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波紋吸管彎管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0:30:5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吸管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波紋吸管彎管成型機。
背景技術:
波紋吸管是除了頭部和尾部,吸管的主體結構均呈現波紋狀的吸管。波紋吸管在剛剛生產出來時,整個吸管是一條直管,波紋吸管在包裝之前,需要將吸管在波紋段處折彎形成彎管。目前,波紋吸管的折彎過程是通過人工手動進行的,手動折彎吸管時,吸管的折彎部位很難一致,折彎後的彎管在吸管的高度上差異較大,影響產品的均一性和美觀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折彎部位比較一致的波紋吸管彎管成型機。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波紋吸管彎管成型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工作平臺、軸承、轉盤下殼體、轉輥、轉盤上殼體、氣缸、上夾板、下夾板,所述工作平臺固定於所述機架的上部,所述工作平臺的一側固定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設置有吸管插槽,所述軸承固定於工作平臺上,所述轉輥的一端設置於軸承的內部並且其另一端通過旋轉控制機構帶動旋轉,所述轉盤下殼體固定於所述轉輥的一端外部,所述轉盤上殼體位於轉盤下殼體的上方,所述氣缸固定於所述轉盤下殼體的內部並且其活塞杆端與轉盤上殼體連接,所述下夾板固定於所述轉盤下殼體的外部一側,所述上夾板固定於所述轉盤上殼體的一側,所述上夾板貼合於下夾板的上方並且其二者的貼合部位上設置有吸管夾口,所述吸管夾口位於吸管插槽的一側,所述工作平臺上遠離定位座的一側設置有標識線。
所述旋轉控制機構包括電機、第一轉輪、第二轉輪、皮帶,所述第一轉輪固定於所述轉輥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轉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二轉輪、第一轉輪通過皮帶傳動。
還包括限位柱,所述轉盤上殼體上設置有限位柱通孔,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固定於轉盤下殼體的內部並且其上端穿過限位柱通孔設置於轉盤上殼體上方。
所述轉盤上殼體的中部設置有中心通孔,所述轉輥的下端固定於工作平臺上並且其上端穿過中心通孔設置於轉盤上殼體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波紋吸管放入吸管插槽中並觸及吸管插槽的底部,波紋吸管的一端穿出吸管插槽與標識線對齊,波紋吸管夾於吸管夾口內,通過旋轉控制機構帶動轉盤下殼體旋轉,波紋吸管在轉盤下殼體旋轉過程中實現波紋吸管折彎,由於吸管插槽、標識線的位置一定,波紋吸管在吸管夾口內的加持部位比較一致,,波紋吸管折彎部位比較一致,折彎後的彎管在吸管的高度上差異較小;
2、軸承的設置,減少轉輥磨損;
3、通過氣缸帶動轉盤上殼體上下移動,進而實現上夾板、下夾板的分離與貼緊動作,進而實現波紋吸管在吸管夾口內的夾持或釋放,自動化程度高;
4、旋轉控制機構的結構比較簡單,易於組裝;
5、限位柱的設置,限制轉盤上殼體的位置,防止其在上下移動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偏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吸管處於起始狀態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吸管彎折完畢後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中,1-機架,2-工作平臺,3-軸承,4-轉盤下殼體,5-轉輥,6-轉盤上殼體,7-氣缸,8-上夾板,9-下夾板,10-定位座,11-吸管插槽,12-吸管夾口,13-標識線,14-電機,15-第一轉輪,16-第二轉輪,17-皮帶,18-限位柱,19-限位柱通孔,20-中心通孔,21-波紋吸管。實施例
如圖1-3所示,一種波紋吸管彎管成型機,包括機架1、工作平臺2、軸承3、轉盤下殼體4、轉輥5、轉盤上殼體6、氣缸7、上夾板8、下夾板9,工作平臺2固定於機架1的上部,工作平臺2的一側固定有定位座10,定位座10上設置有吸管插槽11,軸承3固定於工作平臺2上,轉輥5的一端設置於軸承3的內部並且其另一端通過旋轉控制機構帶動旋轉,轉盤下殼體4固定於轉輥5的一端外部,轉盤上殼體6位於轉盤下殼體4的上方,氣缸7固定於轉盤下殼體4的內部並且其活塞杆端與轉盤上殼體6連接,下夾板9固定於轉盤下殼體4的外部一側,上夾板8固定於轉盤上殼體6的一側,上夾板8貼合於下夾板9的上方並且其二者的貼合部位上設置有吸管夾口12,吸管夾口12位於吸管插槽11的一側,工作平臺2上遠離定位座10的一側設置有標識線13。
旋轉控制機構包括電機14、第一轉輪15、第二轉輪16、皮帶17,第一轉輪15固定於轉輥5的另一端,第二轉輪16與電機14的輸出軸連接,第二轉輪16、第一轉輪15通過皮帶17傳動。
還包括限位柱18,轉盤上殼體6上設置有限位柱通孔19,限位柱18的下端固定於轉盤下殼體4的內部並且其上端穿過限位柱通孔19設置於轉盤上殼體6上方。
轉盤上殼體6的中部設置有中心通孔20,轉輥5的下端固定於工作平臺2上並且其上端穿過中心通孔20設置於轉盤上殼體6上方。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氣缸7帶動轉盤上殼體6上移,上夾板8、下夾板9的分離,將波紋吸管21放入吸管插槽11中並觸及吸管插槽11的底部,波紋吸管21的一端穿出吸管插槽11與標識線13對齊,波紋吸管21夾於吸管夾口12內,然後氣缸7帶動轉盤上殼體6下移,上夾板8、下夾板9夾住波紋吸管21,通過旋轉控制機構帶動轉盤下殼體4旋轉,波紋吸管21在轉盤下殼體4旋轉過程中實現波紋吸管21折彎。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1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