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洗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0:23:01 2
專利名稱:搓洗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適於人們在日常生活洗浴時使用的方便衛生用品。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由上下搓洗面和手柄構成的搓洗器,雖然在其洗浴時能起到搓洗作用,但由於不能用來自行塗抹皂液,致使使用不方便,洗浴清潔效果不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上、下搓洗面的搓洗器,其下部具有皂腔來放置皂體。其上搓洗面具有一般搓洗器所具有的單一搓洗功能,下搓洗面在搓洗同時可施加皂液,使用方便,清潔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上、下搓洗面和手柄構成,在下搓洗面上具有數個均勻交錯布置的凸頭和小透孔。上搓洗面和下搓洗面通過分別與筒狀殼體的上、下端卡合而結合為一體。殼體內有一壓板,其下表面與殼體內壁和下搓洗面上表面構成皂腔,裡面可放置固態皂體。壓板上表面中心處有一套絲的彈簧導柱,其下端安裝有一螺母,上端套有一彈簧。利用調節螺母,可改變皂腔的厚度,並可調節對內置皂體壓力的大小,從而使皂腔可放置不同厚度的皂體。另外,殼體的外緣尺寸至少不大於上、下搓洗面相應卡合部位的內緣尺寸。而且在殼體和下搓洗面的卡合部位可分別具有相對應的凸環和凹槽,以便卡合時二者配合緊密與牢固。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搓洗器的剖面結構圖。
本實用新型由上搓洗面7、下搓洗面1和手柄8所構成。其中下搓洗面1上具有數個均勻交錯布置的凸頭和小透孔。上搓洗面7、下搓洗面1通過分別與筒狀殼體3的上、下端卡合而結合為一體。位於殼體3內的壓板4下表面與殼體3內壁、下搓洗面1上表面構成皂腔2。在洗浴使用時,皂腔2內可放置皂體,融溶的皂液會通過下搓洗面1的透孔流到被搓洗物上,從而進行除汙搓洗。另外,壓板4上表面中心處有一套絲的彈簧導柱9,其下端安裝有螺母5,上端套有彈簧6,利用調節螺母5,可改變皂腔2的厚度,適用於放置不同厚度的皂體及給皂體以適當的壓力,殼體3的外緣尺寸至少不大於上、下搓洗面7、1相應卡合部位的內緣尺寸,而且殼體3和下搓洗面1的卡合部位可分別具有相對應的數道凸環和凹槽,以使二者卡合時配合緊密牢固。為提高搓洗效果,上搓洗面7上表面也可設置數個均布的刺狀物或凸頭。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各個部件均可注塑或壓製成形其成本低,造價低廉,是一種方便易行的衛生清潔用品。
權利要求1.一種由上搓洗面(7)、下搓洗面(1)和手柄(8)構成的搓洗器,其特徵在於,下搓洗面(1)上具有數個均勻交錯布置的凸頭和小透孔;上搓洗面(7)、下搓洗面(1)通過分別與筒狀殼體(3)的上、下端卡合而結合為一體;位於殼體(3)內的壓板(4)下表面與殼體(3)內壁、下搓洗面(1)上表面構成皂腔(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搓洗器,其特徵是壓板(4)上表面中心處有一套絲的彈簧導柱(9),其下端安裝有螺母(5),上端套有彈簧(6);利用調節螺母(5),可改變皂腔(2)的厚度,並可調節對內置皂體之壓力的大小。
3.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搓洗器,其特徵是殼體(3)的外緣尺寸至少不大於上搓洗面(7)、下搓洗面(1)相應卡合部位的內緣尺寸;殼體(3)和下搓洗面(1)的卡合部位可分別具有相對應的數道凸環和凹槽,以使二者卡合時配合緊密與牢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品,供人們在洗浴時使用。本實用新型由上、下搓洗面7和1、手柄8構成。其上、下搓洗面7和1,利用與殼體3的上、下端分別卡合而結合為一體。殼體3內具有一壓板4,其下表面與殼體3內壁及下搓洗面1的上表面構成皂腔,可用來放置皂體。下搓洗面1上均勻交錯布置有數個凸點和透孔。當在洗浴中使用下搓洗面1時,融溶的皂液從透孔中流入到被洗面上進行去汙搓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解決了以往搓洗器只能進行一般搓洗,不能直接施加去汙物清潔洗浴的缺點。
文檔編號A47K7/02GK2164777SQ9323133
公開日1994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10日
發明者馬福林, 劉兵, 閻東興 申請人:馬福林, 劉兵, 閻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