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防脹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3:53:21 1
專利名稱:奶瓶防脹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避免由奶嘴孔回流所帶入的氣體混入奶品中而致脹氣的奶瓶防脹氣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奶瓶的瓶體內為單一空間,雖然奶嘴底端通常設有氣孔,但嬰兒使用奶瓶吸飲奶品時,在吸吮之後松放的瞬間,空氣會迅速由尚未閉合的奶嘴孔衝入瓶體內,進入瓶體內的空氣形成緩步浮升的氣泡,有一部分氣泡會隨著再次吸吮的動作,被強力的潮流拉下而被嬰兒吸入腹中形成脹氣,所以每次餵完嬰兒奶品就要幫其拍背直到將空氣排出,從而導致餵食後要幫嬰兒拍背是長久以來初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題,如果沒有將嬰兒吸入腹中的空氣排出,他(她)會因腹痛而哭泣。近來多方均努力於改善此問題,但大都把焦點放在於如何改善奶瓶進氣孔導引的順暢方面,事實上,使用奶瓶時吸吮之後松放的瞬間,奶嘴在恢復原狀的動作中,空氣會迅速由尚未閉合的奶嘴孔吸入瓶體內,進入瓶體內的空氣形成氣泡,然後緩步在飲品中浮升。為此如何防止氣體混入飲品,不使氣體被嬰兒吸入是本實用新型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所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中的奶瓶防脹氣裝置主要是為了解決現有奶瓶在吸吮後放鬆的瞬間空氣會迅速由尚未閉合的奶嘴孔衝入瓶體內,容易在嬰兒腹中形成脹氣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中的奶瓶防脹氣裝置是設在奶瓶中的一單向回流機制,該單向回流機制包括有包含有一導流塊及一集氣管,導流塊及集氣管套置在奶嘴與奶瓶的瓶體間;其中導流塊約呈輪圈狀,其周邊為環狀,上端設一凸緣,導流塊中央設一向上凸出的柱體,柱體中間朝上開設一出口,柱體連接自周邊的輻射向連杆,連杆為中空,入口端設於導流塊的周邊,該入口與出口連通,導流塊周邊與中間柱體及連杆之間為上下貫穿的回流孔;所述導流塊的下方套接一集氣管,集氣管上端部較大作為集氣室,其管徑較細的下端伸入瓶底。
所述導流塊中的連杆至少在一支以上。
本實用新型中的單向回流機制可以令由奶嘴孔吸入的氣體得以有充足的時間冒出飲品外,以避免被混入飲品中而導致被吸食。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防脹氣裝置的奶瓶的立體外觀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防脹氣裝置的奶瓶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防脹氣裝置的奶瓶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圖3中沿A-A線的剖面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具有防脹氣裝置的奶瓶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使用本實用新型防脹氣裝置後的奶瓶在外觀上只有瓶體1、瓶蓋2、奶嘴3等部分組成,與一般奶瓶無異,其主要是在瓶內設有獨特的導流機制,該導流機制是以前奶瓶結構所沒有的。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導流機制包括一導流塊4及一集氣管5;該導流機制套置在瓶蓋2、奶嘴3下的奶瓶瓶體1內,使瓶體1內的內室11空間形成一單向循環流通的形態。其中導流塊4約呈輪圈狀,導流塊周邊為環狀,其上端設為一凸緣41,導流塊中央設一向上凸出的柱體46,柱體46中間朝上開設一出口43,中間柱體由連接自周邊的輻射向連杆45所支撐,連杆為中空,入口42設在導流塊4的周邊,該入口42與出口43連通,上述連杆45為一支或一支以上,在導流塊周邊與中間柱體46及連杆45與連杆45之間為上下貫穿的回流孔44,回流孔44的數量隨著連杆數量的多寡而異;導流塊4的下方套置一集氣管5,集氣管5上端部較大作為一集氣室51,其管徑較細的下端得以伸入瓶底。
組成後的防脹氣奶瓶,如圖4所示,奶瓶中的空間由奶嘴3及瓶體的內室11所組成,在其間以導流塊4為分界,導流塊下方套接著集氣管5,如圖所示,集氣管5底端貼近於瓶體內室11底端,內室11經由導流塊4周邊的入口42沿著連杆45中孔連通到出口43端,該出口43伸凸於奶嘴3的中空內部;另導流塊4上的回流孔44以較低於入口42的位置連通奶嘴3至集氣管的集氣室51,再沿著集氣管5下段連通至瓶體內室11底端。
嬰兒在使用奶瓶吸飲奶品時,如圖5所示;在一吸一放間,衝入奶嘴孔31的空氣會迅速形成氣泡B,氣泡由於比飲品M輕,因而貼著較高的一邊浮升,借著松放時的空檔,氣泡B快速通過回流孔44進入集氣管的集氣室51,然後逐漸集結並繼續緩步浮升,再次吸允的時候,不含氣泡的飲品由導流4塊周邊的入口42被導入,再由中央柱體的出口43直接流向奶嘴孔31。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的防脹氣裝置後,奶瓶確實可以在餵食嬰兒飲品時大大地減少浮升在半途的氣體被混入飲品中,以此餵食嬰兒牛奶等飲品不易導致脹氣。
權利要求1.一種奶瓶防脹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有一導流塊及一集氣管,導流塊及集氣管套置在奶嘴與奶瓶的瓶體間;其中導流塊約呈輪圈狀,其周邊為環狀,上端設一凸緣,導流塊中央設一向上凸出的柱體,柱體中間朝上開設一出口,柱體連接自周邊的輻射向連杆,連杆為中空,入口端設於導流塊的周邊,該入口與出口連通,導流塊周邊與中間柱體及連杆之間為上下貫穿的回流孔;所述導流塊的下方套接一集氣管,集氣管上端部較大作為集氣室,其管徑較細的下端伸入瓶底。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奶瓶防脹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塊中的連杆至少在一支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奶瓶防脹氣裝置,其包含有一導流塊及一集氣管,導流塊及集氣管套置在奶嘴與奶瓶的瓶體間;其中導流塊約呈輪圈狀,其周邊為環狀,上端設一凸緣,導流塊中央設一向上凸出的柱體,柱體中間朝上開設一出口,柱體連接自周邊的輻射向連杆,連杆為中空,入口端設於導流塊的周邊,該入口與出口連通,導流塊周邊與中間柱體及連杆之間為上下貫穿的回流孔;所述導流塊的下方套接一集氣管,集氣管上端部較大作為集氣室,其管徑較細的下端伸入瓶底。該防脹氣裝置是根據氣體在液體中會自動往高處浮升的原理,在奶瓶中形成一單向流通的通路,便於回流時所帶入的氣體有充足的時間排出於飲品外,以避免讓嬰兒吸入而致脹氣。
文檔編號A61J9/00GK2699881SQ20042004990
公開日2005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1日
發明者許復進 申請人:東凌股份有限公司