;且第二內齒圈採用斜齒結構,增加第二齒輪嚙合面重合度,減小第二齒輪的嚙合間隙,提升了第二齒輪的傳動精度及運行平穩性,降低第二齒輪的運行噪音。
上述說明示出並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範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